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本文基于新兴市场技术后发国追赶情境的视角,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高端装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中的代表性赶超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国自主创新型技术赶超发展战略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赶超路径找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提出了企业的技术赶超战略、赶超路径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互相演化的观点,由此得出后发追赶情境下的高技术制造企业技术赶超的路径模型。研究发现:新兴市场国家高技术制造企业技术赶超路径的形成过程是基于企业技术能力升级的过程,技术赶超战略与赶超路径以技术能力为基础存在多种选择,没有统一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根据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模式,以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宝鸡·中国钛谷产业集群为服务对象,在分析中小钛企业业务协作、技术创新和管理服务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利用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中小企业群创新服务的研究,提出信息化创新服务支撑模式,通过分析框架体系、关键实现技术以及功能结构建设服务支撑平台,服务于企业生产协作、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以降低产业集聚区域中小企业成本,提高创新和服务能力,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和谐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研究通过并购协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机理结构。运用战略地图的理论方法,梳理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技术知识协同—供应链流程协同—市场协同—技术创新能力"的并购协同机理结构。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国汽车产业并购协同机理结构分为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协同、供应链流程协同和技术知识协同4个维度。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协同维度描述了战略所期望达到的成果,是滞后维度;供应链流程协同和技术知识协同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密切相关,是领先维度。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国汽车产业并购协同机理结构中各维度之间,通过内在因果关系形成完整体系。该机理结构形成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框架体系,为汽车产业并购协同提供了模板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技术与高技术制造业不断深度融合趋势下,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动力。通过构建数字经济驱动下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Bootstrap-DEA模型对2009—2019年中国各省域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分析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区域差异、时空演变及其成因。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技术创新效率表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间差异。广东、浙江和江苏等东部地区省域的技术创新效率值较高,但面临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瓶颈;而甘肃、青海和内蒙古等中西部地区省域的技术创新效率值较低,但保持较高技术创新效率增速。在数字经济驱动下,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整体差距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区间的创新效率差距均在逐年缩小。数字资本投入、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交易规模和企业数字化水平是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水平提升的重要驱动因素。结合数字经济与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融合发展实践,提出了数字经济驱动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具体策略。本文是对数字经济驱动下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有益探索,为开展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问题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创新绩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峥  聂思 《科研管理》2016,37(4):36-43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并购成为企业获取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构建负二项回归经济计量模型,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2013年的并购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技术并购能促进并购企业创新绩效,非技术并购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目标企业知识基础绝对规模对并购创新绩效产生倒U型的影响,并购企业知识基础绝对规模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相比类似性技术和不相关性技术,互补性技术并购能够显著促进并购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6.
创新主体协同对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复合协调度模型,利用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2013-2017年面板数据,对创新主体协同进行机理分析。研究发现,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技术内部创新主体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创新主体协同度虽然增加,但整体水平不高,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创新主体协同度存在显著差异,高技术产业5大行业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度最高,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创新主体协同度最低且增加的幅度也低于其他行业,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加速重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迫切需要坚持“开放合作、绿色低碳、价值共创、协同发展”基本原则,推进制造业重点领域开放创新合作,提升制造业开放创新发展能力。文章总结全球制造业开放创新趋势,分析主要经济体积极推动制造业开放创新的政策与举措,梳理中国制造业开放创新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中国制造业开放创新的政策建议:(1)加强协同研发体系与能力建设,提升制造业技术供给能力;(2)加强协同设计体系与能力建设,提升制造业市场响应能力;(3)加强协同生产体系与能力建设,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能力;(4)加强协同服务体系与能力建设,引领服务型制造发展方向;(5)加强协同发展生态与环境建设,推动制造业开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案例,基于“组合赋能-创新组织演进-创新模式升级-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进步”分析框架,探究制造业创新组织演进及其影响。结果表明:(1)创新组织演进经历了创新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联合体依次递进的3个阶段;(2)与创新组织演进同步,创新模式实现了从合作创新到协同创新再到融通创新的升级;(3)伴随着创新组织演进和创新模式升级,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经历了技术吸收能力、技术改造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数字化创新能力4个阶段,同时制造能力发展经历了从基础制造能力、国产化能力、整机制造能力到智能制造能力的逐级跃升;(4)产业依托创新系统完成了技术“跟跑”,依托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了技术“并跑”,依托创新联合体则取得了技术“领跑”;(5)创新组织演进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组合赋能的结果。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组织演进机理研究既能丰富产学研融合创新理论体系,也为其他高端制造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国际封锁提供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智能制造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然而,关键新材料发展滞后,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约束。如何促进智能制造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智能制造关键新材料"高技术不确定性"与"高市场不确定性"的两大特征出发,提出智能制造关键新材料的创新突破需紧扣技术创新与商业化应用两大关键问题,未来需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的规律及趋势、技术创新突破路径、商业化应用模式以及战略与政策等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制造强国路线图。