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丽莹  张宏  王小唯 《编辑学报》2012,24(2):145-146
作者推荐审稿人有利于加快审稿进程、提高审稿效率。对作者推荐审稿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建议:科技期刊编辑引导作者推荐合适的审稿人;认真审核推荐的审稿人;在封闭的同行评审体系中有条件地使用推荐的审稿人;要打破同行评审的私人关系,最好公开审稿人的评审意见。  相似文献   

2.
贺子岳  张子纬  陈晓峰 《传媒》2019,(17):32-34
传统同行评议模式通常采用“单盲”或“双盲”两种评审方式,“单盲”即作者信息对审稿人单向公开,“双盲”则指作者与审稿人信息双向匿名。因此,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稿件审理过程中透明度不足的问题,导致编辑、作者与审稿人之间的信任缺失。当多名审稿人之间产生较大意见分歧时,这种模式会明显降低期刊的审稿效率、提高运营成本,甚至审稿人在“确认偏见”的影响下,可能产生较大误判,不利于创新性成果的发表。此外,这种不平等的评议制度,容易让审稿人基于自身利益作出不公正评价的行为有机可乘,甚至使得编辑有权力凭借个人喜好或采用不合理标准直接拒绝稿件,而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3.
史冠中  姚戈  王淑华  李根 《编辑学报》2016,28(6):547-549
目前有些地球科学类国际期刊在文章致谢段中公布审稿人姓名,或者直接将审稿意见以报告形式刊出.分析表明:公布审稿人可为研究人员把握科研动向、跟踪研究进展提供帮助,具有科学研究风向标的作用;同时,公开审稿人可以使其规范自己的行为,审稿公开透明,起到监督作用,读者也可以通过审稿人甄别问题稿件,对文章进行选择引用.但是,多数审稿人对公开姓名持有保留态度,只有少数领域内的杰出的学者支持公开审稿人身份.本文作者认为:在获得审稿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公开杰出学者审稿人和绿色通道录用稿件的审稿人.由此可以获得读者认可,促进文章引用.  相似文献   

4.
1989年,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在费城会议上达成以下两项一致意见。 对来稿的保密 审稿期间要绝对为作者保密。稿件送审中,作者以自已的科学劳动及创造成果对编辑表示信任,而成果是作者声誉和事业的依仗。作者的权利可能因为某观点在文章发表前泄漏,或因审稿中透露保密的详细材料而受侵犯。审稿人也有保密的权利,并受编辑的尊重。若有不诚实或作伪现象,就会有泄密问题。 编辑不能泄露稿件内容,色括稿件收到时间、内容、以及审稿过程中的情况、审稿人的评审意见,或稿件的结局。这些内容只能作者本人和审稿人才知道。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出版中信任的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09,21(2):107-108
探析科技期刊出版中作者与编辑之间、编辑与审稿人之间、作者与审稿人之间以及编辑部成员之间信任的价值。认为建立作者、读者、编辑、审稿者等刊物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感,可以为科技期刊的质量提升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6.
徐志英 《编辑学报》2014,26(5):503-505
学术论文的发表极其依赖于高质量的同行评议,尽管同行评议不尽善尽美,但能帮助作者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以及编辑人员的编辑水平。研究发现,对审稿质量做出最佳贡献的预测因素包括是否为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的审稿人或研究生毕业10年内的年轻人。目前进一步改善审稿方法的效果很有限,因此有专家建议对审稿人进行正规培训。期刊及其编辑在选择审稿人时,要考虑他们具备何种知识和技能,是否有丰富的审稿经验。这有助于期刊编辑出版单位选择到合适的审稿人,并提高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7.
对现行审稿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宋双明  刘阳娥 《编辑学报》2003,15(5):359-360
针对我国现行的封闭式审稿模式的缺陷与不足,借鉴国外期刊的审稿模式,提出改进、完善审稿制度的方法。用连续审稿方式取代平行审稿方式,审稿内容首先在审稿人之间公开,在征得审稿人同意的情况下,审稿人姓名与审稿内容向作者公开。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网上公开式审稿制度。  相似文献   

8.
快速审稿和发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晖  钱寿初 《编辑学报》2002,14(1):73-74
快速审稿和发表是一些国际主流医学刊物采取的快速发表重要临床及科研成果的一种机制.适合快速发表的稿件经过常规的同行审稿,注重原始性、科学性、实用性.稿件从登记之日到发表在1~1.5月之内,由于时间紧,作者、编辑、审稿人、出版人员必须密切配合,通过网络等方法,快速操作.  相似文献   

9.
周望舒  张凤 《编辑学报》2010,22(3):229-231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审稿专家和作者如何看待审稿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86.8%的审稿人和85.4%的作者都赞同双盲审稿,有88.2%的审稿人和96%的作者都认为,实行双盲审稿,有利于审稿人对稿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48.4%的作者和31.6%的审稿人认为,如果审者与作者从事的研究工作类似,编辑在选择审稿人时应采取回避政策.本文建议某些专业面相对较窄的期刊可实行双盲审稿,而大多数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可以实行单盲审稿.  相似文献   

10.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国际期刊投稿亦然。论文作者投稿须知的“彼”很多,包括期刊、编辑、审稿、读者、评论等等。其中,了解如何审稿就至关重要。如据国际期刊Water Research主编Mogens Henze教授①所说:在审稿过程中,对于收到的稿件,编辑部初审的淘汰率为5%~10%,正副主编在裁定审稿有争议稿件的淘汰率占10%左右,而审稿人审稿的淘汰率却占70%~80%。可见,审稿人意见在论文发表过程中的重要性。在Howto referee a scientific paper一文中,James Hartley(2005:439-442)也曾举例说,有一篇论文的三个审稿人给出三个评审结果:一个是“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