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山东莘县朝城镇回族社区是莘县回族集中地之一,在市场经济和富民政策的影响下,回族社区的人们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大大改善和提高,但是中小学学校教育仍存在严重失辍学问题,社区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社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并没有改善低水平的教育知识结构,从长远看,必定会使回族社区整体水平滞后于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试图以回族社区经商文化与学校教育关系作为切入点,运用文化冲突理论来阐释分析,研究学校教育中回族青少年高失辍学率、低学业成就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校与社区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两者之间的互动有其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但当前学校和社区之间缺少互动,主要表现为互动的非平等性、资源开放的保守性、交往的非制度化等。要使农村学校和社区有效互动,首先要建设农村学习型社区,还要营建学校与社区良好关系,而且要强化农村社区的自主管理以及争取政府对农村社区教育的鼓励和资助。  相似文献   

3.
学校特色发展是一个由外部庇护层、中间组织层与内部特质层三者有机结合而构成的三重结构。学校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中取得事实上的相对独立地位,学校在与其他同类学校的关系中以个体方式生存,学校创造主体在面对学校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意识与创造个性,是支撑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前提。根据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结构与三重条件,学校特色发展应当在深刻反思学校、政府与市场、学校与社区(社会)、学校与文化、学校与人等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理性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4.
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以社会交换理论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交换理论以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人们在社会心理及社会行为方面的交换,文章从这一理论出发,审视了学校与社区及与社区教育关系非常疏离的原因,分析了建立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建立学校-社区共同体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学校社会工作,是教育学与社会工作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经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理论与方法,协助学生与学校、家庭及社区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达成学校教育的目的。学校社会工作方  相似文献   

6.
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前提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特色发展是一个由外部庇护层、中间组织层与内部特质层三者有机结合而成的三重结构.学校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中取得事实上的相对独立地位,学校在与同类其他学校的关系中以个体方式生存,学校创造主体在面对学校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意识与创造个性,是支撑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前提.根据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结构与三重条件,学校特色发展应当在深刻反思学校、政府与市场,学校与社区(社会),学校与文化,学校与人等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理性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7.
家庭与学校之间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关系,是教育学术与政策研究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作为美国学校与家庭伙伴关系建立的一种理论基础,重叠影响阈理论认为,家庭、学校与社区为学生成长承担共同的责任时对孩子的关系发生了重叠的影响,他们之间的影响力会不断累积,将孩子们置身于一个关怀型社区之中。文章主要阐释重叠影响理论与六种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实践框架模式,希望对我国建立新型的家庭与学校关系提供有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对政府与农民的关系问题正确定位是非常重要的.从依附理论解释传统农村社区中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考察政府与农民关系的历史变迁及出现的问题,提出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由农民对政府的依附关系转为合作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途径,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政府的主导性、社区的自治性和农民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创建的生物生态学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制约,这种生态环境包括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时代系统。其中微观系统是指儿童生活的场所及其周边环境,如家庭、幼儿园、学校、邻居和社区;中间系统是指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与社区、家庭与社区等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联系,这两层系统对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根据这一理论,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园、家庭、社区在儿童发展中有独特的作用,应该从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相互关系中来研究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以优化儿童成长的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社区与学校的关系是当今国际教育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良性的,互动的社区与学校的关系有利于社区的发展,也有利于学校自身的进步。在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贫困的农村地区,建立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良好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现从社区的角度探讨农村学校与社区之间关系的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在现阶段应具有目标创新、服务创新和角色创新。高校图书馆要利用自身优势,立足于满意服务向知识服务方面转化,给读者更好、更高水平知识服务的同时,加强个性化服务及数字化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催生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初中物理课堂“活动式”教学从理论、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初中物理课堂“活动式”教学有利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并对其组织形式、实施原则及注意事项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当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合作边界模糊不清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的"越界"、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干预",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对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边界。根据贺来的边界理论,家校双方的合作边界具体包括:领域分化,凸显"主体自觉";自我限制,做"能为与当为"之事;开放互补,实现家校"良性互动"。与此相适应,家校双方的合作边界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维持:明确家校双方的教育权利与职责;建立家校双方"互利共生"的愿景;构建"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raise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conceive of religious education as a research discipline. The theory of activity systems is used in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systems of research and the systems of school. The author argues for a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and school practice, where understandings of school practice may enable theoretical expansion and where the language used in the field of research may give renewed understanding to the field of practice.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通过对"家校社"合作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模型的梳理,结合知网上家校社的研究现状综述,借鉴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较早国家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提出中国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中国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联的基点在于真实的教育问题,这是重构理论与实践互动关系的新视角。教育理论源自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教育问题意识的弱化是我国教育理论贫困的深层原因,教育理论的贫困加深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的重构需要教育研究共同体进入教育场景发现和思考本土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through the tenets of critical race theory, seek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chool–community relationships. By investigating the views, values, and perceptions of three African-American community organizers in Chicago, Illinois, the following account offers a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constructs in address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of color in urban schools. The work of community organizers in schools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of viab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in the execution of viable approaches to critically analyze the world of young people while developing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address their realities. In an attempt to challenge hegemony in public education the author offers critical race theory as a feasible construct in praxi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of the creation of a new upper secondary school in Iceland focuses on the way in which networking and collaboration across school boundaries contributed to a new form for school practice. The aim is to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school–community interaction and how the collaboration has expanded both the activities of the school and the local community. A cultural-historical approach is used to analyse how contradictions in practice act as catalysts for development. Data were generated over a three-year period mainly through ethnographic methods. The expansive learning theory provide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contradictions and the way in which they were being addressed in developing the school. The interplay of conceptual and material tools was fundamental in dealing with the contradictions. The principal’s clear conceptual vision on the role of education for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supported by the ideology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facilitated the process. Digital applications and the Internet served as material tools for implementing and coordinating the new school. Networking across traditional boundaries widened the object of school learning and made school practice responsive to societal changes. To conclude: Transcending traditional boundaries through school-community collaboration have promoted a qualitative transformation in school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