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STN沙三段区块目标处理新老资料覆盖次数差异较大,网格不一致,容易造成偏移划弧问题,进而影响目的层的成像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该地区利用了分块F-K道内插技术,该方法在偏移距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叠前时间偏移对偏移距组合的需要,以及后续属性处理对CRP道集的要求,合理设计偏移距组合,进行插值,在使全区网格一致的同时,通过增加空间采样,有效的抑制空间假频,提高偏移成像的精度。同时通过该方法规则化处理后的叠加剖面连续性及信噪比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针对梨树断陷构造复杂以及勘探现状等问题,对地震资料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叠前时间偏移预处理和关键参数的试验,保证偏移成果质量。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后的资料三维构造形态合理,地质现象清楚,分辨率和信噪比有了较大提高,同相轴的连续性和断面也得到了改善,重新处理后的地震数据体能够满足实际生产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在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由于中心点-偏移距-方位角空间分布不规则使得偏移结果存在成像假象,这中假象会影响到AVO分析的可行性。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对叠前数据进行振幅加权再进行叠前偏移,该方法在实际资料的应用,得到的资料更能体现含油储层振幅随偏移距增大而增大的AVO特征。  相似文献   

4.
周纳 《内江科技》2010,30(1):87-87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地球物理信息处理技术的提高,帖邮票式的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早已成为过去,地震资料连片处理由叠后时间偏移发展到叠前时间偏移连片,甚至有叠前深度偏移连片处理的趋势,然而,在实际的连片处理资料中,存在着不同年代、不同仪器、不同观测系统及不同网格的原始资料,本文就不同网格的实际生产资料进行叠前道内插方法研究,探索出一套在不同网格下做好叠前道内插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浓雾环境下采集的视觉图像出现突兀点,需要进行平滑处理,提高对浓雾环境下的图像成像和识别能力。传统方法中采用差频控制的浓雾图像突兀点平滑处理算法,图像采集出现视觉偏移时平滑处理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偏移修正的浓雾图像突兀点平滑处理算法,基于浓雾天气条件下单色大气散射模型,物体表面的反射光由于大气粒子的散射而损失,得到雾点散射损失,采用视觉偏移修正的算法,提高对浓雾图像的视觉偏移修正能力,由于起点坐标和视线方向出现视觉偏移,采用去雾滤波算法提高突兀点的平滑性能,得到浓雾图像的去雾滤波系统函数,通过边缘检测得到图像的突兀点平滑结构,进行Hough变换直线检测,实现视觉偏移修正和突兀点平滑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突兀点平滑处理性能,无论是细节还是浓雾图像的色彩都恢复得比较自然和清晰,去雾效果较好,平滑处理的图像有较高的配准率,展示了该算法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6.
结合本次勘探的地质任务要求以及本区资料的特点,为了达到高分辨率,高信噪比,高保真度的处理目标,本次处理抓住了空间属性文件的建立,三维静校正、速度精细分析,剩余静校正,全三维偏移等几个重要环节,处理流程和参数在大量和充分实验工作的基础上确定。  相似文献   

7.
结合本次勘探的地质任务要求以及本区资料的特点,为了达到高分辨率,高信噪比,高保真度的处理目标,本次处理抓住了空间属性文件的建立,三维静校正、速度精细分析,剩余静校正,全三维偏移等几个重要环节,处理流程和参数在大量和充分实验工作的基础上确定。  相似文献   

