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环境规制及导致经济方式发生根本改变的绿色技术创新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排污税、排污许可证、统一的排放标准三种环境规制政策与企业采纳绿色技术程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当传统技术和绿色减排技术的边际减排成本(MAC)曲线存在交点时,三种规制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扩散的影响模式相同;企业采纳绿色技术的程度与环境规制政策强度呈现“倒U型”关系.若考虑企业的边际减排成本等异质性,则企业采纳绿色技术的程度与环境规制政策之间的关系会呈现更为复杂的非单调关系,可能存在“倒W型”.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配合适度的严厉性可以激励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于企业创新的"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在这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环境规制对于创新的影响依赖于环境规制本身的累积程度,会表现出非线性的U型关系,并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与企业产品创新呈现U型关系,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中国现阶段环境规制强度还未达到U型曲线的拐点,仍处于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此外,依据企业污染程度分行业来看,重度污染行业U型曲线的拐点位于轻度污染行业的右侧,即重度污染的企业需要更高的环境规制强度才能达到U型曲线的拐点,实现环境规制促进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因此,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环境规制与创新的关系,加强环境规制强度,并且在制定环境政策时对不同行业企业实施差别政策,使环境规制成为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王楠 《科技管理研究》2016,(16):236-242
以企业的实际排污量、谎报量和绿色技术创新激励程度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企业对环境保护持有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两种状态下,正向激励型和负向惩罚型环境政策工具对企业减排和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企业持消极态度时,实际排污量与政府的排污税率、减排补贴水平呈负相关,并且当排污税率等于边际减排补贴时,达到最优排污平衡点,此时负向惩罚和正向激励型环境政策的效果相同;(2)当企业持积极态度时,绿色技术创新激励程度与政府的排污税率、减排补贴水平呈正相关,并且当减排补贴收益等于不同政策下创新增加成本的差额、减排节约成本的差额与税收收益三者之和时,达到最优绿色技术创新激励程度平衡点,此时负向惩罚和正向激励型环境政策的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8,(1):11-15
利用30个省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环境规制政策、环境执法对工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环境规制政策对工业绿色创新能力影响不同。从全国来看,"三同时"制度、环境排污制度、环境投诉处理率与工业绿色创新能力呈倒U型关系,污染治理制度与工业绿色创新能力呈正U型关系;研发投入、企业规模具有积极影响,而技术改造和市场制度具有消极影响。分地区来看,污染治理制度对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创新能力具有正U型关系;环境排污制度、环境投诉处理率对中部地区工业绿色创新能力具有倒U型影响,而污染治理制度存在正U型影响;环境立法对西部地区工业绿色创新能力具有负向影响,"三同时"制度、环境投诉处理率具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越对数型随机前沿模型,在考虑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等因素的情况下,实证分析了2004-2010年间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工业行业R&D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工业行业R&D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虽然,环境规制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业行业R&D创新效率提升,但环境规制强度与R&D创新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即环境规制强度对工业行业R&D创新效率提升有"度"的限制,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反而不利于工业行业R&D创新效率提升;环境规制强度对工业行业R&D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性,在技术密集度较高,环境污染程度较小和R&D强度较高的行业中,环境规制对R&D创新效率促进作用会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利用省级层面的环境规制数据和微观层面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地区环境规制强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会逐渐提高,但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会下降。研究进一步发现,适宜的环境规制强度能激发企业的"创新补偿效应",从而不断弥补创新的"遵循成本",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使用了不同的环境规制强度指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并用环保人数作为环境规制强度的工具变量来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严格且适宜的环境规制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和生产率提高的"双赢"结果。  相似文献   

7.
以供给侧改革为理论出发点,利用1995—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时期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时期I,环境规制挤占了生产的研发投资,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负向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在时期II,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呈"倒U型"关系,通过研发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间接影响为正,这与时期II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水平明显增强密切相关。据此提出,应注重环境规制实施的阶段化差异,加强环境规制,深化环境治理供给侧的改革,有效平衡环境规制和研发政策,并给地区和企业一定的积极适应期,通过增加创新投入、进行技术改革使得创新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8.
