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辉  李协京  秦琳  方勇 《辽宁教育》2013,(8X):92-94
<正>一次次灾害经历反复强化着日本国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常态化的防灾训练使人们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准确、有序的紧急避难和自救措施——日本:坚持防灾教育和训练常态化田辉日本是世界上第五大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多发国。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是日本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一次。据日本2011年年度防灾白皮书统计,在总遇难人数超过18580人的地震海啸灾害中10至19岁学龄人口的遇难人数(女生171人,男生165人)是全部遇难人口年龄段中最少的,其中位于重灾区的岩手县大船渡市立绫里小学地震海啸发生时在校的所有学生,在校长的指挥下由老师带领撤离到高处避难。这得益于日本中小学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和常态化的防灾教育。为了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有效保护学生的生命和人身安全,减少教育设施财产损失,联合救助受灾人群,确保尽快恢复教育活动,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了"防灾实施计划",该计划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地方教育委员会制定灾害紧急对策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2.
中学实验室工作十分繁重,工作的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实验教师应当具有全心全意地,甘为他人服务的精神,服务精神是实验室工作的灵魂;任何没有创新的工作,只能是死板的机械运动,是没有生命的,创新意识是实验室工作的生命。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取决于实验教师个人的服务精神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20很12容年到来之前,提及“2012”这个敏感的字眼,人们易联想到古代玛雅人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巨大的灾难毁灭了地球,毁灭了人类。即便已经进入2013年的今天,不少类似的担心也没有就此停止过。透过“2012”,不难看到地球上灾害的长期存在性和人类社会对于灾害的焦虑、恐惧。因此,以达到防灾减灾为目的,培养公民具有灾害意识、防灾素养为核心的灾害教育已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作为一门文理兼有、包含灾害的课程,对于推进中学灾害教育教学有着充分的学科优势。本文侧重探讨中学地理灾害教学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一体的“三生教育”的紧密联系,揭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灾害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灾害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初中科学与高中地理两门学科承担着提升中学生防灾素养的重任。文章通过分析中学灾害教育现状,从国家、区域、学校3个层面提出提升中学生防灾素养的学科性策略,并以宁波市的洪涝灾害预防为例,详细探讨了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的实施过程,旨在推进灾害教育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世界各地灾害频发,我国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海地地震、智利地震、我国西南几省的大旱、各地沙尘暴龙卷风肆虐、2011年2月的新西兰地震以及3月的云南地震、日本地震,使我们惊恐地发现灾害一直笼罩在我们身边。因此,防灾减灾教育己刻不容缓。“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可见在教学中实施防灾减灾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由于成就本位取向对学校教育的侵蚀、教育工作者缺乏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素养、"唯智主义"倾向等原因,使得中学生命教育出现了目的不明确、实施途径单一、保障不健全及环境的相对缺乏等问题。要解决中学教育中生命教育弱化的问题,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生命教育素养、学校为学生营造生命教育的校园环境、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并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7.
9月13日,湖北省丹江口市实验中学举办了“崇尚科学,关爱生命”大型画展,以此对学生进行感悟生命、珍爱生命教育。这次画展共有120块,规模大,内容丰富,共分六大部分:关爱生命;科学健身;把握命运;尊重他人;维护公共利益;让关爱洒满人间。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实验室作为一种新型课程资源,以学生的真实实验为基础,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中学理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对当前的教育变革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基于数字化实验室的中学理科教学在常规教学创新、传统实验改进、科学探究深入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同时,数字化实验室应用于中学理科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教育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掌握防灾避险知识与相应生存技能,是教育本源的回归,也是中小学教育中亟待探索研究并予科学实施的重要内容。生命教育是指学校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孕育发展以及各种安全知识技能的教育,让他们懂得珍惜、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掌握各种安全避险技能,使之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获得人格上的全面健康发展。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关乎千家万户,关乎社会和谐稳定。本期就此探讨生命教育的相关问题,期待教育工作者的积极行动与参与。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在我国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生命教育的实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推动大学生生命教育有效实施,要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干预推行;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生命教育内容;要遵循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创新生命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四种省汶川县发生的破坏性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筑物倒塌,党和政府在全力组织抢救幸存者生命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的预防.学校实验室化学药品仓库要从提高土建抗震标准、进行科学规划选址、优化建筑设计方案等方面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高校灾害防御意识教育是一个关乎生命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高校开设灾害防御意识教育课程的现状,旨在探讨通过开设灾害防御意识教育的相关课程,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各种灾害事件及其严重后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救观念,使他们掌握相关的应急自救知识与技能。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我国迫切需要广泛开展灾害教育以促进防灾减灾工作更好地开展。高校灾害通识教育是实现向社会公众传播和普及防灾知识、持久有效地提升社会公众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灾害教育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灾减灾教育在地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地理教学担负起防灾减灾教育的重任,是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重要体现.本文着重论述了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灾害教育的必要性和内容,并进一步探究了实施灾害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我国迫切需要通过灾害教育进行防灾减灾。高校灾害通识教育是实现传播和普及社会公众灾害知识、持久有效地提升社会公众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的重要环节。作为我校灾害通识教育课程的“自然灾害概论”,从理论课程定位、理论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建设和探索,以期为开展高校灾害通识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命存在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前提条件,离开生命一切将无从谈起。青少年如何善用“生命”,怎样更好地“生活”和获得身、心、灵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外教育所要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掌握防灾避险知识与相应生存技能,是教育本源的回归,也是中小学教育中的亟待探索研究并予科学实施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姜忠军 《中国教师》2009,(12):41-42
<正>近年来,一些有关青少年因各种心理问题而导致的伤害事故常见诸报端。面对惨痛的事实,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已成为学校教育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威海市实验中学对此高度重视,全方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通河中学的科技教师认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然而学生缺乏在课堂以外进行专门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和场所。这种缺失,抑制了学校充分发挥科学教育对全体学生在科学态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科学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为此,通河中学的科技创新实验室构建就是试图为科学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和分析新时期中学生命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激发中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和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再次敲响生命教育的警钟,生命教育的缺失对关注生命,关爱生命、保护生命、医治灾难伤痛、提高生命质量都极其不利,推进生命教育要从观念更新和概念提升角度,改善教育体制,强化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全面结合的角度建立生命教育的支持环境,要制定科学、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教育培养培训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王超 《湖北教育》2010,(5):56-57
继2008年汶川地震后,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县发生的7.1级地震再次震痛人们的神经。在灾害面前,中小学生如何自救,学校日常的防灾减灾教育如何落到实处?相关专家呼吁。灾害教育应早日进入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