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采用实验法,将24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分为4组(每组6人),分别进行4周低住低练(LoLo)、高住低练(HiLo)、低住高练(LoHi)和高住高练低练(HiHiLo),旨在探讨不同模式低氧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血象指标RBC、Hb、Hct和WBC动态变化的规律和特点。结论认为:不同模式低氧训练中RBC、Hb和Hct的变化幅度、特点与规律存在一定差异,与高原训练比较也有所不同;HiLo、LoHi和HiHiLo3种低氧训练模式均能明显提高运动员的RBC、Hb和Hct,但不同模式提高程度不同,RBC表现为HiLo〉HiHiLo〉LoHi〉LoLo,HB和Hct表现为HiHiLo〉HiLo〉LoHi〉LoLo,RBC与Hb和Hct的增加不完全同步;4周3种模式低氧训练效果至少可以保持2周,而HiHiLo组训练后保持Hb的能力要优于HiLo和LoHi组;不同低氧训练模式虽对WBC造成一定规律性的改变,但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的结果表明,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机体免疫机能虽有影响,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4周LoLo、HiLo、LoHi和HiHiLo低住低练(LoLo)组、高住低练(Hilo)组、高练低住(LoHi)组和高练高住低练(HiHiLo)组,训练对人体白细胞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以24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专业训练年限为4~7年。将运动员随机分为4组,每组6人,即对照组-低住低练(LoLo)组、高住低练(HiLo)组、高练低住组(LoHi)和高练高住低训组(HiHiLo)组,在每周训练后检测白细胞系3种白细胞计数。结果: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3种白细胞的影响效果不一,HiHiLo模式会使粒细胞数下降的幅度较大,HiLo训练模式会使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下降,而粒细胞数却出现大幅上升,LoHi组3种白细胞计数则无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高炳宏  王道  陈坚  周志勇  方小华 《体育科学》2005,25(11):33-39,42
旨在探讨LoHi和HiHiLo训练对运动员运动能力影响的机制,把13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即LoHi组(7人)和HiHiLo组(6人),LoHi组每周进行3次低氧训练,每次1.5~2h;HiHiLo组每周进行3次低氧训练,每次1.5~2h,6天低氧睡眠,每次10~12h;低氧训练和睡眠时氧分压为15.4%(海拔高度2500m),大气压为常压。分别于训练前5~7d和训练后10~14d进行气体代谢、无氧代谢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的测试。结果表明,5周LoHi和HiHiLo训练有效提高了女子赛艇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有氧代谢能力,并不同程度地改善了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水平;两种训练模式未对运动员磷酸原代谢能力和爆发力、速度力量等产生不利影响;同时,HiHiLo组对缺氧的适应能力和对运动能力的改善程度均高于LoHi组;此外,LoHi和HiHiLo在提高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的效果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和低住高练(LoHi)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名女子赛艇运动员随机分为高住高练低训(HiHiLo)组和低住高练(LoHi)组。实验期间,两组运动员均采用常氧训练为主,低氧运动为辅的方式训练,实验为期5周。HiHiLo组每周6天低氧睡眠两实验组每周进行3次低氧训练,每次1.5~2h。低氧环境氧分压为15.4%(相当于海拔2500m高度)。分别于低氧训练前1天、低氧训练1、4、5周末及低氧训练结束2周末取血,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技术观察受试者低氧训练过程中外周血白细胞γ-干扰素(IFN-C)、白细胞介素-4(IL-4)、穿孔素(…  相似文献   

5.
