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知识社会中的学术职业”调查数据,对高校教师科研产出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层次越高,其教师投入到科研中的时间越长,科研合作对象范围越广,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和国际期刊论文的数量越多;不同层次高校教师的科研产出在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学科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高校教师个体内在的科研兴趣对科研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在的科研导向不仅没有促进高校教师的科研产出,反而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国际期刊论文发表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以及对非“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的科研兴趣产生“挤出效应”,进而对其科研产出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搜集“双一流”建设高校W学科教师简历和论文发表数据,分析了“预聘—长聘制”实施现状及其对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发现科研产出数据和职称晋升曲线印证了学校设置的预聘期限的合理性。教师被纳入长聘系列管理后,其科研产出呈现出波动增长的态势。长聘系列教师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高于预聘系列教师和普通系列教师,预聘系列教师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显著高于普通系列教师。教师聘任级别对科研产出影响显著,长聘高级教师的科研产出数量和质量均为最多。性别、博士后经历、基金支持以及留学经历等都对科研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议高校采取不同聘任办法逐渐向“预聘—长聘制”过渡;探索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科研产出评价机制;注重对博士后的培养与支持,切实保障女性青年教师的权益。  相似文献   

3.
为调节“双一流”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激发教师队伍创新活力,使用微观调查数据,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和双因素理论,构建了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科研产出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发现:“双一流”高校教师普遍面临较高的工作压力,对其论文产出与其他科研产出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和对工作外在条件的满意度在教师工作压力与其论文产出或其他科研产出的关系中均起中介作用,相比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对工作外在条件的满意度所产生的中介效应更大;职称的内部流动性能够有效缓冲工作压力对教师工作外在满意度的负向影响,进而降低对其科研产出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论文产出数量与质量的消极影响。基于研究发现,对于提升“双一流”高校科研产出的数量与质量、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创新提出三点对策建议:一是建立支持型的教学与科研环境,采取有效举措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二是满足教师对工作的内在与外在需求,提高教师对工作本身及其外在条件的满意度;三是提高高校教师职称的内部流动性,结合教师评价改革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偏好存在着院校类别的差异,院校层次越高,教师更偏重于研究;男性教师更偏向于研究,女性教师则偏向于教学;45岁以下的教师更偏好研究;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偏好下降,而科研偏好则呈上升趋势;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低级职称的教师更偏向于研究;理工学科教师比人文社科类教师更偏好研究。同时,教学科研偏好的不同对高校教师的工作投入和学术产出方面有较大影响,即偏好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上投入更多,偏好科研的教师投入科研更多,学术产出也更多。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的公派出国留学是贯彻教育对外开放理念的重要表现。教师个体存在高度异质性导致归国高校教师学术能力呈现较大程度差异。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公派出国留学以及个体异质性对其学术能力的影响发现:拥有出国留学经历的高校教师学术能力提升显著;性别、学位、职称和学科等因素对出国留学教师的学术产出有显著影响作用。由各级政府统筹制定高校教师公派留学计划,将评估机制与出国申请研究计划有效结合,并结合教师个体特征制定差异化考核条例,将有效提高我国高校留学教师的学术能力。  相似文献   

6.
质量与创新导向下的高校科研强调产出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基于“中国大学教师调查”数据,通过一个五维分析框架描述高校教师对学术代表作制支持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这些因素与高质量科研产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研究结果显示,相对而言更支持学术代表作制的通常是那些年龄位于30-45岁的中青年、拥有博士学位、职称较高、有海外学习或研究经历、偏好科研、不愿因功利性目的而进行学术“灌水”、重视自身科研能力提升、能更好地平衡教学与科研工作、科研压力较小和工作满意度较高的教师。高校需从生涯阶段、学术情怀、学术能力和工作状态等方面综合采取措施,激发教师科研创新动机,产出更多高质量原创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7.
陈沛 《复旦教育论坛》2022,20(1):86-92;104
跨学科教育经历在科研人才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重点财经院校教师个人简历及其15年内的期刊论文发表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跨学科教育经历与教师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研究发现,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的科研产出数量、科研产出质量以及科研生产偏好均具有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在非本学科期刊上发表论文具有促进作用;与“硕博跨学科”经历相比,“本硕跨学科”经历更有助于教师探索新学科领域,增强跨学科研究与发表能力;CSSCI与SSCI期刊数据均证实了跨学科教育经历在教师跨学科论文发表中的影响效应。在深化科研评价改革背景下,研究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科研人才评价以及一流学科建设具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对学报与高校教师科研素养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本校科研论文产出状况以及学报内稿质量分析了教师科研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由此,基于学报的功能,从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引导教师的科研方向,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教师的学术品德和科研态度四个方面提出了学报培育高校教师科研素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博士生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也是高校科研产出的重要贡献者。然而,博士生从“学术学徒”到“独立研究者”的蜕变过程,必定要借助来自外界的经验丰富的同行们的学术指导、交流、共享和帮助。那么,以知识共享为核心的学术互动对博士生培养质量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运用标准负二项回归对“中国博士生毕业调查数据”的全国61所高校8207份博士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导师的学术互动频次和质量”和“与其他教师的学术互动频次与质量”均对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具有正向影响;“与博士生同学的学术互动频次和质量”对国际期刊论文产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学术职业聘任中,并不是所有好学校的毕业生都能留在好学校工作,有的教师流动到了比求学院校稍差的院校工作,呈现出“高毕低就”现象。利用全国28所公立高校2744位专任教师的调查数据,使用倾向性得分匹配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学术职业中的“高毕低就”对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校教师从毕业到就业的过程中,院校层次、学科等级的“高毕低就”率分别为51.3%和63.9%。这种“高毕低就”进一步影响到了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发展。相比之下,“高毕低就”教师的科研生产显著更少,但职称晋升速度无明显差异。教师就职院校的层次对学术职业发展的直接影响较弱。只有教师进入“985工程”院校和A++级学科时,就职院校才能促进其科研生产,增加职业收入,加速职称晋升。  相似文献   

