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技期刊编辑思维特征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编辑思维特征探微徐波思维是人脑的重要功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间接的反映,是人的一种天赋能力。科技期刊编辑思维(以下简称“编辑思维”)是在编辑活动中,依照一定的程序,对科技稿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思考过程。它贯串于编辑活动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编辑加工中思维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编辑的思维活动集中体现在编辑对稿件的加工过程中.思维是编辑加工过程中最高层次的心理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再创造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动势.从思维活动的观点来研究和审视编辑工作方法,探求对编辑工作方法的理性认识.记忆是编辑加工中思维活动的基础,经验是一种催化剂.编辑加工方法的基础性、延伸性和指导性决定了其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研究编辑加工中的思维活动,目的在于探索,在于研究出一种合理的思维模式,应用于并指导编辑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编辑思维特征探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波 《编辑学报》1994,6(1):53-56
思维是人脑的重要功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间接的反映,是人的一种天赋能力。科技期刊编辑思维(以下简称“编辑思维”)是在编辑活动中,依照一定的程序,对科技稿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思考过程。它贯串于编辑活动全过程。编辑思维作为主体把握客体的理性认识方式,属于认识论范畴。期刊编辑要把科技期刊真正办出水平、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付中秋  吴利平 《编辑学报》2007,19(6):468-470
从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编辑实务技能3方面论述了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要求,进而就这些素质的内涵以及对科技期刊编辑质量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论述,提出高素质的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并认为这是保证和不断提高科技学术期刊质量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的选题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序竞争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主流,毫不例外地也进入了科技期刊领域.面对竞争,如何提高期刊质量已成为科技期刊生存乃至发展的首要问题.办刊方针、读者对象、整体风格确定之后,在提高期刊质量方面,刊社要做的工作有许多,其中优化选题就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科技期刊编辑部而言,一年中能确定几个较好的选题并不难,难的是每一个编辑在每期中都能够推出几篇或多篇有份量的、能够打动读者心声的精品选题.在科技期刊编辑活动中,如何优化选题,优化选题应遵循哪些原则,怎样对选题的优劣进行评估,应引起科技期刊界编辑同仁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科技编辑的逆向思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蓉嵘 《编辑学报》2005,17(4):235-237
论述逆向思维的表现形式及其在科技编辑工作中的应用.逆向思维的表现形式有:思维顺序上的反向,思维对象性质上的相反,思维主体和思维对象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反等.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发现、提出和解决论文中的问题,并有助于编辑克服固有认知定势的局限性.在选题策划、组稿中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7.
1.关于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基本涵义。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上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继续,是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处理系统和转换接口。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在科技期刊上一旦发表,就被全世界的科学界确认了作者的发明权。所以,编辑工作被誉为科学界最权威性的工作。编辑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是科学和文化交流的活动;它又是调节读者与作者、知识  相似文献   

8.
分析新媒体环境中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及其制约因素.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中科技期刊编辑应从思维模式、优化编辑流程、品牌拓展、刊媒融合等方面来转变编辑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工程需要中提炼报道选题之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汉熙 《编辑学报》2002,14(3):160-163
以<中国机械工程>杂志1998年第12期刊载的<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专辑为例,介绍一套科技期刊选题策划的工程化方案.从中可以看出:科技期刊选题策划不是始于期刊编辑部收到稿件之后,也不是结束于期刊编辑出版之时,而是包括期刊编辑经常性的调研活动在内一系列编辑活动的有机集成;选题策划所涉及的编辑活动是一种以期刊宗旨和发展战略为前提的期刊生产活动、经营活动和管理程序;选题策划成功的基础是对科学技术及工程实践已有成果的总结及其发展的需要;选题策划成功的条件是编辑者能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哲学观对工程实践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从繁杂纷纭的现象中找到隐藏在它后面的问题;选题策划成功的要诀在于编辑者深入工程实际,深入科学研究.必须强调的是,科技期刊选题策划不仅是一种期刊活动,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以科学家为中心的提炼工程成果、抽象科学理论的高级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科技论文科学美的特征及其在交通科学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德华  宋冬南 《编辑学报》2006,18(3):176-178
分析科学美学真与美的关系,探讨科技论文科学美的基本特征及科技期刊编辑在审稿中对科学美学的运用原则,介绍科学美在交通科学技术中的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王蕾 《编辑学报》2014,26(1):37-39
修改说明是稿件退修过程中作者对审稿意见的回复,是作者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申诉权、话语权)和监督权的体现;因此是编辑质量控制流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本文针对科技论文中作者对修改说明重视不够,存在敷衍搪塞、避而不答或答非所问的一些现象,提出了改进措施并阐述了编辑在质量控制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选择《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2012年发表的高被引和零被引论文,基于138份同行专家评审意见对这些论文原稿选题和论文质量的分析,阐明高被引与零被引论文内在特征的差异,总结高被引和零被引论文在写作方面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就编辑如何准确甄别和筛选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稿件,拒绝学术质量差的稿件,抓住稿件退修的关键环节,督促作者落实专家审稿意见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周凯虹 《编辑学报》2016,28(2):142-143
探讨科技期刊编辑在编委会终审和稿件退修环节中,面对编委和作者2个不同对象处理好专家审稿意见的原则和方法.编辑面向编委会时,将当期稿件的审稿意见简明扼要地呈交编委会,并补充编辑所做的甄别、核实和分析工作,充分发挥学术性编辑的作用,提高审稿特别是终审工作的精准度;编辑面向作者时,消化融合、理顺明确专家审稿意见,并发挥编辑专业功底,从适合出版的角度出发,完善和补充审稿意见,帮助作者高质量地完成稿件修改.  相似文献   