HiHiLo对优秀男子中跑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名优秀中跑运动员27天HiHiLo训练前、后与运动能力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观察其变化规律,以期为该方法在速耐型运动员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8名男性受试者每天在低氧环境中(14.2%~14.8%O2)暴露大于10h,每周低氧环境下(15.4%02)以90%VO2max强度进行功率自行车训练3次,每次5min,共4组,组间间隔2min,同时每天完成常氧环境下的专项训练课。测定27天训练前、后的VO2max和训练前、训练1周后、训练2周后、训练3周后、停训后第5天的血象指标。结果:训练后VO2max显著增加达13.65%(P〈0.05);RBC、HCT在第2周开始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第3周继续出现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随后开始回升,至低氧暴露结束第5天时与训练前无显著性差异;Hb在1周后出现显著性上升(P〈0.05),而后下降,在第3周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随后又上升,低氧暴露结束后第5天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HiHi-Lo训练方法可以增加优秀中跑运动员的VO2max和Hb含量,从而有助于提高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模拟低氧训练对运动员免疫机能变化的影响,对12名女子赛艇运动员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和低住高练训练(LoHi)过程中CD3^+、CD4^+、CD8^+、NK细胞及NKT细胞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模拟低氧训练过程中,CD4^+/CD8^+比值、NK细胞的变化不产生显著性差异。训练至第4、5周,NKT细胞与训练前比较明显下降,且HiHiLo组比LoHi组变化更为显著。提示模拟低氧训练过程中不同训练时期对免疫指标产生的影响不同,主要表现为低氧训练后期部分免疫指标出现显著性差异。同时,不同的模拟低氧训练方式对人体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也有差异,HiHiLo组比LoHi组免疫抑制现象更为明显。NKT细胞对低氧训练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反应,可考虑作为首选指标监测机体的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3周HiHiLo、LoHi训练模式对男子中长跑运动员EPO、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动态变化影响,探讨两种低氧模式训练效果,为低氧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结果:3周实验过程中EPO变化趋势一致,先升后降,但高峰出现时间不同.HiHiLo组红细胞参数Hb、网织红细胞参数%Retie、#Retie均高于LoHi组.结论:Hi-HiLo组较长时间低氧刺激同时加入低氧和常氧环境的适当运动,更能有效刺激骨髓造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上海市高水平女子赛艇运动员5周HiHiLo和LoHi低氧训练前后机体抗氧化状态变化的对比分析,探讨两种低氧训练模式对运动员机体抗氧化状态的影响,旨在选出能够反映和评价低氧训练中抗氧化状态变化的敏感指标,以期作为今后低氧训练中了解抗氧化状态变化的监控指标:研究以12名上海市高水平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将运动员随机分成两组进行5用HiHiLo和LoHi训练。分别于实验前(低氧训练前1天)、低氧训练1周末、4周末、5周末及低氧训练结束2周末测定抗氧化状态的相关指标。发现与LoHi训练模式相比,HjHiLo训练模式更能促进运动员机体抗氧化状态的正性变化;同时推荐可以将MDA和GSH-PX这两个敏感指标作为今后了解低氧训练中运动员机体抗氧化状态变化的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9.
观察24 d的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对上海优秀青年女子赛艇运动员血液指标的影响及在此期间的机能状态变化特点,以及HiHiLo结束后各指标的保持情况。方法:以12名上海市优秀青年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24 d的HiHiLo实验(模拟海拔高度2 500~3 200 m)。实验前一周、HiHiLo期间3周对运动员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在HiHiLo结束后进行为期3周的跟踪测试,观察测试指标的变化。结果:(1)实验开始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持续升高,并在实验3周后达到最高值,较实验前分别升高7.7%、5%,其中RBC与实验前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比容(Hct)低氧3周后升高5.3%,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变化不显著,HiHiLo结束后无变化,与实验前水平基本一致。(2)HiHiLo结束后,RBC、Hb、Hct都呈下降趋势,在实验结束3周后分别降低5%、3.4%、3.5%(P>0.05)。(3)24 d 的HiHiLo期间Hb和RBC的变化与血清睾酮(T)和血清睾酮/皮质醇(T/C)的变化并不一致,但各项机能指标都在正常范围。结论:为期24 d的HiHiLo(2 500~3 200 m)提高了上海女子赛艇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运动员在适应期(2 500 m)机能状态反应良好。在HiHiLo期间采用机能状态指标进行实时机能监控有助于合理调整运动和低氧负荷。  相似文献   

10.
8周低住高练(LoHi)对游泳运动员血清CK、BUN变化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8周低住高练(LoHi)对游泳运动员血清CK、BUN的变化规律的影响,并比较分析男女运动员对LoHi适应的异同。方法:15名游泳运动员进行了为期8周的LoHi训练,分别于训练前3、1天,第一阶段周1至周6,第二、三阶段每周1、3、6,训练后第1周周1、3取受试者清晨指血,测定血清CK和BUN值。结果:与水上训练为主的4周相比,游泳运动员在4周LoHi期间,血清CK和BUN的提高较为显著,且恢复程度明显增加;8周LoHi期间,男子游泳运动员的血清CK值明显高于女运动员,而BUN的变化并无显著差异,男子游泳运动员血清CK和BUN的变化幅度大于女运动员。结论:低氧刺激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机体恢复运动训练造成的疲劳;不同性别运动员血清CK和BUN对LoHi的反应不同,男性运动员的反应较大。  相似文献   

11.
