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是通过组织高师院校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在一定时期内顶替现职农村学校教师的岗位,被置换出的农村教师参加由高师院校组织的短期脱产培训。这是一种双赢的教学和培训模式,它有效提高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切实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不高这一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文章从当前教育实习和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讨论"实习支教,置换培训"的实践价值并对其有效实施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北师范大学自2005年开展的师范生实习支教工程实现了高师院校、师范生、农村基础教育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方共赢。实习支教强化了师范生培养的实践环节,直接服务了农村基础教育,催生了教师教育新模式,是高师院校"有为有位"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根据《教师教育课程》中倡导的“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深入农村小学,开展师范生顶岗支教,服务农村,引导师范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教、学、做、研”融为一体,有效地提高了师范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不高,不仅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师范院校的学生严重缺乏实习实践机会,教学技能不强,不了解农村基础教育,不愿意到农村服务。正是基于这种现实,西南大学对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提出以"稳定的实习支教师范学生"充实到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同时,以"较长的教学实习环节"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以"农村基础教育与社会发展状况"为现实资源,让师范生了解、热爱并积极投身农村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5.
自2007年我国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以来,首届免费师范生即将走向基础教育岗位,他们应如何在基础教育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此次社会实践,我们针对新课程下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做了调查,总结分析了延安地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为免费师范生在基础教育岗位上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实习支教指高师院校师范生在完成相应课程后到农村中小学进行"全职"教师岗位实习。师范生实习支教是我国改革实习制度和应对农村教师短缺的一个创新举措,在全国多地广泛实施后,受到社会、高师院校和师范生的一致好评,对缓解师范生实习压力和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还需将实习支教作为一种反思性实践,倾听实习支教师范生的声音,关注实习支教教师的前身份,关注实习支教师范生与受援学校情境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邹尚田  陈立  周娟 《教师》2011,(2):36-38
自2007年我国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以来,首届免费师范生即将走向基础教育岗位,他们应如何在基础教育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此次社会实践,我们针对新课程下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做了调查,总结分析了延安地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为免费师范生在基础教育岗位上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免费师范生政策是在我国教育发展进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阶段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免费师范生在入校之前需与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签订《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其中一项为必须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随着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只有将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在校所受教育与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结合起来,才能使他们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学校体育。本文将从农村学校体育视角对高校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大学教育如何使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综合素质更好适应农村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9.
2012年已有部分毕业的免费师范生开始了在职硕士教育,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与其他类型教育硕士培养有很大差别.为顺利推进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培养,就需要加强免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是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的重要部分.在分析教育实践能力的内涵及构成基础上,阐明了当前培养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教育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并重点探讨了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试析高师院校教育实践有效开展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教育实践作为教师教育中重要的教学环节,被认为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师范生不断生成自我实践性知识,以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剖析了高师教育实践有效开展是如何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习得与养成,分析了师范生在教育情境中的体验与感悟、经验的价值与作用、师范生自我知识的建构、在教育实践中依托于经验的反思和泛实践战略的整合等方面,并对高师院校教育实践有效开展的理论依据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1.
明人在前人诗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诗歌法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一方面,继续发扬唐宋人诗格诗话辨析句法、条陈规矩的做法,编纂创作了大量诗法理论著作。另一方面从创作实践出发,对师法的来源问题以及才法理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仁与道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与基本范畴。前者指向个体内心主观的伦理、道德践履与精神修养,后者则指向外在客观的形上天道。二者之间乃是一种双向实现与互动的关系。一方面,通过现实生活中个体的人伦践履与精神修养,可达成对形上天道本体的证悟与体认;另一方面,个体对天道本体的这种体认,将会促进自身道德的完成充实和精神境界的跃进提升。  相似文献   

13.
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也愈加迫切,这一方面给我国的会计人员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4.
恩斯特·布洛赫在《希望的原理》一书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展开了全新解读。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并非简单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而是一种以劳动、异化和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具体的人本主义思想。布洛赫的解读一方面恢复了"人"的主体地位,克服了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机械经济决定论倾向,另一方面由于过度关注伦理价值,这种解读也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立足现实追求人类解放的基本精神,其思想局限也是较为明显的。  相似文献   

15.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它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应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厨房化学用品进行实验,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随时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科学实验空间,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标准理念。  相似文献   

16.
人生观问题是干部素质的重要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当代干部素质提高的首要问题。不断地强化这方面的教育,增强干部践履意识,培养其自觉的行为,越来越关乎到当前我国社会的稳定,关乎到我们事业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人生修养要从六个方面努力:将个人成长融入祖国和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奉献与创造相统一的人生价值取向;树立客观公正的是非观念;找到“愿意”与“应该”的契合点;呵护亲情,珍重友情,善待爱情;在竞争与合作中与同学携手并进。  相似文献   

18.
阿庇安是罗马帝国早期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结合历史形成了自己的命运观。他的命运观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强调命运对人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认为人可以在命运面前发挥能动性。另外,他的命运观里面包含了一种弃恶扬善的思想,还论及了有关国家、民族的命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衔接已成为理论与实践中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森林公安院校中林学类课程与《森林案件现场勘查》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几门相关课程衔接的必要性,明确了林学类课程对《森林案件现场勘查》课程的支撑作用,并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设计、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做好课程衔接的具体措施,为建设精品课程、特色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太上感应篇》在中心内容上一方面承袭道教自身倡导的积善成仙的修行法则,强调赏善罚恶的道教度人要旨,另一方面又带有明显的儒家学说色彩,尤其是在伦理规范上面,强调儒家传统的道德修养,诸如忠孝仁义等;同时,此书又打上了深刻的佛教烙印,是对佛教因果报应观的继承和发展。《太上感应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时期三教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