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80~1990年世界和中国田径运动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试图在和分析1980-1990年世界和中国田径运动名单次历年前10名成绩的基础上,揭示了最近10年世界和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规律和动态特征,并采用比较体育学的原理,对中国和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找出了我国田径发展中的一些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外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差距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访问调查、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 ,对我国与世界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成绩差距原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十项全能各单项成绩、技术等级发展不均衡 ,十项全能成绩与世界十项全能成绩比较差距较大 ,投掷项目是影响我国十项全能发展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很快,各种类型的打法增多,工具也有所改进,它们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推动着世界乒乓球运动迅速向前发展。削球打法是我国传统打法之一。它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历届世界锦标赛中和国际比赛中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因此,应大力培养和提倡。目前在世界比较强的队当中,很多国家都有比较好的削球选手,充当团体赛的主力,关键场次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如32届世界比赛中,男子日本的高岛、匈牙利的鲍尔赛、西德的绍勒尔等,女子队中南朝鲜的郑贤淑、日本的横田和滨田、匈牙利的基什哈齐、罗马尼亚的亚历山德鲁等,在世界锦标赛中都有一定的成绩。所以说以削球为主的打法是大有可为的,是可以攀登世界高峰的,要树立这个雄心壮志。从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形势来看,以削为主的打法面临的主要课题,是对付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法,对第十三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子单人操项目的难度动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究世界女子单人操项目难度动作发展变化,比较分析出我国女子单人操项目难度动作方面优势与劣势,找到我国运动员与世界顶尖运动员的差距.研究认为:世界竞技健美操女子单人操项目在难度动作的选取和运用上表现出难度动作的均衡性和多样性有所缺失特征;我国运动员在难度动作组别、数量和分值的选取上与其他世界顶尖运动员的差别很小,利用率基本符合世界发展趋势;我国运动员所选难度动作在成套动作中分布运用比较均衡,编排比较合理,发展方向与国际趋势一致;我国运动员难度动作完成质量与世界强队运动员相比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5.
蔡盛六 《游泳》2007,(4):37-38
第十二届世界游泳锦标赛水球比赛在澳大利亚圆满结束了。本次比赛赛程安排得比较长,男子比赛与女子比赛相互交替进行。通过观摩本次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受益匪浅,开阔了对当今水球发展思路的视野和启发了训练思路,对世界水球发展的趋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自从新规则实施后水球训练竞赛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来说就是对抗日趋激烈、比赛节  相似文献   

6.
全能运动     
G825.13 20024916中国与世界男子十项全能成绩差距原因及对策[刊, 中,I]/任保国,李金华∥人大复印资料:体育.-2002(4).-46-52表5参8(TY)十项全能∥男子∥成绩∥中国∥世界∥比较分析∥投掷项目运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数据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国与世界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成绩差距原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十项全能各单项成绩、技术等级发展不均衡,十项全能成绩与世界十项全能成绩比较差距较大,投掷项目是影响中国十项全能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十项全能要突破8000分,必须把投掷项目的训练作为攻关项目,运动员在发展速度、跳跃项目的同时,要把投掷项目成绩的提高作为重点来抓,使中国十项全能运动员在跑、跳、投3方面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全能能手”型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王维 《湖北体育科技》2014,(3):244-245,259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3年全国皮划艇锦标赛、第12届全运会、2013年世界皮划艇锦标赛和第30届奥运会皮划艇200m项目比赛成绩进行了归纳、统计与比较分析,认为该项目世界大赛竞争激烈程度高于国内,金牌奖牌分布更广,200mWK1中国与世界水平差距相对较小,200mK2中国与世界水平差距相对较大,对中国该项目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世界田径短跨项群演进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0~2000年间中国和世界田径短跨类项群前10名成绩的演变与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比较,结果表明:中国与世界田径该项群总体水平发展均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且中国快于世界。世界发展速度相对较平稳,无明显周期规律,而我国主要以全运会为周期“波浪式”向前发展、不同性别各单项间发展速度是极不平衡的,并有着各自的演变趋向及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世界田径投掷项群演进态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90~2000年世界和中国投掷项群各单项历年前10名成绩为研究对象,采用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世界和中国投掷项群总体和各单项的演进态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世界在过去10年间经过了发展、提高和滑坡的过程,成绩演变运行轨迹呈锯齿状,世界主要以奥运会为周期,中国则主要以全运会为周期“跳跃式”向前发展。该项群除世界男子外其余均呈下滑趋向,不同性别各单项间发展速度极不平衡。中国投掷项群的整体水平与世界的差距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10.
以历史视角分析世界女子排球职业赛事发展,深入了解女子排球运动的发展概况、职业体育的内涵与逻辑,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与职业体育发展提供案例参考。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梳理世界女子排球职业赛事的发展历程,探讨世界女子排球职业赛事的发展困境,并结合我国职业体育开展情况及女子排球职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探寻启示。。  相似文献   