网织红细胞在低氧训练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低氧训练中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网织红细胞参数及血红蛋白的变化规律,旨在筛选预测和评价低氧训练效果的指标。研究表明,在26天的低氧训练中,高住高练低训组网织红细胞参数在不同时段显著增加,说明骨髓红系造血功能增强;高住高练低训组训练效果优于低住高练组;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是低氧训练的敏感指标,并与血红蛋白变化存在一定关联性。提示: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可作为低氧训练效果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最大耗氧量速度运动时的生理负荷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国鹏  刘无逸  向剑锋 《体育科学》2005,25(8):59-61,70
目的:研究最大耗氧量速度(vVO2max)运动时运动员的生理反应,为中长跑训练处方的制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12名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一次最大耗氧量(VO2max)递增负荷跑台测试和一次vVO2max力竭性跑台测试,测试受试者的VO2max、vVO2max、Tmax和tlim。结果:vVO2max持续运动中达到的VO2max和递增负荷测试达到的VO2max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呈高度相关(R=0.857,P<0.01);vVO2max持续运动中,前60%Tmax时间内75%受试者摄氧量达到98%VO2max以上,部分受试者达到甚至超过VO2max。结论:vVO2max是一个有效诱导VO2max产生的强度,vVO2max、Tmax可以作为中长跑训练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训练监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游泳运动队进行高原训练期间,通过血细胞分析技术以及酶学分析技术,对运动员的基本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控,每周测定一次运动员安静时红细胞计数(RBC)、Het、Hb、白细胞计数(WBC)及CK值。结果表明:与高原训练前相比,运动员RBC计数、Het和Hb出现先下降再升高、再下降、在高原训练结束再升高的过程,且在高原训练结束时,Hot和Hb显著增高。WBC计数和血清CK值在高原训练期间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低住高练中国家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心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低住高练对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心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氧训练结束后,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在安静状态下较低氧训练前增加(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在安静状态及运动负荷的状态下较低氧训练前明显减小(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在运动负荷状态下较低氧训练前减小,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射血分数(EF)在运动负荷的状态下较低氧训练前增加(P〈0.05)。提示与低氧训练前相比,低氧训练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增强,获得良好的心脏适应性。低住高练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心力储备功能的增强。  相似文献   

15.
杨明祥 《体育科研》2012,33(6):80-83-92
摘要:目的:旨在观察不同训练目的的4周高原训练对不同水平优秀自行车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方法:对8名优秀男子中长距离自行车运动员进行4周高原训练,内容包括公路专项力量、速度和公路有氧耐力,健将级组(c1)组以专项训练为主,一级组(C2)组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每天监测晨脉;分别在高原训练2、3、4周和下高原1周后测试血常规;分别在大负荷训练后、休息后和下高原后2周测试血尿素(BU)、肌酸激酶(CK);分别在高原训练前后测试身体成分。结果:两组晨脉均随运动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并表现出高原训练早期升高后期下降的变化趋势;两组白细胞(WBC)和淋巴细胞(LY)均在高原训练期间有所降低,结束1周后回升,C1组变化幅度更大;两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均在4周高原训练期间持续升高,并维持到结束后1周;C1组BU和CK变化与训练负荷相一致;高原训练后,C1组脂肪和C2组骨骼肌质量分别降低4.5%和3.9%.结论:自行车运动员身体机能对高原训练的适应性变化会受到高原训练经历和运动训练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Seven elite male cross-country skiers trained for 3 weeks at an altitude of 1900 m. Haemoglobin concentration ([Hb]), haematocrit (Hct) (obtained from venous blood), maximal oxygen uptake (VO2 max) and energy expenditure during a standard submaximal workload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at altitude, and 1 year later while training at sea level (control). Both [Hb] and Hc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skiers with the lowest initial [Hb] and Hct experienced the largest increases during training at altitude. The increase in blood lactate (BLa) concentration (using haemolysed capillary blood) during a standard submaximal exercise tes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fter training at altitude than before it or 1 year later (control).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magnitude of increase in [Hb] and Hct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lactate response to the standard submaximal workload pre- and post-altitude training. Although VO2 max remained unchanged, lower BLa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submaximal test probably reflects an improved ability to exercise at higher submaximal workloads shortly after training at altitude compared with pre-altitude train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subjects with low initial [Hb] and Hct improve their aerobic performance capacity most during altitude trai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