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科技期刊编辑部的工作程序及期刊出版的具体环节,阐述了编辑部内部管理必须在提高编辑专业素质、执行国家标准、及时反馈信息、应用新技术、提高印刷质量等各个环节实行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科技期刊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稿件遴选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锋  黄雅意 《编辑学报》2015,27(6):531-532
分析科技期刊稿件三审制中专家评审环节采用匿名审稿模式和公开审稿模式的利弊,以及编委推荐制对于科技期刊遴选优质稿件的突出优势.认为我国科技期刊在公开审稿模式尚未建立的现阶段,实行编委推荐制与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模式相结合的综合稿件遴选机制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组稿与审稿在因特网上的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地球科学》编辑部的实际工作,阐述科技期刊利用因特网策划选题、组织稿件的方法及网上审稿的实现过程和方法。利用网上审稿可大大缩短科技期刊的稿件周转流程,从而可提高稿件的质量和刊物质量,有利于科技期刊面向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双向匿名审稿制的合理性及其心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期刊出版的内容质量主要取决于所发表论文的质量,稿件的审鉴对决定论文是否发表及所发表论文的质量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科技期刊一般都实行"三级审稿制",即责任编辑初审,编委或同行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由于科技期刊所涉及的学科、专业较多,论文稿件涉及面很宽,而专职编辑本身受专业知识限制,不可能对所有来稿都从专业学术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稿件退修是全面规范和提升稿件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章从科技期刊编辑角度分析了科技期刊稿件退修时影响稿件退修有效性的主要问题:编辑不注重自身学术能力提升,盲目照搬审稿专家意见;业务能力不高;忽视修回稿件审查。文章提出在稿件退修过程中编辑应提高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准确把握审稿专家意见,提高工作效率,认真比对修回稿件,合理修改稿件。上述对策的实施可有效提高科技期刊稿件退修的有效性,提升稿件质量。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发表文章的质量,是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标志。审稿是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决定取舍,并对需要修改的稿件提出修改要求和建议的活动,是科技期刊准确、有效,及时传播科技信息的重要保障。实际工作中因期刊没有量化的审稿评分标准,加上审稿人主观、客观因素不同等原因导致审稿质量不高,未给期刊编辑和编委会对稿件质量的正确判断提供帮助。本文作者通过讨论科技期刊实施量化审稿在审稿及稿件质量控制中的意义和作用,并就量化审稿工作具体的体系建立、实施流程、完善评价机制及审稿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科技期刊论文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邓大玉 《编辑学报》2007,19(5):371-373
针对科技期刊稿件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结合广西科学编辑部的稿件管理经验,介绍科技期刊编辑部的稿件管理方法.科技期刊编辑部应用计算机记录稿件,用信封袋子和档案来管理稿件,可以实现编辑部稿件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期刊编辑实现了微机录入排版。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掌握现代化的编排手段,达到网上处理稿件、排版、修改、传送稿件,传播、获取最新、最快的科技信息更是科技期刊编辑应为之努力的方向。在此,对加强科技期刊编辑现代化建设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审稿人疲劳”现象的出现导致科技期刊稿件的审理周期延长,所需审稿人的数量增加,是编辑在工作中不得不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总结了审稿人审稿意愿减退的3大常见主观原因:时间压力大、审稿任务重和稿件质量不匹配,并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梳理出提升审稿人审稿意愿的4个策略和实施的新办法:提高稿件初筛标准、选择与期刊层次相匹配的青年审稿人、及时反馈稿件终审结果以及制定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上述策略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审稿人的黏性和服务意愿,确保期刊的可持续性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缩短科技期刊刊期,加快稿件处理流程,针对稿件处理流程中初审、外审、修改、编辑和校对几个审稿环节出现的问题,结合编辑工作中积累的实际经验,提出加快科技期刊稿件处理流程的方法。将上述方法运用到稿件处理流程中,可使编辑人员高效、迅捷地处理稿件,缩短稿件时滞,增强科技期刊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提供反馈是一项增强用户动机和参与的重要设计。研究反馈信息对公众科学志愿者参与表现的激励效应,为改进公众科学项目的反馈信息设计及提高志愿者参与表现提供指导和建议。[方法/过程] 基于反馈干预理论框架,结合社会认知理论和沉浸理论,构建反馈类型及反馈效价对公众科学项目志愿者的参与体验及参与表现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探讨反馈类型与反馈效价的交互作用。实证采用2(反馈类型:描述型vs.评价型)×2(反馈效价:积极vs.消极)组间实验进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 分析结果表明,在公众科学项目中,反馈类型与反馈效价对志愿者参与体验的影响存在差异,即志愿者在评价型反馈中比描述型反馈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在积极反馈中比消极反馈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及沉浸体验。反馈类型与反馈效价对自我效能感具有交互效应,在消极反馈中,志愿者在评价型反馈中比描述型反馈有更高的自我效能。志愿者的参与体验对参与表现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兵 《图书馆建设》2012,(4):43-45,50
