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背景:在运动员的损伤康复过程中用心理综合问卷测量疼痛等级、与康复锻炼活动的关系。研究对象:通过分析1 034名田径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手术后疼痛的波动情况,讨论了疼痛与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有关的个人及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分层线性模型针对运动损伤康复时间对运动员损伤疼痛的影响、所从事的康复活动对运动员损伤疼痛的影响、个人特征对运动损伤疼痛的影响及其运动员个人特征、每日活动及疼痛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分层线性模型在分析运动员损伤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疼痛预测因子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为康复专家更科学地指导运动员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回顾运动损伤心理学研究历程,利用相关心理学理论与模型,对运动损伤中的心理因素进行过程化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心理调试与训练可积极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员运动损伤后康复过程中施加心理治疗与干预措施,有助于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3.
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娅 《体育学刊》2004,11(2):57-60
对竞技项目运动员来说,运动损伤将产生巨大生理及心理的挑战。研究者们已经证实了运动损伤对高水平运动员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方面的影响,并且对于运动员的情感冲击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式。目前的研究中通过回顾相关运动损伤心理反应的一系列文献,力求挖掘并总结更系统的运动损伤在心理方面所受到的干扰及影响。通过这一总结又将引出更多的可探讨的问题以供将来在损伤后心理过程和整个恢复方面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能将这些所能考虑到的因素有效运用到现实的策略中,以帮助运动员更好的恢复和参与今后的比赛、训练。  相似文献   

4.
运动损伤的发生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因此损伤后的康复是决定运动员能否回归赛场的关键。在以往的康复中,以强调身体康复为主,而研究发现心理康复在损伤的康复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从介绍运动员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反应入手,着重阐述了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康复策略,以期为帮助运动员恢复训练与比赛做好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5.
采用调查与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50名优秀散打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心理学,结合运动损伤心理学理论,建立优秀散打运动员应激—损伤、交互理路、恢复理论心理学模型。结果表明,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心理学模型的建立加深了对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心理学特征及各因素间关系的认识,对预防运动损伤及加速伤后身心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是通过分析当前康复心理学的研究态势,了解康复心理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为康复心理学在体育领域的发展提供适当的渠道和方向。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基础,提出未来我国运动康复心理研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疼痛的研究;二是有关持续同一种运动损伤重返赛场的心理研究;三是对同质的受伤运动员进行群体研究;四是研究对象可以是残疾运动员的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运动损伤心理角度出发,对排球运动员损伤前后的心理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教练员能够正确对待运动员的伤病,关注其心理状态,科学、合理地安排受伤运动员进行康复及康复后的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8.
许多冬季项目都具有比较高的损伤风险,如单板滑雪、高山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等。如何帮助这些高风险项目的运动员应对运动损伤的挫折和康复治疗的挑战,是备战北京冬奥会面临的重要课题。研究介绍了心理保障团队如何帮助一位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受伤运动员LGZ应对康复困难并重返国际比赛的心理康复历程。基于中国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为LGZ的心理康复训练制订了三重目标:1)减少运动损伤的心理应激,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尽早回归正常的训练和比赛;2)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平稳的心态参加训练和比赛;3)提升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不断完善自我,促进终生发展。从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历时1年的心理训练中,共对其进行了5种心理干预:提供心理支持、实施表象训练、开展心理讲座、制订比赛预案和提供心理咨询;还通过心理测试来监控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并采用运动员个人评价、主管教练评价和竞技比赛表现来评估心理训练的效果。在为期1年的心理训练结束时,这名运动员逐渐克服了运动损伤所带来的焦虑,建立了伤后康复的自信,提高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在平昌冬奥会上取得了她个人的最佳成绩,获得了冬奥会奖牌。这一案例提示我们“术道兼修”的心理训练具有一定成效,也带给我们许多反思。  相似文献   

9.
研究基于运动员退役的过程理论,运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退役安置的政策变化、退役的有关理论、社会支持,以及退役教育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过去有关运动员的退役问题,政府主要是通过政策的倾斜来改善运动员的退役环境,很少从心理调节上去考虑。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调查分析运动员的退役心理状态,发现很多问题不容乐观,建议应关注运动员在退役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开展运动员退役心理干预教育,以改善运动员退役的心理环境。从退役过程理论的观点看,运动员的退役是一个阶段性发展的结果,心理过程在各个阶段中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对退役后的生活评价,引起情绪反应。为了减轻退役过程给运动员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当前的运动员退役理论、社会支持和国外运动员退役教育,建议有关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我国运动员退役服务的教育,开展对运动员退役的深层次问题的探索,为推进我国运动员的退役教育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进 《体育科学》2006,26(8):17-24,52
研究基于运动员退役的过程理论,运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退役安置的政策变化、退役的有关理论、社会支持,以及退役教育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过去有关运动员的退役问题,政府主要是通过政策的倾斜来改善运动员的退役环境,很少从心理调节上去考虑。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调查分析运动员的退役心理状态,发现很多问题不容乐观,建议应关注运动员在退役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开展运动员退役心理干预教育,以改善运动员退役的心理环境。从退役过程理论的观点看,运动员的退役是一个阶段性发展的结果,心理过程在各个阶段中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对退役后的生活评价,引起情绪反应。为了减轻退役过程给运动员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当前的运动员退役理论、社会支持和国外运动员退役教育,建议有关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我国运动员退役服务的教育,开展对运动员退役的深层次问题的探索,为推进我国运动员的退役教育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自主性动机影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路径机制。结合本土化研究取向,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44名现役少体校排球运动员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利用AMOS19.0对SEM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自主性动机均可显著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P<0.001);(2)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在教练员自主支持与运动员心理疲劳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具体由3条路径产生的间接效应组成,即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运动员心理疲劳(β=-0.26,P<0.001)、教练员自主支持→自主性动机→运动员心理疲劳(β=-0.04,P<0.001)、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运动员心理疲劳(β=-0.09,P<0.001);(3)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在教练员自主支持与运动员心理疲劳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的链式中介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通过SEM拟合度验证,有效支持自我决定理论预测模型可以有效解释中国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和自...  相似文献   

