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毕节试验区的建立、发展和改革都离不开各民主党派的支持和帮助,试验区所取得的成就同样也离不开各民主党派的帮扶。各民主党派服务试验区改革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多党合作经历了缘起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完善阶段这四个过程。多党合作服务试验区改革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展示了各民主党派推动试验区发展的强大动力,揭示了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新路径。各民主党派帮扶试验区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多党合作服务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中应做到:科学规划、重点打造、合理分配、民需为准,以便推动试验区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各民主党派的合力帮扶是毕节试验区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毕节试验区与各种类型试验区的最大区别.经过20年的探索和实践,毕节试验区在多党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总结出了一些独特的经验,丝毫不愧于多党合作示范基地的美誉.在取得成绩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和解决试验区多党合作所面临的问题,可推动试验区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毕节试验区是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试验区专家顾问组22年来合作共建,通过开展智力支持、协调争取和投入项目资金、进行引资推介等帮扶举措,促进了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探索和积累了多党合作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总结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社会认可度较低等问题,提出推进毕节试验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建立职业教育评估制度;完善现有招生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构建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为标志,"毕节试验"摘要:以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为标志,"毕节试验正式拉开序幕。经过20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经验对岩溶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借鉴作用。正式拉开序幕。经过20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经验对岩溶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毕节试验区是党和政府为发展西部贫困地区所选取的一个典型个案。毕节试验区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同时也离不开统一战线的积极支持。统一战线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政治优势,以点带面,为促进毕节试验区的各项建设事业全面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成绩。统一战线在毕节试验区的实践是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同心思想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的角度看,和谐文化建设是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精辟概括和提炼,成为毕节试验区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和灵魂。当前,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毕节试验区和谐文化建设,应在加强宣传、着力处理好相关关系、注重制度建设以及构筑引领平台等几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的角度看,和谐文化建设是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精辟概括和提炼,成为毕节试验区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和灵魂。当前,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毕节试验区和谐文化建设,应在加强宣传、着力处理好相关关系、注重制度建设以及构筑引领平台等几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9.
毕节试验区的建立和试验,是在贫困地区实践科学发展的率先探索。今天的毕节试验区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站在了跨越发展的新起点。深入推进毕节试验,不断丰富和完善"毕节模式"的科学内涵,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成功示范,为"同心"思想的贯彻提供特殊的实践平台,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重要启迪,是摆在毕节试验区人面前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从欠发达地区与毕节、"毕节模式"的科学内涵、实践价值以及现实启示等方面对"毕节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加深对"毕节模式"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更好地发挥"毕节模式"的示范效应,提高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以来,毕节试验区的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总体小康基本实现,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站在新的起点上,分析毕节试验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对于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毕节试验区的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毕节试验区以往20多年来的改革实践,凝练了毕节试验区的时代精神。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发展目标在助推毕节试验区实现新的跨越。新的跨越要真正得以实现,必将有赖于精神高地的构筑。构筑毕节试验区精神高地,需要借助哲学的审视,切实解决精神高地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切实认清当前构筑精神高地的基本前提,切实实施内化外化工程。  相似文献   

12.
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必须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寓经济建设于生态建设之中,以开发扶贫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开发扶贫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党的十八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为切入点,对毕节试验区的政治文化建设进行思考。提出建设政治文化理论品牌的概念及策略:整合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整合毕节试验区红色文化、整合毕节试验区"同心"文化,以期共同推进政治文化理论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4.
毕节试验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已经实施了25年,但就其发展历程而言,仍然受到当地保守思想的牵制和阻碍.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这是《国务院关于同意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的函》和《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出台的关于毕节试验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依据.毕节试验区行政体制改革同样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选择,是政治体制改革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过程,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毕节试验区全面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毕节试验区自1988年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先行先试”思想理念,努力践行“生态建设”主题,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生态脆弱、修复难度大仍然是当前的生态现实。要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趋势、新常态,就必然要研究生态文明理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战略决策和现实路径,推进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探索有效的生态建设奖惩机制是当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6.
毕节地区是我国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具有最典型的喀斯特人地生态系统,是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之一.因此,在毕节地区建立旨在探索和实践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意义深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人类文明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毕节试验区的成功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提供并将继续提供强有力的实证;"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试验区主题三位一体,有机统一,具有丰富的内涵,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