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创感时代是一个注重右脑,综合的,创造性的,讲究基于境脉思维方式的新时代。与传统注重思辨的教学不同,创感也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本文初步论述了创感时代的成人网络教学与原先的网络教学的不同特点,探讨了新型网络教学需要引入“六感”,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转换策略。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社会经历了信息时代(Information Age),而今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创感时代(Conceptual Age),一个更重视创新和感性认知的时代.创感时代以"六感"为主要特征,同时也有其他另外的N感等待我们发现.本文以语文教学中责任感的培养为例,希望能够提供创感时代下责任感的培养的一些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线性教学设计典型模式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际教学中被广泛使用的线性教学设计模式虽然受到了理论上的批判,但它的典型代表已经历了几十年的考验而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学生、学习目标、评价的重视是新生教学设计流派无法挣脱和颠覆的,其典型模式以极具包容性的理论基础为当前教学设计模式的流变和创生提供了基本范式,线性教学设计模式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德性是教学设计者一个必须得以历练,却被严重忽视的维度[0]。文章通过描述创感时代主体性教学设计观的兴起及其基本假设,表明构建教学设计德性维度的迫切性,并详细阐明了教学设计创造德性观的丰富意蕴。在此基础上,介绍和阐述了国外教学设计的德性维度框架,以深入理解教学设计德性维度作为主体性教学设计实践确认和实现的途径,同时也凸显教学设计的德性维度对于现代教学设计学科发展和个体发展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5.
Moodle的出现引发了一场新的教学革命,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创感时代。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方向,这对高职院校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本文从教学模式创新着眼,探索创感时代的人全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有文献可查的数以百计,而对教学设计模式的分类方法也有很多。本文在对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进行分类研究时,按照教学的开展方式分为以课堂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和以系统为中心三种类型,每类模式介绍两个范例,通过对这些有代表性的模式进行归类分析,提取其共同特征要素,以便读者对教学设计过程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贺启静 《教师》2011,(17):37-37
一个更重视创新和感性认知的时代——创感时代到来了,本文结合英美概况课程的特征以及弊端,提出以"六感"作为创感教育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提供创感时代下英美概况教学的一些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如何在教学中对其进行有效利用,从而更好的优化教学,成为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ASSURE模式的教学设计是一种基于媒体的教学设计模式,本文运用ASSURE模式对"摄影取景"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既是ASSURE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又为基于媒体的教学设计提供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教学设计的两个核心问题“教什么”和“如何教”的回答 ,深入地分析了教学设计三个领域的特点、内容和根源 ;提出了通过心理模式的建构 ,为教学设计奠定一个新基础 ,进而开发出更加有效的教学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创感时代的到来,基于六感的教学方式正在被提出,本文就如何把游戏引入课堂,如何设计我们的课堂游戏教学,提升学生的娱乐感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计、教学系统设计和教学设计学三个概念在教育技术学界没有做严格的区分,这给学术研究以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实践等方面造成混乱。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是不同的;教学设计学,并不是教学论的低层次重复;教学设计能力,不等于对教学设计学理论和模式的简单照搬;教学设计学的理论和模式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和“本土化”改造,才能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教学设计的发展、信息化环境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提出了信息化教学设计,并阐述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followed by the Maricopa Community College faculty in the creation of instructional modules in Digital Visual Literacy. The paper categorizes 10 tasks that an instructional designer, a teacher, or a trainer performs during the design phase of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The importance of alignment between each of these 10 instructional elements is stressed in the paper. Also described are two different design models (top-down model and the matrix model) that were used by the faculty in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The matrix model has been found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aligning the 10 instructional elements. Also included are survey result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elements and if instructors include these elements in their lesson design in a community college setting.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的思想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重要性越显突出,但作为"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又该如何设计?本文结合"教学设计"课程自身特点,立足课程教学现状,总结归纳,初步探索出一套适合该课程的"讲、做、述、思、评、修、行"的七步教学法.该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多次应用,收效良好,学生教学设计实践能力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论目标为本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学设计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系列活动。许多教学设计模式都可以看成是目标为本这一基本模式的延伸。教学设计的基本方略可以归结为如何处理好学习的结果与过程同学习的内外部条件的关系,实现有效教学途径在于遵循"分类教学"理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保持学习结果与教学条件的适配。  相似文献   

17.
整合技术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旨在通过发挥技术手段的优势,来促进素质教育、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学科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实践并不如人所愿,种种因素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教师缺乏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丰富的信息环境和有效的应用模型或工具。支持整合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以ADDLE教学设计模式为基础,借鉴了Dick&Carrey模式的诸多要素,同时融入了技术整合的方法,为整合技术的教学设计提供一个清晰的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课程设计中的教学系统设计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网络课程其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系统,对该教学系统进行系统教学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决定着网络课程的教学功能是否实现。本文首先分析了教学系统设计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接着便对网络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学习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环境、教学策略、评价等作了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计的概念以及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教学领域和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教学设计的发展与学习理论的研究息息相关。学习理论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个历史阶段的演变,教学设计也随着出现了三种形式:程序教学、智能教学和建构主义教学。  相似文献   

20.
Mental models are one way that humans represent knowledge (Markman, 1999). Instructional design (ID) is a conceptual model for developing instruction and typically includes analysis, design,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i.e., ADDIE model). ID, however, has been viewed differently by practicing teachers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Kennedy, 1994). In a graduate ID course students constructed their own ID models. This study analyzed student models for (a) what ADDIE components were included (by teacher, nonteacher), and (b) mode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by teacher, nonteacher). Participants included 178 students in 12 deliveries of a master's level ID course (115 teachers, 63 nonteachers). Our conceptual ID model is presented, and the ID model task is described. Students most frequently represented design, followed by program evaluation, need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In terms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76 models were characterized as metaphoric, 61 dynamic, and 35 sequential. Three interrelated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ID learning are offered. Susan G. Magliaro [sumags@vt.edu] is Director of the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the 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 at Virginia Tech. Neal Shambaugh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 Technology in the College of Human Resources & Education at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is available at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