8.
复杂地表条件下的成像研究是一直困扰地球物理学家的难题,对于该问题的一般做法是在解决静校正问题的基础上,在浮动基准面上进行成像。这种从浮动面开始偏移的方法,一般很难获得准确的速度模型,并且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在复杂地表条件下,无法对地下复杂构造进行准确成像。真地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为此,针对我国西部某复杂构造区,我们对真地表叠前时间偏移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偏移过程直接解决静校正问题。应用真地表直接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对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偏移处理,与老资料对比认为:在成果道集和成果剖面上反射波归位更准确;剖面波组特征清楚自然,构造成像清晰;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分析,真地表直接偏移方法消除了由于静校正不合理造成的构造抬升,与钻井吻合,真地表偏移对复杂断块区小断裂的刻画能力更清晰,伴生断裂识别较好。综上认为,真地表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在复杂构造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魏岗地区需要进行多块三维地震资料的连片拼接处理。对于连片处理来说,不同区块资料受不同采集因素的影响,存在较为严重的一致性问题,对最终的偏移成像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在魏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通过一系列一致性处理技术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各区块资料间存在的一致性问题,为偏移成像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体。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陆地声纳数据成像的分辨率,在陆地声纳数据成像之前一般要进行偏移处理.该文介绍了基于波动方程的偏移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动校正是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其精确性直接影响到水平叠加能否对干扰波进行有效压制,同时它也是一种用于速度分析的手段.常规动校正处理是利用 DIX 双曲线公式拉平同相轴,但双曲线走时的假设只适用于偏移距等于和小于反射界面深度的条件.为解决长排列采集数据的叠前处理问题,我们引入不用速度参数而结合了随偏移距变化的走时曲线同相轴斜率及其曲率来进行与速度无关的NMO 方法,经过对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的处理,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陆地声纳数据成像的分辨率,在陆地声纳数据成像之前一般要进行偏移处理。基于波动方程的偏移处理方法作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四2区大部分三维地震野外资料品质较差,浅中深层资料讯噪比极低,面波、脉冲等干扰严重,在记录上几乎看不到有效反射信息,猝发脉冲噪声现象严重,三维地震资料束线多、变观现象严重。另外,地震资料多次波不发育,给处理带来了较大困难。本次采用FOCUS及GRISYS两套地震资料处理系统,进行叠前去噪、DMO叠加去噪、叠前F-X域预滤波、反褶积试验、三维RNA技术提高剖面信噪比以及PR分裂一步法偏移等处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能量补偿技术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彩霞 《今日科苑》2009,(13):131-131,130
地震数据的振幅信息是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一个重要参数,对提高地震勘探精度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已开始大规模实行,地震信号能量的均一化和保幅处理对成像精度的影响极大。为了解决能量不均衡问题,球面扩散补偿、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剩余振幅补偿三种能量补偿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毛庆玲 《内江科技》2009,30(9):92-92,34
孤东油田构造上是一个外部形态为潜山披覆构造、内部含有复杂断裂系统的整装构造油田。随着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复杂断块的剩余油挖潜成为油田增产的重要途径。通过应用迭前偏移处理技术、建立多方向油藏剖面、地层倾角测井应用等多种方法研究孤东油田复杂断块微构造,进而指导开发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这些研究断块微构造的成功做法.对于同类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的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技术是实现机器人移动过程中自主定位和控制的关键技术,在机器人同时定位目标的过程中,常出现路径偏移,需要进行路径偏移纠正,实现精确控制。提出一种基于多叉树混合遗传进化的机器人同时定位路径偏移纠正控制方法,首先进行多叉树混合遗传进化机器人同时定位控制建模,在对多信息融合下进行机器人同时定位,得到基于多叉树混合遗传进化的机器人同时定位路径修正测试函数。仿真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机器人同时定位路径偏移纠正,对机器人的控制精度较高,以较快的收敛速度找到了最优路径,其全局优化能力和搜索速度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测井资料数字处理和综合解释中,补偿密度测井曲线是评价地层孔隙度和岩性的重要测井资料。如何提高分辨率是补偿密度测井曲线高分辨率处理的关键本文在总结了目前密度测井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密度测井高分辨率处理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邓金华 《内江科技》2014,(1):68-69,71
<正>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已成为实现复杂隐蔽构造精确成像的重要手段,速度分析及速度模型建立是叠前时间偏移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的原理及优点,总结了常用的几种速度分析方法及不同方法的优点和适用范围,提出要加强地质认识,综合运用多种速度分析方法来提高速度分析精度。分析研究了速度内插及平滑参数的作用及影响,对做好叠前偏移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深入实际,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农村牧区电压偏移。对用电设备性能所造成的影响,偏移的原因,预防措施等方面做了系统剖析,呼吁供电部门高度重视,提高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20.
波动方程辛几何算法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流程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述具有二阶精度的三维波场延拓保辛算子,结合复杂介质地震成像的实施流程,着重阐明:(1 )地震资料的相关预处理;(2 )2 5维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估计;(3)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实现。还给出对SW地区 1 2 6km2 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的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流程实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