12.
运动损伤是各项体育运动中都需直面的难题之一,它的出现给运动员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及心理上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运动损伤,使在运动员身心两方面得到最快的健康恢复,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针对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康复措施,旨在为运动员伤后快速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应激、竞赛焦虑、心境状态、社会支持和运动损伤的关系。具体研究假设为:(1)足球运动员和橄榄球运动员应激和竞赛特质焦虑水平越高,运动损伤率和损伤程度可能越大;(2)较高竞赛特质焦虑水平和较差的心境状态可能增加运动损伤率或加重损伤程度;(3)健康的社会支持体系将有助于处理生活压力,进而减少损伤率和减轻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类型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心理控制点理论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5年全国女子青年排球联赛的13支队伍,18岁以下的123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分数,确定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是否具有适宜的心理控制点结构,以及不同等级、不同位置、不同训练年限、主力与替补运动员在心理控制点上是否存在差异,并找出它们的相关关系.通过对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心理控制点方面的研究,可以使运动员更好了解缺陷在哪里,进行自我控制,以期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心理技能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排球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体生理因素是引起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但是心理因素也可能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文章主要分析了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基本的心理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康复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科学》2015,(5):103-111
为了更好地了解运动员的心理韧性水平,编制运动员心理韧性问卷。通过对世界级水平冠军运动员的访谈,根据提及人数编码的权重,编制了运动员心理韧性问卷初卷,对158名运动员进行施测,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17个题目的运动员心理韧性个人力分问卷和18个题目的运动员社会支持分问卷。其中个人力分问卷包含观察学习、挫折中成长、不放弃努力、积极认知和未来取向五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2.78%,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社会支持分问卷包括教练支持、家人支持和团队支持三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1.17%,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对333名运动员进行正式施测,通过对两个分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分问卷拟合指数均达到测量学标准,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运动员心理韧性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运动员心理韧性水平的有效测量工具。运动员的心理韧性状况较高,应注重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观察学习和社会支持,以提高我国运动员的心理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是在中国情境下,验证自我决定理论中基本心理需求在自主支持感知和运动员努力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以2013全国排球锦标赛运动员为调研对象,比较成年运动员和青年运动员的教练员自主支持感知、基本心理需求和努力意愿的差异,及其中介路径的不同。结果显示:基本心理需求在教练员自主支持和运动员努力意愿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青年运动员的基本心理需求3个子维度均对努力意愿有显著预测作用,而成年运动员呈现出归属感和胜任力对努力意愿的预测作用,自主感对努力意愿预测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基本需要理论为基础,探讨感知到的教练员自主性支持通过基本心理需要为中介对运动员疲劳和训练满意感影响的路径模型。方法: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对13名国际健将级运动员进行访谈,并对840名大学生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7.0和AMOS18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教练员自主支持、3种基本心理需要与疲劳负相关,与训练满意感正相关。教练员自主支持预测3个基本需要,即能力需要、关系需要、自主性需要正向预测训练满意感,负向预测疲劳。结论:基本需要理论在中国运动员中是适用的,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是教练员自主支持和疲劳、训练满意感的中介。  相似文献   

19.
周期性项目——划船运动,对运动员的心理水平要求很高。本文从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运动队中的人际关系、运动员心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最优化与作用几方面研究入手,探讨了划船运动训练的若干心理学问题,为提高划船运动的教学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提供了某些心理训练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进 《体育科学》2006,26(7):47-54,59
研究基于运动员退役的过程理论,对我国运动员的退役意识、心理状态和应对策略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对789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按照运动员年龄、训练年限和性别,对其生活中的心理状态和退役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另外,对打算退役和不打算退役的运动员进行退役意识、心理状态和应对策略的分析。结果发现,运动员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自己的运动员角色认知下降,退役准备的认知会增加;产生退役的想法与生活的心理状态有关。对打算退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发现运动员在自我评介、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的认知方面,都表现出差于不打算退役的运动员,而且,生活焦虑和孤独感明显增加。研究还发现,女性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较差,主要表现在生活焦虑方面。在应对退役的策略方面,运动员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多于积极的应对方式,尤其是女性运动员,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更为突出。基于以上这些发现,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讨论了我国运动员退役过程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