11.
男子竞技体操技术创新发展的规律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1985年~1993年国际体操竞赛规则中,D、E组动作在各项目中的分布情况和实现其创新方法、类型的分析、比较与归类统计,结合近年世界体操比赛创新发展的新动向,进行了历史的和发展的综合研究,探讨了70年代至90年代,男子竞技体操技术创新与发展的规律性特征。同时,对促进和引导竞技体操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技术创新应注意的基本特性作了理论性阐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80年代中期中日体育教育研究范畴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80年代中期体育教育研究处于以改革、探索为主旋律的研究阶段,并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模式。90年代应借鉴日本体育教育研究的发展,从局部的、零碎的研究,向整体、全局的研究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电视录像观察、统计、文献资料法等,对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31场球77个进球(含3个乌龙球)的情况进行统计。综合分析了比赛的进球时间、射门区域、进攻手段、得分手段等指标,解析了当今足球比赛进球的特点,为提高我国高水平职业足球俱乐部及国家队训练和比赛的进球能力,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00年欧洲足球锦标赛进球情况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观看电视实况、录像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2 0 0 0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的 31场比赛的 83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本届比赛进球创 1 984年以后历届进球数最高纪录 ;进球的最佳时间是上半时结束前1 5min和下半时开始后 1 5min;总进球的 78.3%是在运动中传接配合射入的 ,其中 ,中路进攻占 4 8.2 % ,边路进攻攻占 30 .1 % ;另外 ,2 7.1 %是定位球射入的。中路进攻是得分的主要途径 ,边路进攻是重要的得分手段。定位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从解放思想,调动了广大武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各级武术专业运动队和体育院系专业课程设置的恢复,影视新闻媒介、书刊宣传的影响,挖掘、整理工作的巨大作用,武术走出国门的传播与交流等方面探究.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武术热”.  相似文献   

16.
竞技武术走向奥运的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蔡宝忠 《体育科学》2004,24(1):73-77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历史考查等方法,全程记述竞技武术走向奥运的历程,80年代开始对外推广武术,90年代正式提出入奥设想,新世纪初争取实现入奥既定目标。今后武术的发展离不开三条线:进奥运并不是竞技武术的惟一目标;传统武术的发展需要走科学化之路;武术的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和平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渴望和平的呼声中诞生并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后得到升华。得到更多国家的参与。80年代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运动,越来越成为发展经济、保卫和平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田径竞赛规则的修改与田径运动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田径竞赛规则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比较。田径竞赛规则的修改促进了田径运动技术发展,而田径运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田径竞赛规则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产生于19世纪末期的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开始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该体系使奥林匹克运动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明确的指导方针。国际奥委会据此吸收了世界各地品德高尚的精英为其服务,保证了奥林匹克运动的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哈尔滨大冬会的文化效应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孙宏伟 《冰雪运动》2007,29(4):60-62
大冬会是展现各国体育后备人才的舞台,也是承办城市展示自己科学、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平台。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理性思辨,认为重视大冬会的文化效应将有助于提升哈尔滨的国际知名度,促进其经济可持续发展,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促进哈尔滨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