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的原始性创新发生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知识生产是原始性创新的主要基础,从基础研究可以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出发,将原始性创新具体划分为纯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和应用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然后,借助两种不同的知识生产方式,提出了原始性创新的发生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2.
关于原始性创新与国家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原始性创新与国家竞争力关系的分析,认为原始性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源头,但并不等于国家创新能力。要将科学技术成果或原始性创新成果转变成国家竞争力,有三个关键性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要解决如何能够涌流出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二是如何从战略角度,从长计议,部署原始性创新工作;三是如何迅速实现原始性创新成果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与战略性基础研究的关系、原始性创新主体与企业创新主体的关系、战略性前瞻与战术性部署的关系、原始性创新投入与R&D投入的关系、原始性创新环境与创新成果涌流的关系,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为了解决科学技术成果或原始性创新成果转变成国家竞争力就是要正确地处理五大关系,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设计驱动创新元模型、领导用户触发创新模型以及客户需求轨迹断点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实践团体及其嵌入网络的原始性触发机制模型,并详细分析了触发机制模型的运作机理和原始性创新的阈值。重点分析实践团体及其嵌入网络的知识分布结构———框架、元件知识结构,强调原始性创新触发机制的本质是各类实践团体及其嵌入的不同层次的实践网络之间动态的知识流动、交换、合并和创新的过程。研究对企业分析自身实践团体及借助其嵌入网络的优势、在创新网络中选择正确的位势和创新方向、实现原始性创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潜力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了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的内涵,深入剖析了我国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燕  蔡新蕾 《科研管理》2016,37(9):1-10
关于原始性创新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概念、特征、对企业绩效和竞争力的影响等方面,对原始性创新触发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创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动机性信息处理理论为基础,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触发企业原始性创新的因素及路径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原始性创新的触发机制模型。研究结论表明,利益相关者通过内外部两条路径影响原始性创新:其一是,对利益相关者的观点/评价的采纳为创新提供过滤机制,帮助企业筛除新颖但无用的想法,确保创新想法的"有用性",为创新产品的推出和商业化成功提供前提,即从内部触发原始性创新;其二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基于知识的声誉的感知为创新提供信号机制,为创新资金投入提供支持,并有助于用户接受创新产品进而实现创新产品的商业化,即从外部触发原始性创新。研究丰富了原始性创新的相关理论成果,对于促进我国企业的原始性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及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猛  付韬  秦震 《软科学》2014,(4):121-126
通过构建基于知识观的原始性创新多Agent模型,剖析原始性创新支撑知识、发起与参与主体以及主体合作网络之间的联系,进而完成主体行为描述及其适应性规则设计,并且借助Swarm平台实施仿真。结果显示学科研究方向总数极小的系统,其原始性创新绩效最优。对于学科研究方向总数中等乃至稍多的系统,采用优先适应其他主体原始性创新的策略或者强强联合的策略都可以显著提升其原始性创新绩效,二者相比不存在绝对的最优。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网络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联.一方面,社会资本增进主体间的信任,改善区域内主体的知识创造和组织学习的基础和条件,形成区域合作创新的"促进器"和"胶合剂",有利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区域创新网络具有社会资本的特征,是一种有助于区域社会资本培育的组织形式.基于社会资本的知识创造和组织学习可以为区域创新网络构建一个综合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
产业技术研究院(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ITRI)是聚集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众多创新主体,集科研、产业、资本、教育及科技中介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为了有效地打通不同类型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与推广之间形成有效的连接通道,本文基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的实践,从产学研跨组织知识集成的整体视阈,设计了一种可以在学术界、科技服务界、产业界、金融界和政府之间集成隐性知识和编码知识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网络型模式。主要包括:探索了不同类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战略定位;构建了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跨组织知识集成网络,并分析了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不同类型创新主体间的集成关系;设计了团队矩阵式组织管理结构及运作机制。提出的模式可为中国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作为嵌入于创新网络中组织利用资源的机会和能力是决定创新主体之间互惠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奠定了社会资本衡量创新网络协同效应的基础。借鉴Coleman对于社会资本中闭合的概念,建立一个测度社会资本的定量模型,从而给出一个基于社会资本特殊结构来测度创新网络协同效应的新颖视角。并通过BA无标度网络和随机网络仿真得出社会资本与度、聚集系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利于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和社会资本的提升机制。  相似文献   

10.
