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娜 《英语辅导》2014,(2):176-179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在本质上更是人类形成对周围世界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手段的过程。中西方背景下,英汉语言的隐喻现象与文化密不可分。翻译不仅是语际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转换。因此,在认知隐喻的跨文化翻译过程中,应从认知的角度分析隐喻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确定相应的翻译策略,实现源语文本及文化信息的准确传递。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下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中金属"铁"相关的隐喻认知构建模式,以及金属概念向非金属概念映射过程。研究发现:不同概念域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使得人们会用金属概念描述非金属概念事物。"Iron"和"铁"的概念隐喻以共性为主,其投射的共同领域主要为功能、状态、行为等方面。而"Iron"和"铁"的概念隐喻个性占少数,英语中特有的概念隐喻有"铁表示不纯之物""铁表示方式和任务""铁表示束缚",汉语中特有的概念隐喻有"铁表示牢固的关系""铁表示没有价值的事物"。"Iron"和"铁"的概念隐喻共性归因于英汉民族对"铁"基本性能的感知大致相同,而文化色彩、价值观念和历史背景导致"铁"的隐喻在认知过程中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3.
"前/后"是汉语中常见的两个方位词.本文在分析其本义的基础上,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前/后"表示空间、时间的意义与用法,以及由此进一步拓展的隐喻现象,从而希望为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语法中,现在时通常表示现在时间,但是也用于指称过去时间或将来时间,可是我们不能给人一种圆满的解释.本文从隐喻认知的角度探讨英语中动词现在时的非现在时闻用法.传统语法中的英语中动词现在时的非现在时间用法实际上是从现实距离映射到时间距离,继而映射到心理距离,这是人类隐喻认知模式在语法结构中的运作和体现.而且,用现在时表示过去时间或者将来时间实现了距离的拉近,距离的拉近更给人一种礼貌的意象和交流的生动感.这样解释更能使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纽马克曾指出:"英语语言中的四分之三是使用隐喻语言[1](P85)。"Lakoff和Johnson也强调英语中70%的表达方式是隐喻性的。因此,隐喻性表达的翻译是高校翻译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隐喻翻译教学研究应跳出狭隘的语言转换层面,从认知的高度去进一步完善对隐喻翻译本质的理解。基于此,将概念隐喻理论融入隐喻翻译教学,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解读了翻译中隐喻理解、隐喻转换和隐喻校核三个过程所包含的认知过程,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时空隐喻是理解时间概念这一人们认知的基本范畴的一种主要方式,Lakoff将其分为自我移动隐喻和时间流动隐喻两个子类。本文在此基础之上并结合英、汉两种语料,根据时间空间化的横向和纵向模式,提出了自我移动隐喻的"前/后"模式、以观察者为中心的时间流动隐喻的"前/后"模式、以事件先后顺序为中心的时间序列性隐喻等模式。由此进一步探讨英汉时空隐喻异同,认为英汉语中都存在自我移动隐喻及时间流动隐喻,但汉语时间认知偏向时间的序列性特征而英语侧重时间流动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方位词"上"和"ON"之间有许多相同用法,但其区别也是显然的。它们表空间感念时既可表示在一维的线上,也可表示在二维的面上,不同的是"ON"含有"附着"的必要要素,而"上"表达的事物与参照物并不一定是接触的。表示空间隐喻时间概念时,它们的用法十分相似,既可表示时间段也可表示时间点。表示时间以外的隐喻意义时,"上"负载着源远流长的汉文化,能表达丰富的与社会地位有关或状态的词语。"ON"一般不具备此类用法。"ON"的时间以外隐喻意义往往由"上面"引申为"方面"等。  相似文献   

8.
杨磊 《林区教学》2013,(4):49-51
概念隐喻依赖于人类隐喻思维模式,所以有时不同语言会出现相似甚至是相同的隐喻概念。“огонь/火”是俄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当今“огонь/火”这一词汇已经不单单表示自然界的火,更多的是由其概念而隐喻出的表示情感和其他事物的意义。基于此,从语言文化角度对俄汉语中与“огонь/火”相似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探究其概念隐喻的共性,旨在揭示两个民族语言世界图景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9.
汉语时间表达中的“前后式”与“来去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中,不管是借用方位词"前、后"表示时间("前后式")还是借用动词"来、去(往)"表示时间("来去式"),实际上都有两种不同的隐喻方式,因此在语言表达中呈现出一些复杂的现象。但无论"前后式"还是"来去式",只有一种隐喻方式是基本的,另一种方式只起辅助或补充作用,是一种有标记的方式,人们在理解中能够加以分辨。  相似文献   

