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刑事政策是现代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一个常新论题。关于其价值,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而且,在现时代,在分析刑事政策价值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要对其价值取向进行考量。本文试图在分析刑事政策的价值的基础上,进而考量其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瑞瑞 《教育导刊》2023,(11):35-42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行政合同政策是H省优化乡村教师队伍、深化乡村教育事业改革、强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新举措,其在增加乡村教师数量、提升乡村教师质量、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由于行政合同政策本身原因以及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政策失真问题。究其原因,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有利于这项政策内容的不断完善、政策过程的动态监管和政策目标的高效实现。  相似文献   

3.
教育政策的价值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政策是政策主体控制教育资源,追求教育利益的一种活动。教育政策的价值系统主要由教育政策活动的价值要素及其关系构成,包括教育政策的价值主体、教育政策的价值客体、教育政策问题和教育政策的价值关系等主要方面。教育政策主体控制教育资源并追求教育利益时,产生和形成各种教育政策问题;教育政策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其价值要素之间构成了一系列基本的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4.
综观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民办教育政策的发历程,大致经历了观望、认可、鼓励三个阶段。从这二十年的历程也可以折射出民办教育政策是民办教育是以发展的重要保障。另外,民办国教育政策要发展,其必须解决好几个问题,有地位问题、称谓问题、适用范围问题、营利问题、弹性问题等。  相似文献   

5.
“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政策实施其基本价值是解决农村基层中学教师缺乏,教师队伍质量不高,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科分布不匀,教师的观念、知识结构陈旧等问题。其最高价值是完成引领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履行中学教育教学研究学科带头人的角色和责任。但政策的实施中存在着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问题,培养单住的承受能力问题以及履行协议后人才流动导致国家中西部贫困县高中能否从政策中受益等问题,有必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中都存在着问题区域,这是一个国家实行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基本前提。由于不同的区域,其存在的问题不同,因而对不同的问题区域所采取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也应有所不同。这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说来,在对问题区域实行政策倾斜和经济扶持,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和发展公共事业,引导生产要素向需要援助的区域流动,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系统回顾我国“县管校聘”政策研究总体情况,主题涉及政策发展、政策文本、政策执行、工具视角、理论思辨与国际比较6个方面。这些研究对政策落实有积极意义,但亦呈现出区域政策横向关注有余而纵向发展研究不足、政策文本与实施分析颇多而政策过程分析欠缺等问题。未来可侧重开展“县管校聘”的纵向发展性研究,深挖其教育效率与产出,以多学科理论视角剖析“县管校聘”推动教师流动实效,探索其未来发展变量与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8.
教育政策执行是教育行政机构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对教育事业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途径,作为一种行政方式,其对教育的影响与发展十分重要。然而,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对政策的曲解与偏离,使得教育政策产生异化,影响到教育的正常、有序、健康发展。运用教育管理中的现象学分析理论,可以直观而全面地从不同层面、不同范畴对教育政策执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尽地呈现。  相似文献   

9.
日本高等教育在其大众化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质与量难以同时实现的问题,学历社会愈演愈烈的问题,教育政策的功利性问题以及学科结构失衡等问题,其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从话语视角看,近70年来的语言政策研究可以分为4个阶段:话语阐释、话语批评、话语互动和话语规划。其中,话语阐释是一种实证性话语叙事,通过逻辑推理来解释政策现象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话语批评更多涉及语言意识形态、权力和不平等问题,认为语言政策并不中立,而是为了维护主流群体的利益,应该寻求针对语言权利的补偿措施;话语互动认为语言政策是“多声部”的,政策的制定、传播和实施都涉及话语协商和利益博弈,政策主体会按照自己的需要“援用”政策话语,导致语言政策的“再语境化”;话语规划认为“政策即话语”,语言政策进程就是塑造、指导和影响人们语言观念的话语操作进程,其核心问题是确定哪些语言问题应受社会关注,哪些语言理念应写入政策文本之中,哪些意识形态应作为社会共识而传播,哪些政策话语在本地化过程中落实为具体措施。美国“英语促进会”(ProEnglish)致力于推动官方英语立法,这一机构的语言政策包括5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注意、创制、传播、援用和反馈,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模式,呈现出明显的话语规划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免学费加人民助学金”政策,包括其形成、实施及作有物影响。认为“免学费加人民助学金”的政策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确立及实施的,并导致一些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高等教育的改革而被“收费加资助”政策所取代,但其影响并没有消失。其资助贫困学生的基本观点仍值得肯定并需要加以坚持。  相似文献   

