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潘同斌等选取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赛前集训的长跑运动员1 0名 ,于集训前后进行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的测试。结果显示 ,30 0 0米测试跑后 ,低铁及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的低水平导致运动后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比运动前明显下降 ;50 0 0米测试跑后 ,由于长时间运动致使红细胞破坏 ,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由受损红细胞或死亡红细胞释放至血清 ,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降低。另外 ,阶段性训练 (两个月 )前后 ,安静时 ,血清铁蛋白在训练后期明显降低 ,提示长期大运动量耐力训练可能导致潜在的或早期缺铁症状。而训练后期的转铁蛋白上升 ,提示适应性铁转运加强。耐力运动对血色素及铁代谢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贫血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181名耐力运动员及160名非运动员血清中血红蛋白、红细胞、铁、铜、锌、铁蛋白、转铁蛋白、睾酮、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发现运动性贫血的发病率女性为19.6%,男性为13.5%;贫血运动员血清铁、铜和铁蛋白的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前者转铁蛋白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浓度明显上升。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但贫血运动员血清睾酮水平却显著降低。由此证明运动员适量补充睾酮,对运动性贫血的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营养干预对运动性贫血铁人三项女性运动员铁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人三项运动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目,以有氧为基础。因此,要求运动员有较好的有氧能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微量元素,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与运动能力特别是有氧能力关系密切。以运动性贫血女性铁人三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为贫血组,对照组为正常运动员。训练期间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贫血组给予铁复合制剂而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观察营养补剂对运动员红细胞相关指标、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以及血清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性贫血运动员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显著低于正常水平,机体铁代谢紊乱;营养干预后的贫血组运动员的红细胞相关指标、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浓度上升,并显著降低了运动员的血清转铁蛋白浓度,表明铁复合制剂可有效改善贫血运动员铁代谢紊乱状况,对运动性贫血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观察长期运动训练对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睾酮、皮质醇及睾酮/皮质醇比值变化的影响。对10名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两年训练中的5个时间点的睾酮、皮质醇进行测试,实验方法为放射免疫法。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等级有提高的趋势;血清睾酮水平有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皮质醇有下降的趋势;下降变化在整个时期内出现统计学意义,实验前后运动队睾酮/皮质醇比值有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长期训练时,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机体出现对运动负荷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寻营养补充对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铜蓝蛋白与铁代谢指标变化的规律,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跑台作为运动方式建立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模型,并对大鼠进行营养干预,对其血清、组织中的铜蓝蛋白以及铁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血清铜蓝蛋白、转铁蛋白明显上升,铁蛋白明显下降,而且与血清铁浓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血清铜蓝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可以反映机体铁代谢情况;运动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组织铜蓝蛋白含量与血清铜蓝蛋白变化不一致;营养补剂的干预显降低了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血清铜蓝蛋白、转铁蛋白含量,提高了血清铁及铁蛋白含量,表明抗贫血铁制剂复合营养补剂对提高大鼠铁贮备和维持大鼠铁代谢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长跑运动是田径运动的传统项目之一,它是一种长距离的周期性耐力项目,耐力素质特别是有氧耐力对于中长跑运动尤为重要。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运动员的携氧能力,血红蛋白低会造成运动能力受到限制,运动后恢复减慢。近年来,运动性贫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女子运动员发病率高于男子运动员。这主要是由于长期大强度耐力训练引起的血浆容量增加、运动引起红细胞破坏加剧、训练中大量的出汗增加铁的丢失、铁摄入量不足等原因导致中长跑运动员是“易感缺铁性人群”,并成为运动性血红蛋白下降和运动性贫血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7.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金属之一,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份。铁与原叶啉结合成为血红素,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成为血红蛋白,而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成份。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缓冲人体内酸碱代谢产物。它和人体运动时能量代谢最有密切关系,是检测运动员机能状况简单、最常用的指标。大运动量训练可使血红蛋白值和红血球数量下降,血清铁蛋白减  相似文献   

8.
耐力运动对血色素及铁代谢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选取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赛前集训的长跑运动员10名(男、女各5名),于集训初期进行了3000米成绩测试,经过2个月课余训练,进行了第二次5000米测试,于长跑测试前后分别采取血样进行有关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两次耐力运动后红细胞数量(RBC)和血红蛋白(Hb)含量均比运动前明显下降(P<0.01)。为探讨其下降机制,同步检测了血清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TF)。结果在两次不同距离练习后变化不相一致。第一次3000米跑后,表现为SF和TF的下降(P<0.05),揭示此种情况下的RBC和Hb下降可能由于低铁及SF、TF的低水平,使Hb、RBC生成减少所引起;第二次5000米跑后,表现为SF和TF的上升(P<0.05),提示此时的RBC、Hb的降低可能由于长时间运动导致红细胞和Hb的破坏所引起,因为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大多是由受损红细胞或死亡红细胞释放至血清的。另外,阶段性训练(2个月)前后对比可见,安静时SF在训练后期明显降低,提示长期大运动量耐力训练可能导致潜在的或早期缺铁症状。而训练后期的TF则有所上升,提示适应性铁转运加强。这就为运动性贫血及其机制的探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检测不同训练水平的女子赛艇运动员各种不同运动负荷以后血液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红细胞受体花环率C3bRR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R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运动训练可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大负荷的运动训练则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红细胞免疫指数均降低,免疫力下降。红细胞免疫指数测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指标灵敏,可为合理安排训练负荷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梳理了国内外高原训练期间补铁研究进行探讨和归纳,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高原训练与铁元素主要研究热点:高原训练与铁代谢;高原训练中铁对最大摄氧量影响;高原训练中铁对运动耐力影响;高原训练中铁流失的主要原因;高原训练中补铁方式等。回顾铁元素对高原训练的影响,为健康保护与合理训练,应对从事高原训练的运动员进行血液学铁蛋白监测。建议对计划进行高原训练的运动员提前进行铁储备检测,确定每位运动员体内血清铁蛋白量,制定针对性补充方案应对高原训练期间更高的铁吸收、血浆铁代谢和血红蛋白的生成率,同时可避免盲目补铁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血象参数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邢卓  麻正茂 《冰雪运动》2008,30(3):56-59
研究目的:探讨采用血象参数和血尿素监控男子冰球冰上训练负荷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利用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和血尿素(BUN)等指标,对训练过程进行监控。研究结果:中等负荷量训练前后Hb、Hct、MCHC和RDW无显著性差异,BUN较训练前明显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大负荷量训练后Hb和MCHC仍无显著性差异,Hct较训练前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RDW和BUN较训练前显著增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Hb和MCHC对男子冰球冰上训练负荷量监控不敏感;Hct和RDW可作为大负荷量冰上训练监控的敏感指标;BUN可以用来监控男子冰球冰上训练负荷量。  相似文献   