10.
肖清玲 《文教资料》2008,(31):36-37
认知隐喻观打破了传统隐喻观将隐喻看作语言附加物的看法,认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给人类提供了一种观察事物的新角度和认知事物的手段.隐喻基于意象-图式转换原则和一个语义场与另一语义场之间的映合原则,实现了意义扩展和意义创造.本文试图从语用-认知的角度来探析隐喻的意义扩展和意义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11.
论汉语“水”的概念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息息相关。同时,自然界的水也被赋予了隐喻性含义。汉语中存在大量关于"水"的概念隐喻。在分析汉语中较为典型的八类水的概念隐喻以及它们的具体表达及映射方式的基础上,通过体验性和突显性阐释这八类概念隐喻存在的认知理据,结论是:体验性是水的概念隐喻产生的前提条件;突显性是水的概念隐喻呈现多样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分析校园公益广告语中的隐喻和转喻的类型和特点,结合校园公益广告的语类特点,指出该类广告中隐喻以本体性隐喻(拟人隐喻和实体或物质隐喻)、转喻以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事物与部分之间的转喻、事件转喻和范畴与其特征之间的转喻)为主,隐喻和转喻的目标域不直接出现在广告语中.  相似文献   

13.
人体词对抽象域(称呼域)的映射,这个层面体现人体词称呼语的隐喻化方式及特征。通过归纳总结、分类、分析、比较英汉语中有关人体词“head(头)、face(脸)、heart(心)、hand(手)、leg(腿)、foot(脚)”的称呼语的隐喻表达法,有助于揭示其隐喻认知过程,以及英汉语中关于“head(头)、face(脸)、heart(心)、hand(手)、leg(腿)、foot(脚)”的人体词的称呼语的隐喻表达意义的各自特色。  相似文献   

14.
研究辞格语义不能不注重对语境的观照,属喻格语义的形成得力于文化语境以及上下文语境的共同作用。首先,属喻格的产生源于国人传统的属相文化,这是属喻格修辞义发展的起点和文化心理基础;其次,属喻格语义发展至最终完成是在上下文语境中“属”的理性意义与其宾语交、互作用,经过三次“语义同化-语义消耗”才得以实现的,它以“属”为形式标记,通过相似联想用与一事物本质不同的另一事物来描述该事物,形象生动,贴切传神,是比喻格下位辞格。  相似文献   

15.
隐喻普遍存在。从本质上来说,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概念体系。概念隐喻就是将具体的、熟悉的始源域概念映射到抽象的、陌生的目标域概念上,以理解抽象的、内在结构欠清晰的事物。概念隐喻主要研究隐喻概念中一般的、常规的模式,即常规隐喻,从而揭示人类的一般认知规律。人类的认知始于身体经验的物质基础,因此,本文根据隐喻概念理论,以英汉身体部位词“脸(face)”、“限(eye)”为例,探讨身体部位词的常规隐喻,旨在对常规隐喻的研究作一补充。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英语专业听力多模态互动教学模式",并介绍了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1)"互动"是灵魂("主体间互动"、"主客间互动"、"官能间互动)";(2)"了解学生的兴趣、困难和情感"是关键;(3)"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目标;(4)"丰富的多模态资源"是技术;(5)"愉快的听"是特色。希望此教学模式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名动词在汉语语法中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词类。《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名动兼类词的调查表明:所谓的名动词这一概念是既不具科学性也不具实践性,甚至还容易导致词类系统的混乱。在使用大型语料库对所谓的名动词进行了专项研究后,发现大多数所谓的名动词实际上是一种语法隐喻,是词类的去范畴化和再范畴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应将其标注为名动兼类词。  相似文献   

18.
说网络语言“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晒”词是汉语的常用词,自从网络出现中国最大的晒客网站后一时间“晒”词一路走红,越演越烈,文章主要从“晒”族词的源头及构词方式谈一点粗浅认识,以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汉语有许多由"吃"组成的词和短语。如"吃力"、"吃惊"等,早已成为日常用语,但在使用这些说法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隐喻性表达。对具有隐喻意义的"吃+X"短语进行归纳,并对吃的不同义项进行概念隐喻分析,拟刻画出"吃"的隐喻意义关系图,探索汉语"吃"的隐喻。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当今学科活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之一,生态学人才需求强劲,但在人才培养中存在若干问题:(1)现有人才培养体系滞后于快速发展的学科;(2)单一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3)庞大的学科体系与有限教学资源间存在矛盾。在本科教学阶段采用"3+1"、"2+2"等两段式培养模式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可以较好满足社会对于生态学既重应用又重学术的人才要求。在实施两段式教学过程中,建议:(1)拓宽口径,加强课程体系建设;(2)建设多样化教学平台,在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教学目标;(3)突出院校和专业特色,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