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自主研发的便携式经颅脉冲电刺激仪(transcranial pulsed current stimulation,tPCS)对完成体力任务、认知任务和混合任务后的运动员进行干预,探讨tPCS干预对运动员疲劳感及大脑皮层局部血流的影响。方法:24名大学生运动员随机分为真刺激组(n=12,电流1.5 mA,持续15 min)和假刺激组(n=12),在刺激前后进行疲劳感的问卷测试和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数据采集。结果:真刺激组RPE结果显著优于假刺激组(P<0.05);真刺激组体力任务tPCS干预后被显著激活的通道为ch3、ch5、ch8;认知任务tPCS干预后被显著激活的通道为ch2、ch6、ch9、ch10、ch14、ch18、ch21;混合任务tPCS干预后被显著激活的通道为ch1、ch2、ch6、ch12、ch13、ch17、ch22。结论:tPCS能够有效降低运动员主观疲劳感;tPCS能够选择性增加与任务有关脑区的血氧含量,具体表现为,体力任务后tPCS干预显著激活大脑运动皮层,认知任务后tPCS干预显著激活大脑额极区、Broca三角部、背外侧前额叶皮质...  相似文献   

2.
《湖北体育科技》2020,(3):227-231
目的探讨12周FIFA11+练习对大学生足球运动员膝、踝关节运动感觉和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0名高校男子足球运动员随机分成FIFA11+干预组(n=15)和对照组(n=15)。FIFA11+干预组均安排在训练前热身阶段,对照组则以常规热身活动练习;干预周期为12周,每周2次FIFA11+练习,时间预计20min。干预前后收集受试对象左右膝踝关节运动感觉阈值和动态平衡能力的有效数据。结果干预前后,对照组左右膝、踝关节运动感觉阈值和动态平衡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12周FIFA11+干预后,干预组的左膝伸和右膝屈运动感觉阈值及Rot.speed、Max Rot.Speed和Grade动态平衡能力指标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左踝外展和右踝外展与对照组相比均产生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12周FIFA11+练习能有效降低足球运动员膝、踝关节运动感觉阈值,以及提高受试对象动态平衡能力,从而使受试对象对运动动作行为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降低足球运动损伤及有效提前预防运动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3.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作为一种非侵入式脑刺激技术,已在运动科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现阶段,tDCS不仅可以单独作为一种干预手段,还可以与其他训练相联合,进一步提高其对运动能力的改善效果。旨在回顾tDCS联合运动干预对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归纳整理tDCS联合运动干预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究tDCS联合运动干预的应用价值。研究发现,tDCS联合运动干预能够显著增加肌肉力量,降低动态姿势稳定指数,降低运动学习任务中的反应时、错误率等,且增益幅度显著大于假刺激联合运动干预组。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tDCS与运动干预的联合对大脑皮层兴奋性的增益。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探讨tDCS与运动干预联合的最优方案,从脑网络、脑-肌耦合等角度深入理解tDCS联合运动干预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成熟发展,神经调控技术逐渐从医学领域拓展至体育领域。在体育领域应用中,主要以无创神经调控技术为主要干预方式,通过电或磁等无创性手段对大脑皮层进行调节,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进而提高运动功能水平。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体育领域中神经调控技术研究进行述评,发现神经调控技术有助于增强运动技能学习效果、提高运动技能表现水平、促进运动康复效果,主要采用无创神经调控技术中的经颅交流电刺激(t AC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进行调控。未来还需结合神经生理学或影像学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拓展对复杂体育技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提高运动训练和选材的科学性,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和测试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运动员形态特征表现为:身材高大、下肢长(其中小腿较长),同时具有较高的去脂体重和较低的体脂含量;2)身体机能特征表现为磷酸原供能能力较强,但糖酵解供能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3)运动素质结构由基础力量、协调灵敏、下肢反应力量和专项耐力4个因子构成.运动员应重点围绕着专项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专项灵敏协调(步法综合运用和重心控制快速转换)和基础耐力的提高展开训练.  相似文献   

6.