现有理论对于哪些要素驱动原始性创新以及如何从此类创新中获益还存在争议。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影响原始性创新的企业资源基础(资源柔性)和能力基础(能力柔性)以及原始性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并对组织合法性在原始性创新与竞争力关系间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本文的样本包含303家中国企业,每个企业选择2个关键信息提供者(key informants),共获得606份样本数据。基于这些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资源柔性对原始性创新产生了非线性(倒U型)影响,而能力柔性对原始性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此外,原始性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取决于组织合法性的有力支撑。文章最后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基础研究源头创新绩效评价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研究源头创新往往决定某一研究方向的未来走向,其影响深远,耗时长久。明确界定了基础研究源头创新的内涵,深入剖析了基础研究源头创新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绩效评价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试论基础研究及其原始性创新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本文着眼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关系的认识演变,深入剖析了纯基础研究和应用性基础研究之间的差异及其政策影响,探讨了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涵义,并总结了原始性创新的若干规律。  相似文献   

13.
原创性基础研究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动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源头供给。为进一步强化对原创性基础研究的资助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实施原创探索计划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文章通过对原创性基础研究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合调研国外主要科学资助机构关于原创性基础研究项目的资助导向,进一步探讨原创性基础研究的内涵和定位,在此基础上为促进原创思想的发现和识别、优化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的申请与评审管理工作提出具体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原创性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奖励制度设立50余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奖先后颁发了17次,奖金数额也经历4次调整。但相对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实际奖励强度在整体上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奖金的财政负担也呈下降的趋势。鉴于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考虑到当前的综合国力,中国有必要也有能力大幅度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奖励强度,以充分发挥科学奖励制度应有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5.
原始创新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目前我国高度重视培育原始创新,但学术界对于原始创新的内在特征缺乏研究。高温超导研究是当代科学史的典型案例。通过梳理关键时间节点和重大科学事件完成了高温超导知识史的建构,以此界定原始创新、一阶创新、二阶创新的概念、特征和内涵。高温超导的发现改变了超导领域的整体格局和研究面貌,具有颠覆性的范式革新意义,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一阶创新有两种类型:一是具有一定的颠覆性,但程度不如原始创新,未能建立新的范式;二是在新范式建立之前大力推动常规科学的进步。二阶创新是跟踪性、扩展性的研究所取得的重要创新成果。用科学史的方法分析创新的内在特征,判断创新的性质,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韩凤芹  李丹 《科研管理》2022,43(12):198-203
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我国迫切需要提升原创性基础研究水平。近几年我国基础研究财政投入持续增加,但现行竞争项目制的科研组织方式与基础科研规律不匹配,阻碍了基础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本文从整体治理的角度构建基础研究院所双层治理理论体系,从政府外层治理和院所内层治理两个方面阐述了双层治理体系的理论逻辑。双层治理体系包括政府外层治理明晰院所独立法人权责,院所内层治理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的治理机制,二者优势互补,内外联动,有效促进了基础研究院所发展。在此基础上,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成功经验为典型案例,分析政府和院所主体分别在治理体系中的职能和作用,验证了基础研究院所双层治理体系的有效性。本文在总结制约基础研究发展的突出问题基础上,构建与基础研究科研规律相匹配的院所双层治理理论体系,以北生所为例验证了双层治理体系的有效性,为我国新时代基础研究院所治理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高风险高回报(HRHR)研究是指科学研究问题的挑战性或失败风险很高但其成功后的突破性、变革性和原创性鲜明的科学研究类型,其体现科技原始创新能力,致力于产出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成果,有利于加快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这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有助于完善科技政策。深入洞明国际上该类研究的发展背景、概念内涵及特征,探讨构建“决策-资助-执行”三位一体的HRHR研究管理体系,并以国际典型科研机构的HRHR研究项目为例,系统分析、比较与归纳改进的同行评议、项目经理制和去评审化等代表性学术评议机制的基本原理、评审流程及优缺点等,可以为完善国家科研管理政策提供依据。借鉴国外HRHR研究项目资助的有益经验提出建议:制定促进HRHR研究的科技管理政策;完善遴选HRHR研究的项目评议机制;营造激励HRHR研究的卓越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广东省原始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广东省在推动原始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厘清科技发展思路、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整合创新资源、增强科研主体创新能力、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科研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等方面入手,较为系统全面地对广东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进行战略分析并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础研究是国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源头,是解决技术问题的总钥匙。“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深挖科技创新潜力、实现原始创新突破的中坚力量。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量64所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基础研究绩效水平,并通过投影值分析基础研究资源投入与产出结构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至2019年期间,各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高校基础研究绩效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基础研究投入与产出结构不合理的高校比例较高,基础研究投入冗余、产出不足现象同时存在。有效的科研管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以及高水平的科研创新成果产出,是优化高校基础研究投入产出结构、提升基础研究绩效水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