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我国制造企业的资本运营与核心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  郭利强  吴晓波 《科研管理》2001,22(1):101-105
制造企业的发展与成熟过程也是其核心能力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在核心能力成熟时制造企业应该及时进行资本运营,扩大市场规模并进一步强化核心能力,使资本运营与核心能力进入一个良性的互动运动过程,这应该是中国制造企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汽车制造企业的发展受到核心能力的制约,核心能力不仅包括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还包括投资能力、企业规模、社会责任等。对汽车制造业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作出选择,借助灰关联综合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国内8家规模较大汽车制造企业为例对企业的核心能力作出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并结合各个企业的不同现状提出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龚素芳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7):216-219
企业核心能力评价是核心能力研究的重要环节,如何恰当、准确地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评价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首先归纳了企业核心能力评价的基本原则,从定性、定量、定性定量相结合三方面对现有的评价方法进行梳理,并进一步考察了房地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企业的核心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制造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确评价制造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简述了快速反应理论的起源和内容,提出了评价制造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原则,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践调研,总结出了一套评价制造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对评价制造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衡量中国制造型企业数字化水平,寻找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关键因素愈加重要。从战略、运营技术、文化组织能力、生态圈4个维度构建制造型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价模型,并深入阐述基于层次分析(AHP)-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的某商用车企数字化成熟度评价的详细过程。研究表明,案例车企的数字化成熟度分值为1.00分,尚处于数字化升级者阶段,以实现客户价值为中心、与业务战略关联性、生产质量管理、劳动力效率、资产利用率是影响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的核心因素和未来的重点提升方向。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艳 《科技与管理》2005,7(6):40-43
揭示了高新技术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分析了其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设计了高新技术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旨在为高新技术企业正确认识和评价其核心能力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知识型企业核心能力分析及其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季玉群  黄鹍 《科研管理》2004,25(4):37-40,50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加快与世界经济对接的进程,研究企业尤其是知识型企业的核心能力问题尤为重要。为此,本文运用核心能力理论,提出了知识型企业的核心能力层次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知识型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为提高其整体竞争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智能化浪潮助力企业纾困和高质量发展。被贴有"大而不强"标签的中国制造企业如何抓住智能制造这一机会窗口真正实现中低端突围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聚焦典型案例企业中联重科,以微笑曲线为基本分析框架,从网络协同研发能力、离散型柔性制造能力、服务改进能力、核心元器件突破能力、服务开发能力5个关键能力出发对企业价值链优化进行研究,探索得到以"强链——提质降本、补链——弥补核心零部件短板、延链——开发工业互联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智能化转型升级路径,为智能制造在其他制造企业的落地实施提供经验借鉴:坚守制造本质遵循效益导向、重塑核心竞争能力、坚持技术和大数据双核螺旋驱动。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方法的核心能力识别和评价系统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9  
魏江  叶学锋 《科研管理》2001,22(2):96-103
本文从企业核心能力的特征入手,试图去建立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体系,由于不同企业核心能力的表现形态各不一样,但从核心能力的本质层面去识别其核心能力的有其现实意义的,核心能力的识别可以是成熟的核心能力,也可以是未来应庐培育的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筑了核心能力的模糊评价体系,以期帮助企业分析阻碍其核心能力提高的主要瓶颈因素从而找到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AHP法确定一级指标和每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并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了AHP-TOPSIS评价模型,从而抓住对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性较大的重要因素,为我国制造企业构建及评价其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并给出一个算例。  相似文献   

1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岚  张祥建 《科学学研究》2007,25(1):132-137
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设计包含5个维度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这些评价指标,构建一个基于人工智能BP神经网络的专家模型,系统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为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及实施提供有益的工具。实证研究表明,该指标体系与神经网络专家系统能较好地解决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永续竞争优势的动力和基础。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科学制度为动力,以争创品牌为手段,以企业文化为后盾,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文章企业为对象探寻如何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关于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核心能力内涵要准确理解,应区分“资源”与“能力”,“基本能力”与“核心能力”以及基于动态的观点,由此,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了界定。企业核心能力的逻辑结构应考虑到企业/行业的技术经济特征,生命周期以及不能理解为几项关键技能的简单组合。最后指出中国企业核心能力地培养过程应注意的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的总体实力,必须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针对我国主要石油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模型,并以此初步确定了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影响我国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制造企业数据资产管理体系:要素范畴与逻辑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意义】数据是制造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核心资产,构建制造企业数据资产管理体系为企业数据全 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过程】梳理数据资产概念,提出企业数据资产化必要条件,分析制造企业数据 资产管理问题和瓶颈,构建多学科理论基础,解析数据资产管理体系要素,提出数据资产管理逻辑框架。【结果/结 论】该框架统筹制造企业数据资产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工具等关键要素,有助于突破制造企业数据资产管理 瓶颈,发挥数据要素禀赋,助力数据资产建设,实现数据资产保值与增值。【创新/局限】提出系统的制造企业数据资 产管理体系,厘清制造企业数据资产管理模糊地带,但文本研究方法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化背景下,结合知识管理理论和核心技术能力理论,构建了企业内部知识对核心技术能力影响及企业内部、外部以及制度层面边界条件的理论模型。以中国2010-2019年129家智能制造上市公司为样本,构造了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内部知识与核心技术能力呈正“U”型关系,并进一步分析数字化转型程度、吸收能力和政府补助对两者“U”型关系的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程度起正向调节作用,吸收能力起负向调节作用,政府补助的作用没能得到稳健的结果。研究对企业知识管理和核心技术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层面的分析,并基于数字化和中美贸易摩擦现实状况,探讨了中国企业提升核心技术能力的现实条件,最后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和政策建议,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ISM-Fuzzy AHP的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楼迎军  荣先恒 《科研管理》2007,28(1):97-103
本文首先基于已有研究及调研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出7个核心竞争力要素,并以苏州、杭州中小企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并运用ISM-Fuzzy AHP模型分析法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已日益重视对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组织管理能力等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培育,但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仍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张树满  原长弘 《科研管理》2022,43(4):103-110
   本文以特变电工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制造业领军企业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研究发现:持续的自主创新投入、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建立企业自主创新平台、通过持续重组和并购整合行业关键技术和创新资源、汇聚与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并融入全球创新链和产业链、持续引进与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是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同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是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本文拓展了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以及持续创新等的相关研究,并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实践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