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试论体育活动调节自我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是一个与人们心理健康紧密联系的心理课题,包括自我概念和自尊。根据Shavelson等[1]学者提出的自我理论,自我分为学业自我和非学业自我,其中学业自我包括数学等具体学科的领域,而非学业自我包括社会、情绪及身体的自我。自我对于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讨论体育活动、自我和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①体育活动能增进大学生自我,自我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②大学生自我与心理健康关系十分密切;③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能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体育隐蔽课程对大学生身体自我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实验法对大学生进行为期2个阶段的体育隐蔽课程学习,通过PSDQ问卷测试发现:体育隐蔽课程有助于提高男生身体自我概念、身体自尊、身体活动、身体运动能力、身体力量和身体耐力;有助于提高女生身体健康、身体自我概念、身体自尊、身体肥胖、身体外表、身体活动和身体运动能力。说明体育隐蔽课程对大学生身体自我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307名少年运动员问卷调查发现,少年运动员的学业可能自我存在结构差异,目前学业可能自我比未来学业可能自我分值高;少年运动员在目前学业可能自我这一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女运动员的得分高于男运动员,男女运动员在未来学业可能自我维度上没有差别;从少年运动员学业可能自我发展趋势来看,从初一到初二分值急剧下降,初二、初三基本稳定在中等的水平;与普通初中生相比,少年运动员的学业可能自我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的身体自我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908名大学生进行身体自我量表的测试和体育锻炼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满意;大学生身体自我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大四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到研究生阶段有所回落,大二学生的身体自我评价最低;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利用健美操和篮球项目对聋人大学生进行连续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自尊维度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外表维度差异存在显著性.健美操组实验前、后自尊维度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整体身体、外表维度差异存在显著性;篮球组实验前、后体育活动、自尊、身体肥胖维度差异存在显著性,结果说明不同运动项目对聋人大学生身体自我存在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许延威  卢秉旭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4):113-115,127
以600名8~13岁的小学生(男生300女生300)为研究对象,利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来检验实验前后跆拳道修炼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结果表明,经过10周跆拳道项目的实验干预,小学生自我概念各个维度上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在身体健康、身体活动、身体肥胖和身体自尊上变化显著;实验后男女生身体自我概念各维度上存在差异,尤其在身体健康、身体协调、身体自尊上差异显著;在不同锻炼时间上,每周3次45min锻炼要比每周2次60min的锻炼效果显著.鉴于跆拳道修炼对促进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高效能性,有必要组织小学生积极进行锻炼,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7.
运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对680名大学体育选项课学生的身体自我描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身体自我描述11个维度中,自尊维度偏高,身体肥胖次之,体育活动与力量维度不及格;运动项目的身体自我描述中,篮球项目的得分最高,其次为散打,它们可作为学校体育课开设的理想项目;身体自我描述的项目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908名大学生进行身体自我量表的测试和体育锻炼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比较满意;大学生身体自我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大四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到研究生阶段有所回落,大二学生的身体自我评价最低;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并进一步分析探讨了差异存在的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960名高职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参加课余训练队、体育社团和普通学生组之间自我概念各维度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参加课外业余训练队的学生在生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行动4个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组学生;参加篮球、跆拳道、铁人三项和田径业余训练项目的学生在自我概念各维度表现上存在差别,其中,球类项目对自我概念促进最明显;参加体育社团学生在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满足和自我行动4个维度上优于普通组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常锻炼组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行动上要优于不锻炼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身体锻炼、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等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身体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差异不显著,男生高于女生;锻炼强度对"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时间对"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强度和锻炼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身体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最著;身体锻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采用心理测量方法,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自我概念进行问卷测量。结果表明:自主学习模式对中学生自我概念具有显著影响,并在自我批评、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和自我概念总分各方面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即:(1)实验前后自主学习模式班的中学生在自我概念上存在明显差异;(2)实验后自主学习模式班与传统教学模式班之间有明显差异,并且自主学习模式班的中学生自我概念较传统教学模式班的学生更为积极。结论:自主学习模式对中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武汉体育学院竞技后备人才自我概念、自尊水平进行调查、评估,得出以下结论:男运动员在体能自我、外貌自我、数学自我方面明显强于女运动员,但情绪稳定性不及女运动员;运动员的自我概念总体水平低于普通中学生,在学业自我方面有显著差异,在自尊程度方面与普通中学生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内在机制,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身体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体格焦虑问卷和自编的 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问卷,对752 名天津市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锻炼量与身体自尊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确实 可以提高身体自我概念。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社会体格焦虑和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3 个变量分别在锻炼量与身体自尊关系之 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还将自我效能感、社会体格焦虑、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3 个中介变量整合在一起,构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中 介效应整合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身体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整合模型整体拟合较好,总的中介效应占39.32%,即体育锻 炼影响身体自我概念的总方差中有近40%可以由自我效能感、社会体格焦虑、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解释。上述结果提示,身体锻炼可以通过提高 自我效能感,降低社会体格焦虑,缩小理想-现实身体自我差异,进而促进身体自我概念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身体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 的心理机制所在。  相似文献   

14.