11.
潘虹  唐莉 《复旦教育论坛》2023,21(4):105-113
随着科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人才的国际流动日益频繁。那么海外经历能否提升科研论文产出?本文聚焦我国高层次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1998-2017年入选的178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研究对象,构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履历数据库与科研数据库,从学习、工作两个维度实证研究了海外经历对高层次人才科研论文产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海外经历正向影响国际科研合作与国际科研生产力。具言之,不同类别的海外经历对科研论文产出的正向影响具有差异性,海外学习经历的正向效应远远大于海外工作经历的正向效应,海归学者在科研论文产出上的优势因学科领域与高校平台的不同而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导师资助制是2004年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至今已经推行近十年。导师资助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但是引发的问题和矛盾至今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师生关系的“利益化”;研究生的权益受到一定损害;项目管理的效益受到一定影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矛盾重重;学术生态可能受到破坏等等。因此,必须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如科研经费分配制度改革;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方法改革;建立导师评价制度;改革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制度,保障导师的权利;实行柔性导师资助制;各学科的导师资助额度要进行科学测算等。  相似文献   

13.
Under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current policy on funding 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ions which can best identify and encourage the higher performers amongst their academic staff will fare better than others. However, in order to secure a strong position in competing for these government funds universities will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the research activity of their academic staff and how staff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are likely to respond to the increased use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views of staff from one Australian university on such issues. One of the main findings is that potential research output is influenced by a range of factors including the differences in research styles, methods and strategies and the degree of dependence on funds. Such findings favour the differential use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depending on the nature of the research undertaken rather than the use of measures which are intended to standardise research output within or across disciplines.  相似文献   

14.
基于36所美国世界一流大学18年间的校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科研产出数量、影响力和综合表现分数分别呈“先降后升”“先平后降”与“持续下降”趋势,校均总工资绝对规模逐年增长,占校均总支出50%左右,师均工资呈增长趋势,校均工资结构多元且稳定。工资规模、结构与科研产出关系的OLS、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在工资规模上,增加大学总工资支出、提高全职教师师均工资均可显著提升大学科研产出数量、影响力和综合表现,但总工资规模对科研产出数量的正向影响更明显,而师均工资则对科研产出影响力的正向影响更突出;在工资结构上,增加工资结构中的研究工资、支持类与服务类工资规模亦可显著提升科研产出数量、影响力和综合表现,其中,研究工资对科研产出数量和综合表现的正向影响更为突出,而支持类和服务类工资对科研产出影响力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教学工资的增加能够提升科研产出数量与影响力,但全职教师工资规模的增加却仅有助于提升科研产出数量,对科研产出影响力和综合表现有明显抑制作用。基于研究发现,我国政府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需要继续优化大学经费支出结构,大幅提高教师的总工资和研究工资规模;变革工资制度,提升教师工资水平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博士招生规模的扩大,博士生教育质量问题受到各方关注。导师作为博士生培养中最直接且关键的因素,对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影响,但鲜有严谨的实证研究阐明其影响机制。基于2016年首都高校学生发展状况调查的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控制学生选择导师的内生性后,估计了导师对博士生科研发表的影响。研究发现,导师的学术指导显著正向影响博士生科研产出,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作用于博士生科研参与实现,而导师的社会资本对博士生的科研产出存在负向影响。导师学术指导的正向影响更多体现在理工类博士生群体中,导师社会资本的影响更多体现在人文社科类博士生群体中。  相似文献   

16.
已有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探讨经费收入与学术产出的关系,但经费无法直接转化为学术研究成果,对于这一过程的“黑箱”还未有明确认识。本研究尝试分析经费支出对大学发展的影响机制并优化经费配置路径。基于2007—2018年间58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校际面板数据,研究采用逐步法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经费支出对学术产出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从直接效应来看,经费支出规模对学术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中介效应而言,经费支出通过专任教师、硕博士生、固定资产和课题等路径实现学术产出水平的提升,其中正高级教师、硕博士生和课题项目发挥着更大的中介效应。基于此,政府可继续增加对研究型大学的经费投入,并鼓励其多渠道筹措经费;政府还要减少经费使用限制,鼓励大学优化经费配置路径和方式,将更多经费用于教师、硕博士生等人员支出,并设置更多课题项目,从而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高经费配置效率,为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水平提供实证数据、理论依据和政策参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激励高校教师提高知识生产动能,促进人才良性流动,我国在高等学校实行了教师聘任制改 革。本文以Z大学为观察点,沿着该校聘任制“高压力带来高产出”的政策逻辑,采用自然实验法,对制度的 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Z大学聘任制改革并未如预期显著促进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质”,也未显 著提升其科研产出的“量”。为进一步优化聘任制,高校应专注于制度的人才筛选逻辑初衷,尊重自身于长 期实践摸索出的教师科研产出速率,为青年教师提供压力合理的教学科研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核心期刊中以"学术创业"为主题的333篇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出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期刊、主要作者及所属机构、热点主题等。研究发现:该领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发文期刊群,但作者及机构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创业教育、创业型大学和学术创业三个方面,但研究视角主要是宏观和中观的分析,在方法上以定性研究为主。基于分析结果,对未来的研究提出相应建议:在研究内容上,应积极回应时代要求,关注数字经济形态下学术创业的发展;在研究维度上,要从宏观转向微观,深入揭示和比较总结不同区域、大学组织及学科特征背景下个体学术创业路径、成效及有效的组织形式;在研究方法上,要从定性走向定量,尤其是重视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深入分析涉及学术创业发展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