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讲与不讲的讨论 在一次高三检测考试中,遇到了这样一道压轴填空题:已知实数a、b满足a3-3a2 +5a=1,b3-3b2+ 5b=5,则a+b=_______.我校800多名高三学生,解答正确的人数不足20人,其正确率几乎为0,笔者所教的两班中,共2人正确,我私下找了他们2人,了解了一下他们的答题情况,他们表示不会做,是胡乱猜到答案的.  相似文献   

2.
基本不等式a2+b2≥2ab在不等式的证明中起重要作用,但有些不等式直接用它去证明比较困难,而应用该不等式的变形去证明却比较方便. 变形1a2+b2≥2ab a2+b2≥1/2(a+b)2. 例 1 已知 a,b,c∈R+,且a+b+c=5,a2+b2+c2=9,试证明:1≤a、b、c≤7/3. 证明:由已知 a+b=5-c,a2+b2≥9-c2,∵a2+b2≥1/2(a+b)2,∴9-c2≥1/2(5-c)2,∴3c2-10c+7≤0,∴1≤c≤7/3,同理1≤a≤7/3,1≤b≤7/3. 例2 设a,b∈R+,且a+b=1,求证:(a+1/2)2+(b+1/b)2≥25/2.  相似文献   

3.
错在哪里     
王庆 《中学数学教学》2020,(1):F0003-F0003
题目已知实数a,b,c满足a+b+c=1,a 2+b 2+c 2=3,则c的取值范围是.解答∵a+b+c=1,∴a+b=1-c,又∵a 2+b 2+c 2=3,∴a 2+b 2=3-c 2.根据均值不等式a+b 2≤a 2+b 22得1-c 2≤3-c 22,且该均值不等式成立的条件:a、b∈R,等号成立条件:a=0,b≥0或a≥0,b=0或a=b>0.解不等式1-c 2≤3-c 22得:1-c≤0,3-c 2≥0,或1-c>0,3-c 2≥0,()2≤3-c 22,∴1≤c≤3或-1≤c<1,综上可得:-1≤c≤3.  相似文献   

4.
上习题课时 ,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总希望学生沿着教师指定的解题思路进行思考、解答 .学生稍有“越轨”,教师立即点拨 ,纠正“航向”.这样做 ,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受到扼制 .到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探索 ,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因势利导 .让学生沿着自己的解题思路走 ,即使走了弯路 ,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学生能有所发现 ,知道该如何思考问题 .讲了韦达定理 ,笔者安排了一节习题课 ,其中有一道思维要求较高的例题 :已知 :a2 + 8a + 5 =0 ,b2 + 8b+ 5 =0且a≠ b,求 a + b的值 .这次教学 ,一改过去的做法 …  相似文献   

5.
问题(201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B卷第10题)假设a,b,c>0,且abc=1,证明:a+b+c≤a2+b2+c2.这是一道优秀试题,现给出异于参考解答的几个证明.证法1由均值不等式得a2+1≥2a,b2+1≥2b,c2+1≥2c,a+b+c≥33(abc)1/2=3,相加得a2+b2+c2+3≥2(a+b+c)=a+b+c+(a+b+c)≥a+b+c+33(abc)1/2=a+b+c+3.  相似文献   

6.
学习了一次函数后,在解答相关问题时,一部分学生由于对其定义、性质、图象理解不透,对问题考虑不周,再加上受思维定势和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常会出现一些思维误区,导致错误解答.现将常见的错误剖析如下.一、概念理解模糊而致错例1下列函数1(1)y=2πx;(2)y=-1/x;(3)y=3x-1;(4)y=x2-7;(5)y=3-1-4x;(6)y=(6x)1/2+2;(7)3x+4y=5是一次函数的有错解:只有(3).剖析:一次函数y=kx+b(k≠0)的实质是关于自  相似文献   