14.
史冠中  姚戈  王淑华  李根 《编辑学报》2016,28(6):547-549
目前有些地球科学类国际期刊在文章致谢段中公布审稿人姓名,或者直接将审稿意见以报告形式刊出.分析表明:公布审稿人可为研究人员把握科研动向、跟踪研究进展提供帮助,具有科学研究风向标的作用;同时,公开审稿人可以使其规范自己的行为,审稿公开透明,起到监督作用,读者也可以通过审稿人甄别问题稿件,对文章进行选择引用.但是,多数审稿人对公开姓名持有保留态度,只有少数领域内的杰出的学者支持公开审稿人身份.本文作者认为:在获得审稿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公开杰出学者审稿人和绿色通道录用稿件的审稿人.由此可以获得读者认可,促进文章引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材料科学与工艺》刊物的特点,根据送专家审稿经验,认为:在加强编辑自我学习、提高自身水平的基础上,了解、掌握刊物涉及学科的分支;根据刊物所涉及的学科分支通过网络手段建立准确、详细的专家库;对于每篇来稿,根据稿件类型挑选合适的审稿专家,再结合编辑对稿件的熟悉程度选择如何送审;送审结束后要追踪整个审稿过程,掌握专家的反馈信息和登录情况,及时催审和补送。采用这些方法,可以保证审稿的质量和时效性,从而提高刊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陆宜新 《编辑学报》2013,25(2):159-160
专家审稿意见是编辑判断稿件质量的重要依据。编辑向作者转达审稿意见的方式不同,将对作者修改稿件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在分析科技期刊审稿环节中专家审稿特点的基础上,探讨编辑向作者转达审稿意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丁佐奇 《编辑学报》2012,24(6):602-603
从审稿周期的把握、审稿意见的商榷、修回稿件的再审处理、发表周期的把握等4个方面,阐述利用编辑自身投稿的经验有助于完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8.
陆宜新 《编辑学报》2013,25(4):352-353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一个主要环节。在整个审稿过程中,编辑的作为非常重要:不仅要做好初审和选择审稿人的工作,还要加强与审稿专家的沟通和信息服务、编辑与作者的沟通、核查专家审稿意见以及复查修改稿等工作,以实现编辑的作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成为高素质的编辑人才,青年编辑应该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修炼.文章从查缺补漏,全面加强编辑学、著作权等相关知识的补充;与时代接轨,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数字化编辑技能;在总结中提高,善于总结专家审稿意见,尝试撰写编辑学论文3个方面阐述青年编辑职业素养的自我修炼之路.  相似文献   

20.
The evaluation of grant proposals is an essential aspect of competitive research funding. Funding bodies and agencies rely in many instances on external peer reviewers for grant assessment. Most of the research available is about 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his assessment, and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from qualitative studies. We used a combin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to analyse the reviewers' comments in evaluation reports from 3667 grant applications to the Initial Training Networks (ITN) of the Marie Curie Actions under the Seventh Framework Programme (FP7).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viewers' comments for each evaluation criterion were aligned with the Action's prespecified criteria and that the evaluation outcome was more influenced by the proposals’ weaknesses than by their strengt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