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唐人王维诗歌,前人与今人均曾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编年,但问题甚多.本文以中华书局版<王维集校注>为据,对其中所涉王维45首诗歌编年中所存在的问题,或指出其误,或考辨订正,或重新系年,以利于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版《王维集校注》所附《王维年谱》,虽然为作者的“增补、修改”本,但其中存在问题之多,仍不亚于刊载在《文史》上的旧《王维年谱》。文章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六个问题,或指其谬,或辨其误,以供研究王维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与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雪芹十分推崇王维的五言诗 ,尤其是意境深远的五律 ,高度评价他善于用常语俗字来凸现事物的面貌和精神。曹雪芹善以五律写景 ,正是受王维诗歌的影响。《红楼梦》中的不少诗句 ,即源自王维或受王维诗歌的启发 ,不仅在字面句式上有所承袭 ,而且在情趣意境方面酷肖王维。  相似文献   

4.
品味、妙悟创“破墨”山水,开中国文人画派之先河的王维写景诗句,得出“诗中有画”的结论已属老生常谈;从理论的宏观角度上分析探讨王维诗画同一性的成因已不再新鲜。因此,本文拟具体论述王维在写景诗句中,是如何运用词语或物象的暗示来与绘画线条画理融合的。  相似文献   

5.
王维隐逸思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诸家多从社会背景探究。本文从王维诗作、王维性情入手,论述王维隐逸思想的根本原因在创作主体本身,在王维性情。这才是王维隐逸思想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分析王维诗歌的寓浓于淡、诗情画意的艺术特色。王维以清新、自然、平淡的白描语言,创造恬静闲适、清幽淡远的意境,以画理来作诗,或淡笔勾勒,或泼墨写意,描绘出或素淡或多彩的画卷,而且在写景状物中融进诗人的性格、气质、志趣。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王维诗歌的用典情况,可以了解到王维诗歌所征引典故的来源,以此入手来察看他的知识构成,及其对王维思想的影响,分析他的主要思想倾向,并总结王维诗歌用典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以中华书局1997年版《王维集校注》为据,对其中的66首诗的编年进行重新考察,或指出其误,或予以考补,或重新编年,有利于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可以说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政治上的失望,加之诗人本身的信仰,最终使他走了一条亦官亦隐的中间道路。王维的生活经历以及心路历程,反映在他的诗歌中,便是贵族的气象、盛唐的神韵以及不易察觉的闲适或寂寞。  相似文献   

10.
徐欢欢 《现代语文》2010,(3):144-145
王维的诗歌受到大众的欢迎。语文教材中就收录了王维的不少诗歌。笔者认为这是由于王维的诗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王维的诗歌适合于诗教;二、王维的诗歌具有浓郁的人情美;三、王维的诗歌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一般系统论及系统哲学为理论基础 ,研究了地理系统的圈层结构 :岩石圈系统 ,生物圈系统 ,水圈 -大气圈系统 ,能量圈系统 ,财富圈系统。认为他们分别具有土、木、水、火、金的属性 ,同时有分化组织为更次一级的子系统。圈层系统之间以及他们和上下子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 ,文章中讨论了系统优化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提出五种优化方式。  相似文献   

12.
大学之“道”与大学之“器”——传统大学精神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与“器”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传统大学的基本问题。长期以来,大学“道”“器”疏离,其整体功能被严重肢解,大学之理想及其精神沉沦。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和本质,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石。随着多元化、综合化、个性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提出了实现“道”与“器”、人文与科学、学术性和工具性、思辨理性和技术理性的整合,崇尚理性与追求功利的有机统一,重建当代大学精神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制度更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制度体系是基础。健全党内制度体系,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候选人产生程序,规范差额选举,配套相关制度;完善党内决策制度,健全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制度,细化工作制度,完善决策程序,健全和完善决策的纠错、评价制度,充分利用互联网、智库等平台,创新决策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党内外监督制度,在党内监督方面,强化监督意识、加强制度设计、完善监督体制、健全监督机制,在党外监督方面,加强民主党派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完善党员权利保障制度,细化并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完善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4.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化史一样久远。自古以来,佛教因为具有深奥的经教的历史文化,不仅丰富了传统艺术的内涵,而且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华夏民族文化及各个方面。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至宋元,在敦煌、龙门、云冈等地的石窟中,先人们创造了辉煌的“佛教艺术”和经典的集建筑、雕塑、绘画为一体的石窟艺术杰作,人们在其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上共鸣和震撼。“宗教艺术”是游离于此岸性与彼岸性之间,介于宗教与艺术之间的精神产品,兼而具有宗教与艺术的两种因素。  相似文献   