7.
土耳其第15届数学奥林匹克试题实数a,b,c∈R*,且满足a+b+c=3,求证:(a2+3b2)/(ab2(4-ab))+(b2+3c2)/(bc2(4-ab))+(c2+3a2)/(ca2(4-ca))≥4.我们将此题作为高中数学竞赛培训的考试题,学生给出了多种解答,我们挑选7种既常规又巧妙的方法和读者分享.证法1由4-ab≥4-((a+b)/2)2>4-9/4>0,(a2+3b2)/(ab2(4-ab))=(a2+b2+b2+b2)/(ab2(4-ab))  相似文献   

8.
已知a/1+9bc+k(b-c)2+b/1+9ca+k(c-a)2+c/1+9ab+k(a-b)2 ≥1/2①,对满足a+b+c=1的所有非负实数a,b,c都成立,求实数k的最大值. 这是2014年日本数学奥林匹克高中决赛第5题,在式①中,令a=b=1/2,c=0,可得k≤4.关于该题的解答,可参考文[1],此处笔者拟给出式①的一个推广.  相似文献   

9.
题目(1991年“希望杯”竞赛试题)已知两数a、b,ab≠1,且2a2+1234567890a+3=0 (1)3b2+1234567890b+2=0, (2)则b/a=____. 解:显然b≠0,由(2)得, 2(1/b)2+12345678901/b+3=0,(3)∵ab≠1,∴a≠1/b.由(1)、(3)可得,a、1/b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x2+123467890x+3=0的两个根,因此b/a=a·1/b=3/2.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数学中,有相当一部分题目,若按一般方法和规律解答,繁琐冗长,若能根据题目的全部特征,灵活地运用某些特殊方法解答,则较简捷,现举二例如下。例1.已知a>0,b>0,a+b=1求证: (a+1/a)~2+(b+1/b)~2≥25/2。证明:∵a>0,b>0,a+b=1, 设a=1/2+δ,b=1/2-δ,-1/2≤δ≤1/2, 则(a+1/a)~2+(b+1/b)~2=(1/2+δ+1/(1/2+δ))~2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教学中,出错题是常有的事。如何对待错题,是检验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面对错题,假如我们教师能因势利导,那么错题就是一个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好素材,错题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比如,在高二“立体几何”教学的一堂课上,笔者出了下面一题要求学生解答:长方体的对角线是8,三度之和是14,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不到五分钟,学生中出现了以下两种解法。解法1设长方体的三度为a、b、c,则a2+b2+c2=64①,a+b+c=14②所以,S表面积=(a+b+c)2-(a2+b2+c2)=132解法2由①—8×②,配方得,(a-4)2+(b-4)2+(c-4)2=0所以a=b=c=4,故S表面积=6…  相似文献   

12.
谢华勇 《教学月刊》2005,(12):48-50
在不等式复习中,有这么一道选择题:当a>0,b>0时,下式正确的是()A.ab3+ba3≥a1+b1B.ab3+ba3≥a12+b12C.ab3+ba3≥a+b D.ab3+ba3≥a2+b2很多学生做错了,问及原因,他们都说没有时间推导,只是瞎猜一个.事实上解答此题只要对备选式的结构稍作分析,便不难选择答案B,由此可见学生结构意识的缺乏.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结构意识的培养.如果在平时教学中老师有意地训练学生对数和形结构特征的认识,在问题解决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数或形的结构特征,往往可以突破思维障碍,寻求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起到化难为易之功效.…  相似文献   

13.
利用增量代换来解答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叫做增量代换法。增量代换法是中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解决众多的数学问题中表现出奇妙的作用。一、解方程例1 解方程 (2x~2-3x+7)~(1/2)-(2x~2-3x+2)~(1/2)=1。解;由此方程的特征,可设 (2x~2-3x+7)~(1/2)=1+a, (1)则(2x~2-3x+2)~(1/2)=a(a≥0)。 (2)(1)~2-(2)~2得a=2。∴ (2x~2-3x+2)~(1/2)=2。解得 x_1=2,x_2=-1/2。经检验知,均为原方程的根。二、证不等式例2 设a,b,m∈P~+,且aa/b。证明:由已知不妨设b=a+a(a>0),则  相似文献   