残障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发展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对残障学生、普通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在我国文化背景下残障中学生、普通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发展特点。结果发现:PSDQ问卷用于残障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研究是可靠的、有效的;残障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发展具有一定性别、年龄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发展任务;总体看,残障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发展在各个方面均不如普通学生。  相似文献   

15.
体育系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与项目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arkus 和Kitayam a(1991)的自我构念理论以文化差异为基础,将人的自我概念分为独立自我和互联自我。本研究假设,个人项目的训练培养独立自我倾向,集体项目的训练培养互联自我倾向。应用20 项陈述测验对145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研究的结果没有支持该假设。研究结果还表明,独立自我倾向和互联自我倾向不存在性别差异。关于自尊倾向,本研究发现,集体项目中,女性的消极陈述多于男性,个人项目中,男性的消极陈述多于女性,积极陈述则不存在这种交互作用。讨论了这些结果的可能原因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太极柔力球实验教学前后,对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及心境状态等指标进行测量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练习太极柔力球,对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对改善学生的心境状态是全方位的,尤其对调节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青少年身体自我量表(APS)、负面身体自我量表(胖维度)(NPSS—F)和身体外貌比较问卷(PACS)对肥胖女大学生(BMI≥30)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肥胖女大学生身体自我总体来说显著低于对照组女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度较低,在运动特征和身材特征这两个维度上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肥胖女大女生对自己体形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较对照组更消极,提示BMI越高的人,对自己的身体越不满意,身体自我越负面。在进一步的方差分析中也发现,身体外貌比较对负面身体自我有显著性影响(F=5.26,P=0.000)。回归分析表明,身体外貌比较对负面身体自我的回归方程为y=4.22+0.66x(P〈0.01),提示身体外貌比较对女性负面身体自我有影响。建议肥胖女大学生要加强控制体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平衡膳食,参加适度的体育活动,提高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度,加强自信、自尊,从整体上提高自我概念水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应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结构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结构是由家庭地位、人际威信、团体地位、师徒关系、陌生人关系、异性队友关系、角色认知、角色体验、角色调节9个因素构成;2)根据结构方程原理,构建了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结构关联模型,发现该9个因素对运动员社会自我作用的直接效应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影响效应的大小分别为:家庭地位(0.58)、人际威信(0.64)、团体地位(0.67)、师徒关系(0.73)、异性队友关系(0.52)、陌生人关系(0.57)、角色认知(0.62)、角色体验(0.63)、角色调节(0.59),其中,师徒关系对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的直接效应最大;3)不同性别、不同运动技术等级、不同运动项目的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国不同性别、运动技术等级的运动员社会自我平均水平参数表并划分4个等级.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法及实验研究,分析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现状及成因,探讨体育锻炼对身体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和促进,研究体育锻炼与身体自我概念的关联,从而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