15.
Language is the main resource for meaningful action, including the very formation of selves and psychosocial identities, shaped by practical norms, beliefs, and values. Thus, language education constitute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means for both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production and ideological maintenance and utopian innovation. In this paper, we attempt to emphasise the invaluable psycho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function of language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pose a critical view of the current transition from the monolingual to a multilingual paradigm. We maintain that multilingual approaches tend to serve the neoliberal framework and reproduce its systemic inequalities. Therefore, we argue in favour of emancipatory multilingual practices that could embody a translingual pedagogy capable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apabilities, the recognition of othernes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diversity. Rooted in critical theory, namely in Foucault’s notion of subjectification and Freire’s view of conscientisation, an emancipatory translingual pedagogy would enable and empower every learner to synthesise a contextually creative field of new semantic and pragmatic relationships. Critical language education would enhance the ethos of biophilia that fosters what we term the poetics of communality and selfhood, that is to say, the proactive commitment to expanding symbolic and existential novelty.  相似文献   

16.
真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内容 ,也是整个哲学的主题。哲学的本性即在于追求真理。对真理问题研究的广度、深度 ,标志着哲学的时代性和发展水平。正基于此 ,本文对真理的本质、真理的基础、真理的产生和发展的辩证过程、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的基本类别、获得真理的方法、真理和谬误的关系以及如何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如何以真理为指导构建理想并通过实践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等等 ,作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探索和研究 ,旨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做点力所能及的思索。  相似文献   

17.
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概念辨析与边界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在目标、导向、主体、客体、实施基础、实施手段、层级结构、沟通方向、政府作用和资金结构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区别。两者还存在着三个时空边界:时间边界、规模边界和制度边界,正确认识和确定两者的边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时间边界看,大学管理产生的时间远早于大学治理,并非所有大学都需要建立大学治理结构;从规模边界看,大学规模很小时,管理职能占主导地位,随着大学规模的逐步扩大,治理职能越来越重要,逐步替代管理职能;从制度边界看,大学治理的基本前提是大学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能否有效实施大学治理需要具备一定的制度环境,在制度环境不具备的条件下,盲目推行大学治理会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8.
奥古斯丁关于罪恶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缺陷理论和恩典理论阐述了罪恶的产生、实质及消解。这一理论站在基督教神学立场上 ,否定了社会实践的矛盾及其运动发展对于罪恶存在及征服的本源和基础意义 ,但多少也触摸到了人性存在和发展的一些实际状况。原罪理论在一定意义上提高和深化了人们对罪恶形成的非主观根源、人自身的局限性和否定必要性的认识 ;缺陷理论在神学的形式下猜测了善恶同一性及恶的反普遍性 ;恩典理论反对了对现实人的偶像崇拜。其“尊崇上帝 ,贬损人类”的荒谬性最终在人的能力获得巨大发展的近现代得以批判地超越  相似文献   

19.
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说.在悠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具有主导作用。而修养理念在儒家学说中又具有核心地位。修养.从教育理论上来分析.实为一种自我教育,即指人的学习、求知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主体主动地进行的。通过对传统文化、儒家学说、修养、自我教育四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作系统的梳理与解读.从学理上,修养即指人们在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中,鉴于自身在道德、知识、技艺等方面实际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为提高自身在真、善、美、德、智、体、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精神文化素养所自觉付出的努力活动和过程,以及通过这种努力和过程在自身业已取得的积极成果。传统修养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影响深广,是其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赖以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奠基主要依靠20世纪30年代前出生的一批前辈学者。依据年龄和成长背景不同,可将课程与教学论前辈学者划分为两代。随着课程与教学论学术队伍逐渐实现新旧更替,这些前辈学者相继离世,他们的名字似乎也逐渐被人们淡忘。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今天.回顾前辈学者的成长背景,追忆他们的职业生涯与学术人生.我们后辈当自觉、自省,铭记他们的开拓引领之功,继承他们的学术思想,推进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