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终身学习的社会里,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职业"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为了实现教育之所以为教育的目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实施人格本位课程.在设置高职人格本位课程时,应该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重,强化实训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应该突出综合化和基础性,突出校园文化隐性课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高职“人格本位”教育的“职业人文”路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中国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与价值观的变迁,中国高职教育经历了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由"能力本位"到"人格本位"的理性转变."人格本位"理念使高职教育摒弃工具性,回归人性,是职业教育现代性本质内涵的体现.高职院校的"人格本位"教育应体现高职特点,即:高职人才应兼备职业技能、道德品性和社会责任."职业人文"路径因其融合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并以职业性和人文性为根本,可以成为实现高职"人格本位"教育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国内外典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分别对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模式作了比较,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高职教育发展实际,指出了人格本位模式才是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职业教育观念的迅速更新,高职教育从原来的传统高等教育中以"知识本位"的办学理念摆脱出来,发展到现今主要以"素质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注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为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根据目前高职教育的"素质本位"思想,我们认为高职毕业生应具有人格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三大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改革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问题争论很多。焦点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什么,以什么样的培养模式去实现。要有效地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就必须辩证思维,找准切入点;寻求有效途径,选择最佳培养模式,真正办成人民满意、社会需要的高职教育。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1、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三种观点。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三种观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铸造人格。其实这是国内学者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总结出来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和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人格本位教育是目前世界各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通过阐述高职课程建设的人格本位及基于终身学习的思想,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格本位课程所关注的四种品质以及它的发展历程.同时,提出了人格本位思想对我国高职课程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教育过程的实践性,决定了高职生培养模式的多样性。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高职生培养模式,始终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现行高职生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应以本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校企行合作为载体,以行业企业岗位(群)能力为本位,构建"校企行共育"的高职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严重地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人格教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度缺失.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应努力促进科学与人文的高度融合,实现人格教育的积极回归,使人格教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9.
西方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经过初创、发展,表现出三大发展趋势:完成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之后,努力拓展职业"能力"的时代内涵;强调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高职院校与企业界形成质量契约关系.它们共同的基点是:如何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满足企业界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同时表明: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界不仅仅是合作,而是有机的融合,这也是西方高等职业教育高度发达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所要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从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的转变是大势所趋,从对人格本位的正确理解与人格本位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出发,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人格本位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现实困境,这种困境与高职生的叛逆人格相关.解决困境就要探析高职生人格成因,可从时代背景、个体发展阶段和高职生特殊性三个方面考察.教师应做出从"传道者"到"守望者"、"促进者"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2.
周熹 《时代教育》2010,(7):104-105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定位与发展逐步清晰,但社会各界对其认可度依然不高,要想改变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弱势地位,成为无法替代的教育类型,观念维新是关键.笔者从"建立高职院校'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的观念"和"引导社会各界改变观念,平等看待高职院校"内外两方面谈高职教育观念之维新,并提出推动观念维新的力量来自于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产物,职业性是其最根本的属性。高职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高职教学要树立能力本位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开放教学观念等,由此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高职院校开展“三生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用知识和职业技能锻造人才,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还应当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惑和难题."三生教育"提出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培养健康人格的教育.文章从"三生教育"的理论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如何开展"三生教育",激发学生的主题认知和行为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实现生命、生存、生活的和谐与完美.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力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高等职业教育不只是专科教育,应用本科、专业学位教育都是职业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已悄然向高等职业教育战略转型。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集思能、操能、情能于一身的高技能型人才。在高职教育中,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产教结合比工学结合更重要。只有消除官本位,回归师本位,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德高职教育与企业关系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德国企业在"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制度不完善,导致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参与度比较低,借鉴德国企业深度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我们应准确定位企业与高职教育关系,推进高职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改革;建立健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激励机制,使高职教育发展由学校本位向企业主导转变;进一步提升企业责任和人才竞争力意识,形成互动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齐素祯 《职教论坛》2014,(11):20-23
对高职教育的"技能本位"及其困境,在文化育人理念下推动高职教育转型升级进行了简单论述,对高等职业院校考试管理队伍的现状和考试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在高职教育从"技能本位"到"文化育人"的转型升级新形势下,结合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考试管理队伍的实际与特点,从学校层面的政策制定与考试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考试管理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经过3年实施,已取得预期成效--高职教育"百花绽放"局面基本形成.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任务是:以示范性建设为抓手,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形成"千花盛开"的蓬勃发展形势."千花盛开"的高职教育发展前景必须从战略层面谋划可持续发展,在策略建设上启动第二轮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启动二期重点建设工程,推动省级示范院校建设,通过整合兼并淘汰一批办学效益差的高职院校,整合资源,以改革示范推动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发展.在技术性层面,更加注重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信息化建设、东西部合作建设.打造千余名优秀院校长和党委书记,提升他们的领导力是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9.
高职生闲暇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闲暇生活的质量和方向,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品德、智能和人格的发展.闲暇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通过引导和组织,构筑实现闲暇教育任务的价值、技能和技巧体系,培养受教育者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和正确的闲暇态度、闲暇行为.论文阐述了高等职业院校设置闲暇教育目标、开发闲暇教育课程、引导高职生树立闲暇意识等方面,对高职生闲暇教育的策略研究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0.
示范校作为高职教育的引领者,应该去功利化的倾向,把高职生培养成多向度可持续发展的人.培养多向度可持续发展的人是高等职业教育目标题中的应有之意、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高职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示范校要从办学理念上重视学生的多向度可持续发展,从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专业职业技能等多个向度培养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