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运球突破的定义:运球突破是运球队员运用运球技术与脚步动作相结合的快速超越对手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进攻技术。二、运球突破的分类:1、运球急停急起突破运球急停急起突破是利用速度的变化来摆脱防守的一种方法,是在对手防守较紧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运球突破的威力是不言而喻的。运球突破是进攻队员与防守队员之间的斗智斗勇,除了需要技术以外还需要信心。我国运动员在比赛中遇弱队尚有些漂亮的运球突破表演,但遇强队总显得信心不足,真真实实有余而虚虚假假不足。近几年来,我国运动员在运球突破方面呈倒退趋势。运球突破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判断什么时候应该运球突破。在快速反击、面对一或二名防守队员时,停下来等同伴上来后再进攻就失去了快速反击的意义和实效。这种情况下应鼓励队员坚决地运球突破,即使丢球也不能加以指责。否则,让运动员到哪里去培养运球突破的意识,又到哪里去练就过硬的运球突破技能。其次是如何运球突破,即然是双方的斗智斗勇,就要冷静,机智,果断并善于总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的教学、训练及实践运用,我逐步体会到,转身换手运球突破能打乱对方防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进攻手段。这一技术对于突破紧逼防守有很强的针对性,具有双向突破、灵活机动、运用自如、真假难分等特点。一、技术要领(以右手运球为例)进攻队员在左侧45度角范围内;右手运球向限制区一侧靠近,左臂抬起保护球。当防守队员迎前紧逼防守时,进攻队员降低重心,做向限制区内突破的动作,诱使防守队员重心向左侧移动。与此同时,进攻队员要在球落地瞬间,右脚向防守队员右后撤出一大步,身体重心后移,左手迅速控制球的左上部向球篮靠近…  相似文献   

4.
对有球队员攻击性个人防守体现在按防守者的意图控制对手方面,我国篮球队在这方面与欧、美强队有很大的差距。本文从控制有球队员的角度,分析了防守有球队员的基本姿势;提出用斜步防守姿势控制持球队员的突破方向和投篮;用平步防守姿势控制运球过程中的方向;并涉及到了如何控制接球一刹那和传球后的进攻队员、防守中的假动作以及抢、打、断球等方面的问题。试图为篮球教学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运球队员利用突然改变运球方向来突破防守的一种运球方法,多在对手堵截运球前进路线时运用。在各级各类篮球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个技术动作的运用,由于学生对动作运用要素的理解、把握不准确以及动作变化的掌握很单一,导致了在运用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以提高学生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乔纪龙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2):30+50-30,5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篮球防守运动员在防守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队员时防守动作反应时的注视部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防守队员在注视体前变向运球突破队员腰部位置时,防守运动员更快的对进攻突破队员的动作做出反应,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一、篮球项目特征分析篮球是在团体对团体或个人对个人的攻防下,以获得进球得分的广受学生喜爱的球类项目之一。进攻与防守的交替变换,运球与传球的防守突破等特点体现了篮球项目的竞争性和对抗性,在进攻与防守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控球能力,更需要学生拥有控制自身身体的能力。在与对手对抗的过程中,如何在团队配合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个人技术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今天谈的动作叫“360度转身过人”。此动作具有双向突破的功能,在实践中屡屡奏效。有人觉得它华而不实,但我觉得这种动作在实际中很有价值。今天提出来大家探讨。 示例:控制队员(运球、持球均可)在左侧45度处,以右手运球为例,进攻队员与防守队员在一对一情况下。进攻队员先以眼神和身体动作告诉对手,自  相似文献   

9.
据我多年的训练和实践,这个动作是一种连续过人的组合技术,它具有灵活机动、真假难辨,双向突破之优点。如果熟练地掌握此技术,能较容易突破对方的紧逼盯人防守,使本队造成更多的进攻机会。 动作要领:(以左手运球为例)左手运球从防守队员的右侧突破,若防守队员反应不及,就直接从防守队员右侧突破。如防守队员迅速移动了位置,堵住了路线时,运球队员突然将球从胯下拍过(作胯下运  相似文献   

10.
篮球运动员是在攻与防的交替中进行的。技术和战术也是在进攻防守的对抗中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的;我们应善于发现利用对抗中的反馈信息,来改进、发展篮球的技、战术。一个防守队员在同一个位置上,面对不同的投篮对手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和不同的防守效果。通常有三种情况: 1.面对善于外围投篮而不习惯突破的投篮手,防守者心理较为坦然放松,认为只要在对手接球的刹那,及时上步靠近对手进行干扰,是容易奏效的。  相似文献   