FIFA11+热身练习被证明可以有效降低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但是其对高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竞技表现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究FIFA11+热身练习对女子甲级足球运动员灵敏和下肢爆发力的急性影响。21名我国女子甲级联赛某球队足球运动员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受试者随机先后进行FIFA11+热身练习(初级)和常规热身。热身前、热身后即刻和热身后15 min,受试者进行反应灵敏、反向纵跳和505灵敏测试。FIFA11+热身练习后即刻受试者反应灵敏和反向纵跳显著提升,505灵敏测试成绩无显著变化,但FIFA11+热身和常规热身间无显著差异(P>0.05)。热身后即刻与热身15 min后的急性影响类似,且FIFA11+热身练习和常规热身间无显著差异(P>0.05)。FIFA11+热身练习的平均心率和主观疲劳度显著高于常规热身。FIFA11+热身练习可以提高女子甲级足球运动员反应灵敏和下肢爆发力的急性表现,且这些急性效果可以持续至少15 min。然而,FIFA11+热身练习的这些急性效果似乎并不优于常规热身练习,且还可能会造成更高的生理和主观负荷。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培养的C2C12作为细胞模型,研究骨骼肌在电刺激强度相同,时间不同的情况下产生的活性氧与肌源性IL-6含量及其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小鼠骨骼肌肌母细胞(C2C12)为研究对象,分为电刺激组和对照组.测定不同刺激时间C2C12肌管内活性氧(ROS)、IL-6mRNA表达以及C2C12肌管上清液中IL-6的含量.结果:1)电刺激各组的ROS、IL-6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峰值分别出现在刺激75 min和120 min;2)IL-6mRNA表达仅在刺激75 man和120 min时明显增加(P<0.05);3)各指标随电刺激时间的增加都有先增加,然后下降,至刺激90 min时达低谷的变化规律,且ROS、IL-6含量在刺激90 min时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却明显低于其他各刺激组(P<0.05).结论:1)C2C12肌管在电刺激下产生的IL-6浓度变化及IL-6mRNA表达均呈"双峰曲线",说明电刺激引起肌管IL-6蛋白变化可能与其基因转录的变化有关;2)电刺激引C2C12肌管产生的活性氧与肌管IL-6蛋白含量和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一致,说明电刺激骨骼肌细胞收缩引起的活性氧的产生可能是肌源性IL-6产生和释放的调节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湖北体育科技》2021,(5):430-434
目的通过评价散打运动员上肢递增负荷后下肢优势腿Y平衡测试的变化,探讨上肢肌肉疲劳对下肢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8名散打运动员利用手摇式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测试,第1级负荷从50%最大功率开始,每2min递增,每级递增负荷分别对应60%、70%、80%、90%最大功率,进入最后一级功率测试时全力摇车至力竭(要求90%最大功率至少坚持1min)。运动员在递增负荷前和运动后即刻用血乳酸分析仪测试血乳酸,用Y平衡测试评价动态平衡能力。结果 1)运动员上肢递增负荷后BLa浓度显著高于运动前,分别为7.98±0.98mmol/L和1.95±0.29mmol/L(p<0.001)。2)上肢肌肉疲劳后,YBT前方伸展距离显著降低(分别为p=0.014,ES=0.63);YBT总体平衡能力降低,无统计学意义但有现实意义(p=0.241, ES=0.43)。YBT后内侧方和后外侧方的伸展距离与运动前无显著差异(分别为p=0.276,ES=0.21;p=0.198,ES=0.23)。结论YBT在散打运动员中重测信度高,可用于有效评价运动员的动态平衡能力。上肢疲劳对散打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有消极影响且呈现出方向特异性,说明针对散打运动员上肢进行抗疲劳训练,对保持或提高下肢和整体的动态平衡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并构建即时体能评价坐标,为科学化训练和竞技能力的判断提供参考。方法:从有氧能力、无氧能力、力量素质3个方面选择能够评价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特征的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1)有氧能力指标:VO2max平均值50ml/min/kg,3 200m跑平均成绩14min19s,二者显著相关;2)无氧能力指标:最大无氧功率均值为7w/kg,400m跑平均成绩1min11s,二者显著相关。各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全运会冠军部分无氧能力指标是本级别最好的;3)力量素质指标: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腹背肌肌力在各级别没有显著差异。各关节肌力与硬拉、深蹲、卧拉、卧推、抱蹲、20″布人过胸、20s布人提抱、20s布人反抱以及20s散手技术显著相关。全运会冠军有部分力量素质指标是本级别最好的;4)绝招技术的发展要以相应的专项力量为基础;5)体能排名与运动员的成绩和比赛表现呈现出一致性。结论:运动员比赛需要的体能是一种与专项适应的综合能力,对运动员进行体能排名,有助于判断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高住低训(HiLo)提高橄榄球运动员体能的效果。将14名国家男子橄榄球队运动员随机分成HiLo组(n=8)和LoLo组(n=6),进行为期4周的实验。HiLo组每晚在O2浓度为14.7%的实验室居住10h。每周除正常训练外,还有3次30min在O2浓度为15.4%、强度为个体72%V.O2max的功率自行车运动。LoLo组的训练方案与HiLo组相同,但没有低氧居住和低氧运动。每周3次的30min功率自行车运动在常氧环境下进行,强度为个体80%V.O2max。结果表明,HiLo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12min跑成绩明显提高;对4种距离折返跑时间、球门折返跑等无氧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帮助;对Hb等血象指标的提高没有显著作用,但可以保持运动员正常的Hb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15名专业皮划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葡萄籽提取物干预,分析实验中和实验结束后男女皮划艇运动员的抗氧化能力与运动能力是否存在差异,以便针对不同性别的运动员采取不同的运动补剂,使运动营养品更有针对性.方法:验前,晨起空腹采取指血.实验开始后,每日早餐后30min分别服用葡萄籽提取物胶囊两粒,连续给药干预至实验结束.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第22天、干预第43天晨起空腹采取指血.实验干预期间,要求记录训练日记并观察8km越野跑的成绩变化.结果:预后第22天女运动员的MDA的下降显著高于男运动员(P<0.05);干预后第43天女运动员的SOD值升高显著高于男运动员(P<0.05);干预后第22天比干预前男运动员组8km越野跑时间减少了49s,女运动员组时间减少了1min20s,女运动员8km越野跑成绩的提高显著高于男运动员(P<0.05).结论:萄籽提取物更能有效提高女运动员机体总的抗氧化能力和运动能力,减轻大强度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2.
