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6):F0003-F0003
排球课程自沈阳体育学院建院以来即为主干课程。多年来,排球教研室全体教师坚持正确的专业方向,全面履行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能,创新课程理念,科学确定发展定位,精心凝练课程方向,努力提高培养质量,在规模、结构、质量以及效果等方面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建设、质量为本、人才兴课、科技强校的创新历程。  相似文献   

2.
袁冲 《体育师友》2010,33(4):45-46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步人关键阶段,就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言,无论是从体育学科知识创新的发展取向,还是从实现体育教师培养与发展的模式改革和创新看,都需要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研究。体育区域性教研团队建设如今是很多学区的要求,所谓区域性教研团队是以一定区域(市或县区)为范围,由教研室组织实施,以各级教研员与学科骨干为主体参与的为广大体育教师的学科教学研究提供专业支持、引领的教学研究组织.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对虚拟教研室的发展背景和高校体育类虚拟教研室进行基本现状分析后,以“浪尖上的海洋体育”课程虚拟教研室为参考,设计了建成一个全国性虚拟教研室、锻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建设一个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培育一批海洋特色鲜明的教学成果的四个建设目标,并从组织框架、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实施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虚拟教研室的实施路径,以期为高校体育类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推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1.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平台建设的目标构建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平台的目的是要全面实现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平台建设的创新性,包括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与评价创新,其中以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的基础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创新为主导。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离不开课程的支撑,课程平台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同时课程平台建设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体育人文社会学已初步形成课程群,课程群…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谢静月 《体育学刊》2002,9(6):98-99
通过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现状分析,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思路,以期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5月4日,来自温州市各县市区260余名体育骨干教师聚集乐清市北白象镇茗西学校,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拓展性课程建设"的话题开展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主办,乐清市教研室和乐清市北白象镇茗西学校承办,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余立峰、温州市体育教研员蔡景台及乐清市教育局教研室周伟力主任等专家和领导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分成果展示、课堂观摩、课程介绍、专家引领四个板块进行。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山东体院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经验。多年来,山东体院重视教学管理工作,实行院、系(部)、教研室三级管理,建立教学检查制度,保证教学过程的适时控制,强化考试规范,实行教、考分离,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调动了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讨论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专业教研室功能的回归与创新。研究表明:大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教研室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无法实现组织目标。认识不统一,教研室功能虚化,管理弱化是组织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了重构体育专业教研室的基本思路:(1)明确其作用;(2)对教学教研这一主体职能的创新性回归;(3)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师观;(4)开放式、大课程教学观;(5)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自近一次课程改革以来,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在国家提倡的"三级课程管理"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广大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的欢迎和关注。不久前,笔者参加了江苏省教研室在苏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体育院系体操必修课程教改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通过对54个本科体育院系体操教研室进行问卷调查,总结了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开设情况,及其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的现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该课程教改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江西省13所独立院校体育选修课的开设门类、内容设置、学时分配及考核评价等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江西省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存在教学管理不完善、项目设置欠新颖、组织教学缺乏创新等问题,据此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完善高校体育选修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访谈法,对上海体育学院本科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存在选修课门类少、术科选修课种类少、项目不全、实践环节比重低、应用创新性课程少等问题。建议: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需求,通过广泛调查授课对象、教学资源及就业市场等,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公共体育课排课系统的构思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全学分制的实施,为网上选课提供了条件。网上选课的初始课表就显得尤其重要,它能使学生对各课程的上课时间、任课教师、教学内容、考试大纲等都有充分的认识,能使学生在正确选课时有个参考。由于公共体育课的特殊性,即同一教材并行开课;并且受到场地、器材、运动项目等因素的限制,人工排课显然就跟不上改革的要求。因此,以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为依托,开发研制适应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公共体育课排课系统是体育学分制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并为完全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和网上选课系统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原有的"三自主"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并通过教学实验对优化后的"三自主"教学模式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三自主"教学模式对学生选课更加公平合理,更能选到自己喜欢的项目,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更适合自己,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更具有合理性,教师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都得到显著提高。这些优化都对推进大学体育精品课的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运用极大地推动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学改革的实施,为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课程建设与运用过程,紧扣健身操舞类课程的特点,从课程的筹建与规划、建设与实施、管理与改进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健身操舞类在线开放课程的具体建设与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6.
体操课程是我国高校体育类专业必修主干课程。主要梳理与总结了武汉体育学院体操课程建设近10多年来一系列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的成效和经验。研究认为其主要成效在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塑"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课程建设理念;契合专业需求,构建"专修、普修、选修"多元教学内容体系;突出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创新"四结合四整合"教学模式;融合创新,建设"纸质+电子+音像+网络"立体化教材;高标准、强提升,建设优秀师资团队。其主要特色与启示在于:系统研究推动课程全面发展;与时俱进加快课程改革;协同发展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多级联动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对《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质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胥英明 《体育学刊》2004,11(5):10-12
于2004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复合人才的培养,对所培养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加大课程建设综合化的力度,确实让人欣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培养目标定位过高、不切实际且错位;对人才培养规格规定过死,没有给各相关高校选择余地;课程设置不尽人意,主干课程刚性不足,且缺乏人文精神。在分析《课程方案》新意的同时,重点就不足之处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广西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广西高校体育课程教育资源的不足,我们在有序地推动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集中现有资源重点建设几门精品课程,对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整体建设起到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可带动广西高校体育教学水平迈上一个台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新广西高校教体育学理念,与时俱进以若干门精品课程的建设为改革的突破口推进教学改革。在此背景下对广西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体育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测评体系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网络课程的出现为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进行教学改革做了有益尝试。在体育专业中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是现代外语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的有效方式。建设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双语网络课程用于教学实践,探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旨在为开展体育课程网络教学和双语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户外运动类课程作为新兴课程,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体育院校户外运动类课程发展要素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全国14所体育院校都已设置了户外运动类课程,且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体育院校户外运动类课程的发展要素包括课程核心和教学要素两个部分,其选取和确定要满足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学生自身及教学环境的需要;课程共同特征是以户外运动技能为核心,教学内容丰富充实、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环境不确定,保证教学安全的特征;沈阳体育学院户外运动类课程的理论框架及结构模型设置比较合理,能够满足户外运动教学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