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改下的课程资源已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为主要课程资源的局面,文章从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切入点入手,阐述了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开发的几条途径:最大化开发教材类资源;珍视学生资源,充分挖掘和巧用学生生活和经验;关注课程中动态生成的资源。从多方面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2.
新教材在实验区使用已经三年了,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新教材的使用情况,现就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提出如下建议,供实验教师们参考。一、用好教材资源教材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和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改革中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前提还是钻研教材,理解编者意图,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地应用教材。实验教材的编写,注意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反映数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体现创新、实用和开放的特点,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上与现行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1.把握教材的教…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材本身是实现课程目标、培养与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资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仅利用教材来实现课程目标,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还远远不够,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来辅助和支持,基于此,本文简要探讨了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重点类型以及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余纯 《现代语文》2007,(5):79-80
浙江的新课程实施已经半年多了,语文界对改革的结果褒贬不一。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应该是提高学生各种素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而教师无论怎样开发课程资源,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使学生获得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5.
国际班电子电路学实验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基础实验、EDA仿真实验、创新及开放性实验、实验教材以及实验资源平台建设等五个方面。旨在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电工电子学的基本知识的理解,通过循序渐进的实验层次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加强了学生独立分析、综合设计以及创新应用的能力。实验教材注重加强实践、培养兴趣和积极创新的理念,还增加了新器件和EDA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介绍。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方霞 《考试周刊》2013,(72):13-14
教材文本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重要载体。从课程文本资源中挖掘有价值的学习信息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宽写作的视野和思维,还能够使学生在临摹运用的过程中丰富写作思维。探讨文本教材资源的运用,能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思维和语言感知,便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技能,满足课程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部《关于启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指出:"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充分利用校内外多样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进行了六年的研究,按遵循课标要求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标准,从"变化教材、活化教材、优化教材"三方面入手,研究出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的"三大策略"与"九种方法",获得了促进教师素质提升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课程与教学论实验的构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回应教师专业发展的急切呼唤,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期待,彰显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价值,课程与教学论实验这一课程应运而生。它是将课程与教学理论知识加以应用的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技能。开设这一课程,需要制定课程方案、创设课程平台、开发课程资源、编写实验讲义、进行教学实施和落实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9.
今年秋季学期,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以下简称“本册实验教材”),将在我省13.8万学生中首次使用。笔者认真研读了本册实验教材,认为此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改理念为指导,以继承与发展为原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了课程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重点,必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联系幼儿英语教师英语口语教学的实际,探讨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及优化英语课程资源,从而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素质。针对英语口语课程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相结合的特点,从项目教学法探讨教材、教师、学生、网络等校内外英语口语课程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相似文献   

12.
王进 《山东教育》2006,(4):46-47
2004年新学期,我们开始使用机关报课标教材,生物学科使用的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这套教材无论是内容还是在编排体系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是教材中明显增加了实验的数量,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实验从过去的验证性实验上升到探究性实验,  相似文献   

13.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是指一切对品德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改的热点问题,也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直接导致教育方法的变革,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将有全面的发展。对于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一、活用教材资源。充分合理使用教材,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现有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新课程中,怎样才能开发好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教师如何在“使用教材”方面多下功夫?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用教材教”的3个依据1.要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体现了小学数学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小学数学教学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主要依据,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该在深钻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材和认真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找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与学生三者之间的联系,才能够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在钻研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戴文红 《江西教育》2006,(20):24-25
课程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是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课程资源的开发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直接导致教育方法的变革,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将有全新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把教科书当成了唯一的课程资源,课堂上死讲教材、死读教材,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局限于课堂,使学生的认识停留于书本。致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活动的效益低下,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因此,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探究缘由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物理教学的传统做法.课程改革倡导: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的课程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将来发展为本.为达到这一目标要求,必须学会开发整合教材资源,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物理学是实验科学,人教版教材中编排了  相似文献   

17.
徐群翊 《生物学教学》2005,30(12):49-50
新的中小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追求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在生物学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推进上述理念的贯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重要途径。本校目前未参加新版教材的试点,使用的仍是原《生物》教材,那么,立足于课堂教学和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来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否可行呢?对此,笔者进行了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课程是极具开放而有活力的,这是由新课程改革语文课程建设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是与新程改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相吻合的。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科学利用教材资源,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和发展,是值得我们好好地思考与研究。一、充分依赖教材资源我们所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也符合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是极具较高语文素养的人才,现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的实施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理想的课程(标准)、现实的课程(教材)、资源的课程(设备)、实施的课程(教师)和接受的课程(学生)。前三种属于显性课程,后两者是隐性课程。本文仅从数学课堂教学的角度讨论隐性课程的开发。一、教师课程的开发教师的课程是连接理想的课程与学生接受的课程之间的桥梁。每个数学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有自身的独特性与差异性,独特的教学风格,个性化的教学语言,良好的数学教学思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构建生成型教学过程,把数学实验引入课堂,让媒体成为学生认知的工具等都构成了教师课程的重要内容。1.培养…  相似文献   

20.
积极开发和合理使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及所有其他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所以,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研究教材的内涵与变化,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对教材精心加工,进行教材"二度开发"的探索,真正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