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体育之"育"的本质、目标及实施路径展开研究,旨在为丰富学校体育理论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之"育"的本质是育人;体育之"育"的目标内容主要包括增强体质健康、提高运动技能、培养自主健身能力和塑造健全人格;提高认识水平、促进体育参与、强化运动技术、重视体育比赛、加强引导、发挥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等是实现体育之"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英国青少年体育(2018—2022)战略的背景与发展、目标内容及挑战机遇三个方面深入分析。研究发现:YST青少年体育战略聚焦6个目标领域进行展开,依据英国本土环境,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青少年体育促进战略,结合身体活动带来的健康益处主要从“个人、学校、社会”等层面提出战略优化路径;把体育素养作为国家战略融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全面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得出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战略启示:1)以国家治理为战略主导,构建协同的青少年体育治理机制;2)以家长引领为战略基础,加强青少年体育素养教育;3)以学校实施为战略主体,联合社区、家庭协调共同推动;4)以体育品牌为战略关键,构建青少年体育品牌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3.
以运动参与学习评价方法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现代教学论为理论研究基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为依据,以多元化评价主体,以运动参与为切入点,筛选最佳评价主体和最佳评价方法,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评价方法,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为学校体育科学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认为,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在国家发展层面是为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战略服务;社会发展层面是终身体育和民主化体育教育的实现;学校发展层面为丰富内涵、精细管理,均衡发展、强体兴校;学生发展层面是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最后,提出顶层设计,政策引领;多元参与,共同促进;科学管理,注重实效;确立目标,全面发展等学校体育现代化价值取向的实现路径,希望以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体育,从而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育人任务和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全国学校体育(足球)运动联盟是受教育部体卫艺司工作指导,由天津体育学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部分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普通中小学,以学校名义自愿参加的学校体育协作组织机构。本文从学校体育(足球)运动联盟建设的时代诉求和历史责任角度进行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机遇的探讨,以期促进学校体育工作者对此项工作的认识,扩大学校足球运动参与人数,夯实青少年足球运动基础,探索出适合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新模式,为培养文化素质高、专项技能强、全面发展的足球后备人才奠定基础;充分发掘足球运动在青少年学生中的独特魅力和综合教育功能,构建校园足球文化,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探寻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和发展方向,以期丰富学校体育基础理论。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具有"二重性",其本质功能是体育与教育二者的统一,即"健身育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未能充分体现其本质功能,不同程度上存在束缚学校体育发展的局限性;新时代"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学校体育新目标,指明了"健身育人"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青少年生命质量及其体育健康促进作为研究目标,深入探讨体育健康促进的生命品质,以及生命质量的提高对体育健康发展的促进。从健康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角度审视生命质量与体育健康促进的互动关系,建立以“生命为本”的体育健康促进体系,形成以体育健康教育理念为基础,生命质量提升并实现生命自然为本征的体育健康促进与生命质量的生态化、绿色化发展。提出健康与协同:青少年学生体育健身习惯的养成,社会性:青少年生活体验中充满乐趣,心理塑造:青少年的情感体验等青少年生命质量与体育健康促进互动的路径,为青少年生命质量研究提供现实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少年体育训练》2014,(2):17-17
<正>2014年四川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体育工作总的部署,按照《四川省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扎实深入的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并力争取得新突破、新发展。总体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建设体育强省为目标,逐步构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强化青少年体育组织建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1高校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贯彻教育方针,发展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是促使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高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不仅指通常所说的身体素质,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的教育;而应根据素质教育含义作广义的理解,它是以有效的体育手段,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发展施以积极影响的一种教育,是促使当代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培养体育的参与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其要点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环宇 《冰雪运动》2011,33(4):69-73,91
冬季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高校冬季体育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始终把提高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整发展思路,注重冬季体育教育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确保冬季体育教育快速发展的根本手段;改革发展体制,实现冬季体育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劲推动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冬季体育教育发展的全局,切实推动普通体育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创新,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等策略,大力推进高校冬季体育教育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劲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创造条件使青少年能够利用先进的体育场地设施进行系统的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俄罗斯政府大力加强各种体育场馆与体育设施建设,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场地设施保障;推行新的国家体育教育标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设立各种体育活动计划,完善各类学生体育竞赛活动体系;广泛宣传体育是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俄罗斯青少年体育发展战略对于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启示是:俄罗斯宣传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的举措对于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育所面临的"重智育,轻体育"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与俄罗斯新的国家体育教育标准相比较,应该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标准;俄罗斯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及所采取的措施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2.
法治保障是实现青少年体育现代化治理的关键。运用文献资料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阐释了青少年体育现代化治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中“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章名和内容修订的基本要义。研究认为:当前青少年体育面临健康促进效果不显著、运动技能培养路径不畅、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质量不高等困境,应将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基础工程、青少年健康素质提升工程、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建设精品工程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品牌工程等作为未来青少年体育的重点工程。基于“理念-体系-能力”分析框架,在治理理念现代化方面,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作为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的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体现了以青少年健康、教育、体育治理推动青少年体育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在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体育法》提出一系列青少年身体素养培育策略,以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治理目标,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在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体育法》围绕强化多部门、多领域和多层级协同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作能力,充分保障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权利,并通过不断推进法治建设等举措夯实青少年体育治理现代化的根基。  相似文献   