11.
邱妙云  李勇俊 《精武》2012,(26):87-88
本文阐述了绿道体育健身环境概念和特点,提出建设绿道体育健身环境的最大效益、相对独立和分散集中的规划原则以及层级建设模式,阐述了绿道健身环境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2.
在梳理中国传统武术话语权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传统武术话语权式微问题的主要表现,即本质功能淡化、表层利益化严重、媒介记忆影响受众现实的真实性、媒介记忆受大众审美的影响等。进而提出话语权提升策略:传播主体方面,由"走出去"转为"互动化";受众方面,提高审美能力;媒介方面,关注社会记忆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3.
“同意”原则是个人数据处理的基本规则,体现在各国数据保护立法和国际性文件中,也被国际体育组织所遵循,背后体现数据自决而非他决的理念。但是运动员特殊的身份属性导致其难以控制和支配个人数据,在与体育组织博弈中的非平等协商地位也导致其难以就数据处理作出自由有效的同意,同时“同意”原则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体育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运动员的数据保护需要突破传统“同意”模式,构建数据处理中“同意”原则的否弃机制,引入平衡测试和数据访问权、被遗忘权,使数据处理者的行为规范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经济学后发优势理论将体育发展置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通过对新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进行回顾与思考.研究认为:实现中国体育从"后发优势"到"先发优势"的前提是改革开放,关键是吸收能力的积累和增强,核心是自主创新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脑力、体力劳动者足底压力参数分布特征及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脑力、体力劳动者自然行走过程中峰力值(maxforce,MF)、达峰力值时间(time to max force)、冲量(impulse)等参数特征,探讨职业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采用比利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测试系统对50名普通健康脑力劳动者和63名普通健康体力劳动者进行自然行走过程中动态足底压力测试。结果显示:脑力、体力劳动者左脚Toel、Toe2-5、Heel Lateral区域平均峰值(MF)存在显著性差异,右脚Mid foot、Meta5区域MF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左、右双足平均峰力值(MF)最大值均出现在足跟内侧(Heel Medial)。脑力、体力劳动者足底各区域达峰力值的时间(TMF),左右双足差异均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行走过程中左足在Toel、Toe2-5、Meta1、Heel Medial、Heel Lateral区域的冲量(Impulse,IP),体力劳动者明显大于脑力劳动者且具有显著性差异〈0.01),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足底MF与足弓接触面积及足角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果说明: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行走过程中左右双足的平均峰力值、接触面积、冲量等参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能与长期从事的职业不同有关,建议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定制矫形鞋垫,可以缓解足底压力高压区的过度集中,不断维护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武术的文化进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术由一项原始格斗技术发展成文化载体的演进历程进行研究。认为:先秦文化的繁荣使武术初具文化特色;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宋明理学的世俗化,促使武术成为成熟的文化载体,具有多方面文化特色;西方文化及竞技体育改变武术发展中的不良趋向,但降低了武术的层次。  相似文献   

17.
哈尼族中学生体质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梁健  余志华  郑勇 《体育学刊》2006,13(2):108-110
通过数理统计法和调查与监测,跟踪哈尼族中学生1985~2004年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与身体素质指标。并通过纵、横向比较,对哈尼族中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趋向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哈尼族男女中学生的运动素质均呈逐年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8.
媒介的嬗变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作为人类身体的延伸,对世界意义的生成与转换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媒介的嬗变经历不同发展阶段。阐述口传媒介、印刷媒介、大众传媒阶段对武术发展与传播产生不同的影响。指出:探讨媒介的嬗变对武术发展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并非从功能论出发,而是从价值论出发;并非讨论传播手段作为工具有何长处与短处,而是在讨论传播方式作为意义世界有什么遗憾和缺憾,从而对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武术之“势”的美学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学视角,运用比较研究、哲学思辨的方法,阐释武术内蕴之"势"的美学思想."势"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一种透视生命气象的"动"机之"力",蕴涵"力"的刚健之美,在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脱胎于中华文化的武术重"势"不重"形",正是通过阴阳二气的运化、开合收放的内部张力形成不同的武术之"势",从"静势"、"动势"中彰显流体的生命意象."势"的美学思想体现在武术中主要表现为:造型中的"力"之美、运动中的"气势"美、运用中的"劲"之美."势"是"力"的含蓄,"力"是"势"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特有的"气"化思想影响下,武术"尚劲不尚力","得势"实为"得劲",从而表现出不同于西方"尚力"技击术的中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日本《体育振兴法》已颁布50年,未做过改动。面对老龄化、少子化,医疗开支扩大以及体育纠纷增多等社会问题,日本于2011年出台了《体育基本法》。该法涵盖范围广,内容丰富,紧紧围绕"八大理念"展开,强调体育权利,明确责任义务,探索建立体育行政机构,弥补了部分法律空白,提高了体育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当今日本对体育的理解与认识,基本法的颁布是日本体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很多条文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