12.
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关系的死结.现已历时50年有余。在整个冷战年代,美国因克什米尔的战略位置而对其给予特殊关怀,其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态度经历了几多转变,力求采取中立不干预政策。一、美国最初寄希望于两国直接谈判。二、英国请求美国出面。三、美国主导下的联合国的调停。但事实证明,美国在1947-1953年间采取的中立不干预政策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3.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政策对推动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基于“多源流理论”,从问题、政策和政治三大源流及政策之窗几个方面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政策的形成进行研究,发现地方本科高校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形成了“问题源流”;内外部“政策企业家”的积极推动,形成了“政策源流”;政治领袖的执政理念,形成了“政治源流”。在三流汇聚过程中,政治源流主导作用的发挥,引发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政策之窗”打开。其启示在于:高等教育政策的出台,需经过严格的政策评估,做好充分的实施准备,并提供备选方案;在高等教育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政府应致力于为我国高校提供包容开放、能进能退的制度环境,强化高等教育“本体性价值”,从“强制的硬工具”转向“激励的软工具”,才能发挥出政策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所谓教育政策的限度,简单地说,即为教育政策选择的范围或影响教育政策的各种因素对教育政策制定与选择的规定。教育政策是规范和指导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人们总期望通过一定的教育政策去解决教育问题,实现预想目标。然而,教育政策是有限度的,把握这一限度既是政策科学化的前提,又是充分发挥政策效力的保障。虽然,关于教育政策的限度问题尚没有专门的论述,但在相关学科或领域,如经济学、政治学、政策科学等,限度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育政策实践中与教育政策限度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本文将从教育政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论课程政策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政策是什么、课程政策为什么是课程政策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它们是课程政策的事实分析所应当回答的。但在实际中,它们经常被转换成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课程政策是“好”的或“理想”的课程政策?也就是说,人们更关心的是课程政策的价值问题,或者说它被落实在课程政策的价值上。它主要回答因为什么、为了什么目的、为了谁、应优先考虑什么、赞成哪些行为、反对哪些行为等等问题。它的作用主要是阐明课程政策的价值基础及在此基础上的政策选择,内容主要是提出并评价课程政策价值论点正确性的判断标准,中心问题是用什么标准证明课…  相似文献   

16.
德国问题是巴黎和会上的重要议题,也是美国和会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美国对德政策及与英法的分歧,说明美国在推行由其充当主导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时,受到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实力对比的牵制,反映出其政策的自相矛盾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芬兰推行了市场导向的教育政策。在这一政策的基础上,芬兰提出了发展终身学习的新举措,同时也其面,临着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了语言政策的性质、概念和措施等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语言政策是制定语言的主体意志的反映,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影响语言发展与变化的措施系统,政策只有被措施系统所体现,并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才会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威力。没有措施系统的政策是空洞的或是虚假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美国政府便酝酿调整其对台政策,设计了种种方案,试图与国民党政权这艘“沉船”拉开距离,最大限度地维护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利益。但是,此时的杜鲁门政府奉行的是一套互为矛盾的对华政策,所有对台湾政策的考虑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其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与国民党重新结合在一起。及至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的政策也最终明朗化。美国对台政策的转变产生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它使得中美两国更加敌对。  相似文献   

20.
由于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存在着不同的取得方式,在企业被宣告破产后,企业在宣告破产前以不同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否属于破产财产,是否应由政府无偿收回变现安置职工或者是否将破产企业的全部土地不论其以何种方式取得都将其拍卖后用于安置职工,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目前对破产企业土地使用权如何处置以及处置以后如何分配等,均由法规、政策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政策来进行调整,但这些法规、政策对破产企业土地使用权的规定又相互存在矛盾并且与法律规定相冲突,在具体的操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尝试通过在实践中所碰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粗浅认识,试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