基于价值链理论,将技术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利用我国29个省市1995—2011年间的数据,建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基于金融发展视角分析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与技术开发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如果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环境规制与技术开发之间仍呈现倒“U”形关系,企业可以容忍更高强度的环境规制水平;环境规制不能有效地促进技术转化,如果基于金融发展视角,低强度的环境规制不能有效地促进技术转化,适当强度的环境规制可以促进技术转化,高强度的环境规制不利于技术转化.此外,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的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技术开发与技术转化,对于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清煌  高明 《科研管理》2016,37(6):19-27
从环境规制工具对节能减排效率影响这一基本问题出发,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DDF模型测算出30个省2001-2012年节能减排效率,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以此为基础利用系统GMM考察环境规制工具差异引致的节能减排异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结构;而市场激励型表现类似于正U型结构,证实了波特关于合理环境规制强度的假说。本文进一步分阶段检验环境规制工具节能减排效果的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在第一阶段发挥主要作用,而在第二阶段却成为阻碍节能减排效率提升的因素;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并未在第一阶段表现出促进节能减排效率的效果,但其作用在第二阶段开始呈现,并成为这一阶段节能减排效率改善的关键因素,从而区分环境规制工具在不同时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从影响及调节的角度切入,采用SBM-ML指数法、面板门槛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厘清我国环境政策自深化稳定以来差异化环境规制工具与工业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命令控制型与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工具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随规制强度增加呈倒“U”型趋势,但前者影响更大;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则与规制强度成反比。(2)短期内命令控制型与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工具对工业绿色发展的调节效应灵活且相反,但后者幅度更大;长期内则有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对工业绿色发展呈持续正向调节。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综合差异化环境规制工具建立一个平衡、动态协调的环境规制混合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影响及调节的角度切入,采用SBM-ML指数法、面板门槛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厘清我国环境政策自深化稳定以来差异化环境规制工具与工业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命令控制型与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工具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随规制强度增加呈倒“U”型趋势,但前者影响更大;市场激励型则与规制强度成反比。(2)短期内命令控制型与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工具对工业绿色发展的调节效应灵活且相反,但后者幅度更大;长期内则有市场激励型持续正向调节。至此,提出综合差异化环境规制工具建立一个平衡、动态协调的环境规制混合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超越对数型随机前沿模型,就环境规制等因素对清洁生产型产业2004—2010年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清洁生产型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二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说明环境规制对清洁生产型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有"度"的限制。与整个工业相比,环境规制对清洁生产型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驱动效应更大。倒U型曲线具有更高的拐点,表明在不损害技术创新能力的前提下,政府对清洁生产型产业实施严厉的环境规制政策具有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行业异质性、环境规制与工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伟  童健  薛景 《科研管理》2017,38(5):1-11
技术创新是协调环境规制与工业行业的产业绩效这对矛盾体的有效途径,学术界对环境规制与工业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观点存在分歧,需要在理论和经验上进一步证实。本文建立了环境规制与工业技术创新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采用2003-2012年间我国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考虑异质性行业的环境治理动机差异,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工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工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趋势呈现"U"型曲线特征,即弱环境规制不利于工业技术创新,而当环境规制强度达到"U"型曲线拐点以后,环境规制会促进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污染密集行业比清洁行业的"U"型拐点出现更晚,污染密集行业的技术创新对环境规制的反应更慢,目前两类行业的环境规制强度都处在曲线拐点的左侧。因此,我国应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达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工业行业采取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技术效率的视角对FDI溢出效应、环境规制与双环节R&D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FDI与中国工业R&D转换效率呈显著“U型”曲线关系,而与R&D转化效率呈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从而支持了FDI的“双刃剑论”;FDI对工业双环节R&D创新活动的溢出效应受碳排放强度、R&D强度的影响,且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环境规制对双环节R&D创新活动有显著的正效应,“波特假说”成立,预示着我国环境规制政策与工业技术创新实现了“双赢”.据此提出,应注重FDI利用的阶段化差异,有效选择与合理引导FDI进入,加强政府环境规制,如采用环境税、排放权交易、绿色消费等环境规制手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境规制对行业生产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金林  冉茂盛 《科研管理》2015,36(2):107-114