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3个方面选择柔道体能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的体能特征,提高训练和选材的科学性。研究结果:(1)与一般运动员相比,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颈部、上肢和小腿围度较大,去脂体重较高,体脂含量较少,符合世界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的形态特征;(2)无氧代谢能力是女子柔道运动员的典型评价指标,优秀运动员具备突出的磷酸原供能能力,但糖酵解供能和有氧代谢能力亟待提高;(3)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具备均衡而突出的运动素质,表现为基础力量好、身体柔韧性好、灵敏协调性突出,优秀运动员应重点围绕着专项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专项灵敏协调(手法综合运用、动作快速转换和投技寝技转换快)和基础耐力的提高展开训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脑力疲劳(mental fatigue,MF)是由长时间较高强度认知活动导致的一种精神生物学状态,并可表现为主观上感到疲惫和缺乏能量。明确MF与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关系对于其更好地训练、比赛等意义重大。因此,研究旨在探讨MF对足球运动员灵敏(AGT)、下肢爆发力(CMJ)和平衡(YBT)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对照试验设计,18名男性业余足球运动员[年龄(20.72±2.42)岁,身高(177.08±5.99)cm,体质量(71.16±9.55)kg,体脂率16.3%±4.3%,训练年限(6.61±3.91)年]参与45 min的Stroop任务(MF组)和中性视频观看任务(对照组),时间间隔≥48 h,并于每次任务后参加灵敏、下肢爆发力和平衡3项能力测试,记录受试者任务前后的VAS-MF和VAS-MO指标以及运动能力测试过程中的RPE指标。结果:MF组与对照组干预前VAS-MF无显著差异(P=0.281),干预后VASMF(P=0.002)和干预前后VAS-MF差值(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F组干预前(P=0.385)、干预后(P=0.288)的VAS-MO以及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比佩戴两种护踝后篮球运动员静、动态平衡能力等参数,探究佩戴两种护踝对篮球运动员静、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为篮球运动员预防踝关节损伤方面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名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受试者分别在佩戴弹性护踝、佩戴半刚性护踝和无护踝三种条件下完成静态平衡测试、动态平衡测试。使用Freemed足底压力平板采集受试者静态单足睁眼站立、静态单足闭眼站立数据,使用Y平衡采集受试者前侧、后中侧和后外侧3个方向的伸展距离。结果:静态平衡方面,与无护踝相比较,单足睁眼状态下佩戴半刚性护踝后Sway长度显著减少(P<0.05)、椭圆面积显著减少(P<0.05)、倾斜角度显著减少(P<0.05)、最大摆动显著减少(P<0.05)。单足闭眼状态下佩戴半刚性护踝后Sway长度显著减少(P<0.05)、椭圆面积显著减少(P<0.05);动态平衡方面,与无护踝相比较,佩戴半刚性护踝后各方向伸展距离虽有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佩戴半刚性护踝与弹性护踝对篮球运动员静、动态平衡能力产生有利影响,其中半刚性护踝的防护效果要优于弹性护踝,佩戴半刚性护踝能够...  相似文献   

15.