13.
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是改善体育活动方式的有益尝试,目的在于探索更科学、适宜的体育手段,以促进活动主体,尤其是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研究表明:两种传统类型体育在一定理论与目标下相结合,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培育青少年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构筑良性社会环境,为实现宏观的文化繁荣和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同时,从原则、内容以及发展路径对该类型体育价值的实现进行阐述,以探究新时期体育需求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既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提供了方向指引,同时也赋予新征程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新使命和新挑战。新征程上,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距离现代化建设人才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干预、评价、监测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于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与思考,提出新征程上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发展的新路径:(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我国学校体育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2)创新智慧化教学共同体,深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方式变革;(3)打造动态追踪管理平台,实现体育与健康行为数字化精准监测;(4)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完善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综合评价机制;(5)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以此为契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全面深入发展,为全球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5.
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体育的健康促进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要站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战略高度,致力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协调发展,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把"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引进并贯彻"健康促进"策略,以行为干预理论为基础,突出体育教育应是学生"习得健康知识—建构健康信息—巩固健康行为—养成健康习惯"的教育过程,为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幸福。  相似文献   

16.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2014年上海学校体育国际研讨会于2014年7月26日—28日在上海市举行。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指导下,本届科报会暨国际研讨会以实现教育现代化和"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深化体育改革,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主题,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为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强调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实践创新。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我国广大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在体育与健康教育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学校体育科研的现状,不仅为广大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课余训  相似文献   

17.
从西方社会学视角,运用功能分析方法、访谈法对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历程与结果以及体育参与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过程进行社会学分析,以期为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社会化研究提供参考.结果发现: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开始与持续、中止与退出的决策与社会和文化背景有关,并且是随社会环境变化而持续决策的过程;青少年运动员体育参与的结果是多数人在持续、大强度的运动训练中,因劳累过度与身份缺失等原因停止运动并转向其他方面,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而伴随青少年体育参与过程出现的以"业绩主导"为原则的功利性追求,与体育参与最初的"乐趣参与"背道而驰,并因此给青少年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少年体育训练》2014,(3):12-13
<正>"十二五"伊始,安徽省确立了实施"两项工程"、构建"两个体系"的工作思路,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以下"五个转变"。一转变目标认识,在全面发展上下功夫青少年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点,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是体育产业的潜在市场,是体育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是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清楚认识到只有培养更多  相似文献   

19.
"专项体育课"课程模式是在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与选择逐渐形成的。"专项体育课"作为全面实现学校体育"三位一体"总体目标的有效突破口,其设计思路基于3点认识:运动技能学习是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运动技能学习具有"一项多能"的特征;运动技能学习"个性化"是全面发展的持久动力。"专项体育课"达成学校体育"三位一体"目标的具体作用机制包括:建立青少年运动愉悦信念、促进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增加"主动运动"时间,进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保证运动技能学习过程"过度练习"与"概括能力"的发展需要,提高专项运动技能水平;以运动技能学习的成就感提升自我效能感,促进个体人格的发展,以专项运动竞赛提供社会规范学习情境,促进社会人格的发展,实现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青少年体育观发展的基本线是坚持青少年“健康第一”,根本线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不同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青少年体育观的时代内涵与具体形态,即以革命斗争为中心的军事体育观、以增强体质设为目标的生物体育观、以“健康第一”为基本的身心和谐体育观、以体育教育为指导的素质教育观、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体育观。研究发现,中国共产党青少年体育观既有一以贯之的基本线与根本线,又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实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在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青少年体育观要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基本线与根本线毫不动摇,创新出青少年体育的新形式,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动自身向更现代化更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