本文利用中国2000-2011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工业企业中17个行业生产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不同行业生产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差异,部分行业呈现出显著的"U"型或倒"U"型关系,其他行业则不存在显著性关系;环境规制对各行业生产技术进步的影响与该行业所属的污染类型无关。最后,本文就如何在加强环境规制的同时促进各行业生产技术进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中基于陕西省306户樱桃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采用Double-Hurdle模型研究政府规制和市场激励对果农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及采纳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规制、市场激励对果农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及采纳程度均有正向显著影响;政府规制中的约束规制影响不显著;政府规制与市场激励在促进果农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过程中具有互补作用;市场激励对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调节政府规制与采纳程度的关系而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基于2004-2015年中国沪深股市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建立环境规制综合衡量指标,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特征与作用机理,分析绿色专利类型、企业所有制性质与行业类型的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有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特征;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中,环境规制会促进价值更高的绿色发明专利创新;非国有企业对于环境规制容忍度较低,“U”型拐点到来较早,且倾向于价值更高的绿色发明专利创新;环境规制对清洁行业与污染行业绿色技术创新的“U”型影响特征存在差异,清洁行业多体现“U”型曲线右半段,拐点较早,污染行业则完整体现了“U”型曲线全过程,拐点较迟。因此,采取灵活性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促进绿色创新与绿色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使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基于空间异质性和非线性的双重视角,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技术探讨了研发投入强度对技术效率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效应,而是呈负向门槛效应和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研发投入强度与技术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中西部地区和全国情况基本一致,而东部则呈明显的U型关系,且其最优研发投入强度区间是0.54%~2.80%;进一步考察发现:在资本结构门槛下,研发投入强度与技术效率之间呈明显的倒U型关系,且其最优资本结构区间为33.87%~65.07%,而在东中西部地区依次呈显著的N型、倒N型和倒N型关系;在资本密度门槛下,研发投入强度与技术效率之间具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当资本密度小于3.29%时,研发投入强度对技术效率的促进效应最大,但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呈现明显的负向、U型、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环境规制对节能减排效率影响这一基本问题出发,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DDF模型测算出省级节能减排效率,并在考虑个体异质性和参数异质性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确实促进了节能减排效率的改善,但其效应在节能减排效率分布的不同省份存在不对称现象。从分地区样本来看,在低分位和中分位,东部地区环境规制的节能减排促进效应最为明显;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的节能减排效应只表现在高分位,但在西部地区却为抑制作用。从分阶段样本来看,在中分位和高分位,第一阶段环境规制的节能减排促进效应才呈现;第二阶段环境规制的系数在各分位点均显著,且第二阶段环境规制对节能减排效率的弹性高于第一阶段。进一步分经济主体发现,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与节能减排效率呈倒U型关系,且只在低分位显著;而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工具对节能减排效率类似于U型结构,并分别在中高分位和中分位显著;企业个体努力在中低分位点抑制了节能减排效率,而在高分位点其促进效应开始呈现。  相似文献   

20.
傅春  王娟  余伟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2):223-230
为揭示环境规制对绿色竞争力的影响机制,测算中国中部六省绿色竞争力综合指数,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与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回归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绿色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中部六省2008-2017年绿色竞争力整体上有所上升,绿色竞争力时序均值得分湖北>江西>安徽>湖南>山西>河南,2017年子系统得分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增长绿化度>政府政策支持度.(2)环境规制与绿色竞争力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目前中部六省处在拐点的左侧,增加环境规制强度有利于绿色竞争力的提升.(3)科技创新对绿色竞争力的提高有负向影响,环境规制能够间接通过科技创新对绿色竞争力的提高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为中部六省绿色竞争力提升提出采取柔性化市场手段鼓励环境保护、加大政策对科技的引导作用、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推进绿色城镇化和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