12.
高原训练对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血清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为了探讨高原训练对血清激素的影响,本文系统观察了6名世居平原的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组)进行4周高原(1917米)训练前后血清睾酮(T),游离睾酮(FT),皮质醇(C),T/C比值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并与12名世居高原的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的数值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3.
网织红细胞在低氧训练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低氧训练中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网织红细胞参数及血红蛋白的变化规律,旨在筛选预测和评价低氧训练效果的指标。研究表明,在26天的低氧训练中,高住高练低训组网织红细胞参数在不同时段显著增加,说明骨髓红系造血功能增强;高住高练低训组训练效果优于低住高练组;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是低氧训练的敏感指标,并与血红蛋白变化存在一定关联性。提示: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可作为低氧训练效果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血清EPO及其相关指标在游泳训练中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男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运动训练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清游离睾酮(FT)的变化规律以及EPO与FT和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经4周大负荷游泳训练后血清EPO、FT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血红蛋白等指标无明显改变;在一周的恢复过程中,EPO呈统计学意义的恢复,而FT的恢复不显著;FT与EPO在调整期恢复中的因果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高原运动员不同海拔高度训练对血象值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7名世居高原(海拔2260m)的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在高原不同海拔交替训练的后期与前期5项血象值比较中,观察到积极的代偿性改变,Hb、RBC、HCT和MCV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到平原后,由于氧环境改变及训练负荷安排等因素的影响,致使Hb、RBC、HCT和MCV在前10天连续下降,随着运动员对环境的适应及训练负荷的调整,5项血象值回升。  相似文献   

16.
HiHiLo与LoHi两种低氧训练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海平  胡扬  田野  胡荣 《体育科学》2006,26(4):58-61,75
研究目的:比较“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和“低住-高练”(LoHi)两种低氧训练的效果,为确定低氧训练方案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为13名国家队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和12名少体校男子中长跑运动员。HiHiLo组每晚居住于14.7%O2低氧环境10h,白天除照常训练外,每周进行3次低氧运动。LoHi组居住于常氧环境,其他与HiHiLo组相同。测定低氧训练前及实验期间每周血象指标(RBC、Hct、Hb)和低氧训练前后最大耗氧量(VO2max)、无氧闽强度(AT)。实验结果:4周低氧训练,优秀长跑运动员和业余长跑运动员在HiHiLo期间的RBC、HCt、Hb明显增高(P〈0.05),在第3、4周出现高峰值,LoHi组变化不明显,或在大强度训练中下降。优秀长跑运动员低氧训练后HiHiLo组VO2max、AT分别提高了9%和13%,而LoHi组只增加了6%和10%。因此,HiHiLo低氧训练效果优于LoHi。  相似文献   

17.
中长跑运动员速度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40名中长跑运动员速度感测试,结果显示中长跑运动员速度感主要是依靠对动作频率的辨别能力,同时发现中跑运动员与长跑运动员的提速方式不同,并指出速度感是能够培养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男女赛艇运动员铁代谢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及与普通人群铁代谢指标的比较,提出:(1)赛艇运动员SF、Tf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2)赛艇运动员sTfR、Tf显著低于普通人群值,需建立适合于运动员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iron supplementation (18 mg per day) on the serum iron, 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TIBC), hemoglobin levels, and percent hemoglobin saturation with iron of female college basketball athletes. The serum iron and hemoglobin levels of ten varsity basketball athletes and seven control subjects (nonathletes) were measured (pretest) prior to the basketball season and again at the end of the season. Iron supplements, no supplements, or a placebo tablet were given during the 4-month experimental period. ANOVA statistical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iron supplementation was of no value in raising serum iron, TIBC, percent saturation, and hemoglobin levels and that a 4-month basketball training regimen and season did not significantly lower serum iron and hemoglobin levels.  相似文献   

20.
高原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海拔2260m~3150m地区交替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马福海 《体育科学》2000,20(6):34-37
对7名世居高原2260m的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选择海拔3150m作为更高梯度进行交替训练(6周8次,每次24h)以及下平原训练(3周)的研究,测试结果显示:经海拔2260m~3150m交替训练后,VO2max、ATV以及血象值有所提高,表明有氧能力是到提高,经高原交替训练下到平原,在运动能力和某些运动生理指标上,平与原运动员和未进行高原交替训练的相比,存在着时态上的差异。高原运动员经交替训练下到平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