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实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新常态下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共性技术产学研用协同研发的有效组织模式,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的功能架构及其运行的知识管理流程,构建了理论框架模型,以期对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的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不断催生新兴产业是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企业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主体,如何找到影响其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因素,对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索高技术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创新能力生成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影响高技术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识别.研究表明:企业创新活力、企业知识整合能力、企业资源运营能力、创新链耦合协调度、知识链协同度、平台服务能力和政策有效度对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有影响,其中企业知识整合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平台服务能力次之,并从企业微观层面和政府宏观层面对如何提升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系统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需求的涌现与高端技术的不断迭代,服务化转型逐渐成为大多数制造企业面临的战略性挑战。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促进服务化转型,但却对两者之间的协同互动作用缺乏深刻的解读。研究以沈阳机床集团为例,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情景下,深入研究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互动机制,提出服务化转型启动和推进及完善的过程机制。研究识别出对于服务化战略决定、交易渠道创新和收益模式及成本结构变化等要素创新的行业属性、技术创新模式、服务化类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交易渠道创新是面向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还发现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过程是一个陪伴协同式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情况,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运用2009—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对各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同度进行测量,并对各行业分析结果进行聚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度整体偏低,行业间的差距较为显著,以通信设备制造和化学药品制造为代表的两类行业协同演化水平较高,航天器制造的创新吸收子系统有序度相对较低。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行业协同创新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不断推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是激活中小企业的创新力量。技术学习难度增大、外部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企业自身演化进程等因素共同决定了企业创新的必要性。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阶段特征、产业特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决定了现阶段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发展路径。在技术路线方面,不断积累模块化产品领域的技术能力,进一步发挥大规模制造的成本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和新兴工艺对传统生产设备和制造系统进行改造和提升;组织能力方面,借助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创新平台等渠道,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整合外部前沿知识和核心技术,加快知识-技术-产品转化速度。  相似文献   

15.
陈元志 《科学学研究》2012,30(2):194-200
 企业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考虑技术要素与其他非技术要素间的协同问题。企业的技术创新路径是在渐进式创新与突变式创新交替演进的。在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概念框架,梳理宝钢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和技术能力的培育过程,从“战略-知识-组织”三个维度探讨宝钢协同创新的内涵实质,印证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战略方向。以沪深两市2007—2017年116起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创新存量特征对企业跨国并购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技术互补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知识基础、专利能力、研发投入与跨国并购技术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技术互补性正向调节创新存量与跨国并购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跨国并购活动中并购双方的技术互补性特征能够显著提升主并方跨国并购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数字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演变,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4—2020年我国30个省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对两者的协调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动态演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考察期内各省份数字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不同年份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差异显著,整体表现为“高低阶段省份少、中间阶段省份多”的模式,且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效应。基于此,提出推动区域合作互动、鼓励制造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打造数字创新路径,强化区域间联系,为促进我国数字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浩昌  李廉水 《科学学研究》2018,36(10):1889-1895
知识创新的创新主体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品创新的创新主体是企业。要想实现协同创新发展,其关键在于促进知识与产品创新的协同发展。运用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和距离协同模型的测度方法,本文分别对2006-2015年我国高技术企业知识与产品创新协同发展能力进行了总体、分地区以及分省级的测度分析。结果显示:(1)全国总体高技术企业知识与产品创新协同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但其综合发展程度明显低于其综合协同程度;(2)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企业知识与产品创新协同发展能力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处于领先,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3)各省级高技术企业知识与产品创新协同发展能力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且较不均衡。基于上述结论,得出促进我国高技术企业知识与产品创新的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启示:一、加强对高技术企业知识与产品创新进行有效组合和匹配,提升其知识与产品创新的发展速度;二、统筹兼顾,实施差异性地区政策;三、集中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20世纪后半期我国电话交换机制造业的三个发展时期,论证了其技术演化方式符合Roth-well提出的第一至第三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特征,讨论了在上述三个时期所采取的不同创新过程模式的合理性。建议程控交换机制造企业应突破传统创新过程模式的束缚,直接采用第五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孙玮  王九云  成力为 《科学学研究》2010,28(7):1088-1093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1996-2007年间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来源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生产率分解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集中表现为纯技术效率和要素配置效率,规模经济对创新生产率的作用并不显著。外商投资企业RD溢出是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外部力量,在促进纯技术效率提升的同时可能会阻碍要素自由配置。直接引进国际技术不仅没能帮助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反而呈现出显著的逆向技术扩散。相比于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较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