14.
文[1]给出了《数学教学》2011年第2期数学问题与解答中第814题和第815题的解答,其证明过程较为繁琐且具有技巧性,笔者在此给出其较为简单的证明,并对第814题进行加强,给出其上确界.第814题:设a、b、c、d>0,且a+b+c+d=1,求证:a/1+a+b/1+b+c/1+c+d/1+d<1/1+abcd.……(1)  相似文献   

15.
盛宏礼老师在<数学通报>数学问题与解答栏提出如下两个问题: 2007年第3期数学问题1665:设a,b,c是△ABC的三边,求证:2a+c-b/2a+b-c +2b+aa-c/2b+c-a + 2c+b-a/2c+a=b≥3.  相似文献   

16.
△ =b2 - 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c=0(a≠ 0 )的根的判别式。灵活应用它 ,不仅可以解答一些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的问题 ,一些非一元二次方程问题也可获得巧妙解答。一、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的问题例 1 若方程 x2 - (a- 3) x- 3a- b2 =0有两个等根 ,则方程 x2 + ax+ b=0的两根分别是 (   )(A) 0 ,3;(B) 0 ,- 3;(C) 1,4 ;(D) 1。解 :由方程 x2 - (a- 3) x- 3a- b2 =0有两个等根 ,∴△ =(a- 3) 2 - 4(- 3a- b2 ) - 0 ,∴ (a+ 3) 2 + 4 b2 =0。∵ (a+ 3) 2≥ 0 ,4 b2≥ 0 ,∴ a=- 3,b=0。这时 ,要求的方程即为 x2 - 3x=0∴ x1=0 ,x2 …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就是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思维,在解题学习中,怎样使自己更聪明一点,增强创造性思维,提高解题速度呢?本文通过几个例题谈点看法. 一、观察是创造性思维的触角 观察在数学解题中就是对数学关系、图形与推理过程从整体到局部的审察. 例1:a,b是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且满足关系a2=4a+3,b2=4b+3,求a2/b+b2/a的值. 分析:单独由两个方程解出代入式子中求值,既麻烦又容易出错,但是将两个方程联系起来观察就会发现,其实a,b就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个实数根,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相似文献   

18.
等比性质,就是如果a/b=c/d…=m/n,这里 b+d+…+n≠0,那么 (a+c+…+m)/(b+d+…+m)=a/b这个性质很有用,请看: 1.求值例1已知a/b=c/d=e/f=5/7,求(a-c+3e)/(b-d+3f)的值. 解因为a/b=c/d=e/f=5/7所以 a/b=(-c)/(-d)=(3e)/(3f)  相似文献   

19.
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学习,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解题的教学,本文记录了笔者在函数一章复习课时遇到的一道代数证明题,充分展现了学生解题的思维发展全过程,揭示了解题方法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希望以此例做个示范,教学生学习如何解数学题,教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1教学片断笔者在高一教学的一次作业讲评中,有这样的一道题:已知a>0,b>0,a+b=c.求证:(1)若r>1时,a~r+b~rc~r.1.1类比联想,首次迁移笔者投影了学生A的第(1)问的证明过程:∵c~2=(a+b)~2=a~2+b~2+2ab,∴c~r=(a+b)~r=a~r+b~r+X(X为中间项),  相似文献   

20.
贵刊1990年第五期《方程组的解法及其应用》一文中的例5及其解法是: 若a、b为实数,且a~2+3a+1=0,b~2+3b+1=0,求b/a+a/b的值。(1987年泉州市初二双基邀请赛题) 解:由已知及方程根的定义可知,a、b是方程x~2+3x+1=0的两根,由韦达定理得a+b=-3,ab=1,∴b/a+a/b=(a~2+b~2)/ab=((a+b)~2-2ab)/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