孙锦绣  张力为 《体育科学》2012,32(5):58-63,78
探讨运动员心理疲劳组与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在心境状态与情绪反应上的操作成绩是否相同,电生理学指标LPP在不同的脑区的表现是否相同。选取国际标准情绪图片系统的图片,采用等概率呈现的感知范式,使用MBI-GS量表中文修订版筛选出运动员心理疲劳组和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并进行情绪图片性质判断作业,同时收集ERPs脑电数据。结果: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情绪图片性质判断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运动员心理疲劳组情绪图片性质判断结果差异显著(P<0.05)。ERPs结果表明,在顶区左部/中部/右部,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的LPP(400~600ms)平均幅值均差异显著(P<0.05),而运动员心理疲劳组的LPP(400~600ms)平均幅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运动员心理疲劳在心境状态上表现为负性,而在情绪反应上表现为对正性和负性的去敏感化;与运动员无心理疲劳组相比,运动员心理疲劳组的LPP(400~600ms)平均幅值在顶区左/中/右部表现出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能够较好降低运动皮层兴奋性且具有足够持续效应的磁刺激参数,为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降低运动员的赛前焦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被试内设计,在被试左侧初级运动皮层(M1区)施加不同刺激数量(500次、1 000次、1 500次)的rTMS(频率为1 Hz,强度为80%RMT),分别测试刺激前,刺激结束后即刻,刺激结束后30 min、60 min、120 min时的运动诱发电位振幅.结果:1 Hz,80%RMT 的500次、1 000次、1 500次rTMS均能导致运动诱发电位振幅减少及产生一定持续时间的后效应;与500次、1 000次rTMS相比,1 500次rTMS的运动诱发电位振幅减少的幅度较大且其后效应持续的时间较长.结论:1 Hz,80%RMT,1 500次rTMS能较好地降低运动皮层兴奋性,其后效应持续的时间大于60 min小于120 min,可作为使用rTMS降低运动员赛前焦虑的刺激参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提高运动皮层兴奋性且具有足够持续效应的磁刺激参数,为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提高运动员的唤醒水平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被试内设计,在被试左侧初级运动皮层(M1区)施加不同刺激数量(1000次、2000次、3000次)的rTMS(频率为20 Hz,强度为90%RMT,持续5 s、间隔55 s),分别测试刺激前,刺激结束后即刻,刺激结束后30 min、60 min、120 min时的运动诱发电位振幅.结果:20 Hz,90%RMT的1000次rTMS(持续5 s、间隔55 s)未能导致运动诱发电位振幅发生变化,2000次、3000次rTMS均导致运动诱发电位振幅增加及产生一定持续时间的后效应,其中3000次rTMS的运动诱发电位振幅增加的幅度较大及其后效应持续的时间较长.结论:20 Hz,90%RMT,3000次rTMS(持续5 s、间隔55 s)能较好地提高运动皮层的兴奋性,其后效应持续的时间大于60 min、小于120 min,可作为使用rTMS提高运动员唤醒水平的刺激参数.  相似文献   

18.
一般来说,体能是指人体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身体素质与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掷等)。从运动训练角度来看,体能是运动员先天具有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经过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体能主要由形态结构、运动机能和运动素质构成的。身体形态主要反映身体一般情况,如身高、体重、身体部位相关围度及皮褶厚度等。运动机能主要反映人体运动、循环、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情况,运动员的运动机能评定的重点在肌肉骨骼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能量代谢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运动素质是体能能力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是体能的构成因素,也是运动实践中评价和检查体能的常用指标。运动素质实际上是体能水平的外在表现形式。运动素质水平取决于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机能能力水平。体能与运动素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运动训练实践角度来说,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主要就是运动素质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电刺激技术对散打运动员进行电刺激训练,以探讨电刺激对散打运动员下肢力量及鞭腿的影响。30名男性散打运动员随机分成对照组(15人)和实验组(15人),对照组和实验组执行正常的散打训练计划,实验组另附加每天1小时电刺激,共10周。结果表明: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指标均有显著变化(对照组p<0.05;实验组屈p<0.01,伸p<0.001,深蹲p<0.05,后鞭腿力量p<0.01,终速度p<0.05,15秒连击p<0.001)。实验组所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屈p<0.05,伸p<0.01,深蹲p<0.05,后鞭腿力量p<0.05,终速度p<0.05,15秒连击p<0.01)。结论:电刺激训练能显著提高散打运动员下肢力量,改善鞭腿效果,建议在散打传统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可适当安排电刺激训练。  相似文献   

20.
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固定间歇时间30m反复全力跑负荷方式,对70名U-17足球优秀运动员进行专项体能测试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得专项体能指数(FFI)作为反映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水平的指标,对于反映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无氧能力具有特异性,且方法简单可靠,可重复性强。为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测定和训练程度的评定提供了一科学的方法和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