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中常用的信息反馈方法主要有综合反馈法、典型反馈法、跟踪反馈法和组合反馈法。反馈信息包括综合性信息、宏观性信息、微观性信息、预测性信息、动态性信息、正反馈性信息、负反馈性信息、趋向性信息和咨询建议性信息等不同类型。近年来,南京图书馆等图书情报单位在立法决策服务中对于反馈信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其他图书馆起到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相关反馈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个性化知识服务不够准确和完整的问题,通过引入相关反馈技术构建个性化知识服务模型,并进一步改进Rocchio反馈算法,提出一种根据用户显性和隐性综合反馈度来动态更新用户模型库的相关反馈机制,以向用户提供更加准确、完整的个性化知识服务。实验证明引入这种反馈机制能够提高个性化知识服务系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分析答案质量反馈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持续答题意愿的影响,可以对社会化问答社区增加用户粘性、提高用户体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过程] 从社会资本理论中提取答案质量反馈变量并分析其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持续答题意愿的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方法对收集整理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结果/结论] 构建答案质量反馈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持续答题意愿影响模型;结论表明,答案质量反馈正向影响反馈期望确认程度与反馈感知有用性;反馈期望确认程度正向影响反馈感知有用性与反馈满意度;反馈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反馈满意度与持续答题意愿;反馈满意度也同样正向影响持续答题意愿。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信息检索中的相关反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相关反馈的研究现状及基本思想,在深入分析相关反馈的实现策略和在不同系统中设计的差别后,提出了相关反馈技术和个性化信息检索结合的模型,最后讨论引入数据融合的思想来进一步改善反馈效果。  相似文献   

16.
信息反馈意识及其在信息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辉 《图书馆学研究》2003,(7):73-75,97
从反馈、信息素养及信息意识等方面论述了信息反馈意识的涵义,总结了信息反馈意识的作用,提出了提高信息反馈意识的必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伪相关反馈的跨语言查询扩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关反馈是一种重要的查询重构技术,本文分析了两类相关反馈技术,一是按用户是否参与可分为伪相关反馈和交互式相关反馈,二是按作用于查询的方式可分为查询扩展与检索词重新加权.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将相关反馈技术应用于跨语言信息检索,提出了翻译前查询扩展、翻译后查询扩展、翻译前与翻译后相结合的查询扩展三种方法.最后,本文通过伪相关反馈实验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三种跨语言查询扩展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提高检索结果的精度,其中翻译后查询扩展方法相对更优越.此外,查询式的长度对不同跨语言查询扩展方法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调研网络知识服务平台中用户反馈服务的现状,针对当前反馈服务中的问题,提出网络知识服务平台用户反馈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期为知识服务平台中反馈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过程]以构建的用户反馈效能测试指标体系为基础,利用调查问卷从服务基础、服务质量、服务效果三方面对当前网络知识服务平台中的反馈服务状况开展调查与分析。[结果/结论]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网络知识服务平台用户反馈体系的总体框架与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9.
Medical image retrieval can assist physicians in finding information supporting their diagnosis and fulfilling information needs. Systems that allow searching for medical images need to provide tools for quick and easy navigation and query refinement as the time available for information search is often short. Relevance feedback is a powerful tool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This study evaluates relevance feedback techniques with regard to the content they use. A novel relevance feedback technique that uses both text and visual information of the results is proposed. The two information modalities from the image examples are fused either at the feature level using the Rocchio algorithm or at the query list fusion step using a common late fusion rule. Results using the ImageCLEF 2012 benchmark database for medical image retrieval show the potential of relevance feedback techniques in medical image retrieval. The 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 is used as the evaluation metric and the proposed method outperforms commonly-used methods. The baseline without feedback reached 16 % whereas the relevance feedback with 20 images reached up to 26.35 % with three steps and when using 100 images up to 34.87 % in four steps. Most improvements occur in the first two steps of relevance feedback and then results start to become relatively flat. This might also be due to only using positive feedback as negative feeback often also improves results after more steps. The effect of relevance feedback in automatically spelling corrected and translated queries is investigated as well. Results without mistakes were better than spell-corrected results but the spelling correction more than double results over non-corrected retrieval. Multimodal relevance feedback has shown to be able to help visual medic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Next steps include integrating semantics into relevance feedback techniques to benefit from the structured knowledge of ontologies and experimenting on the fusion of text and visual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20.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ipulations of auditory feedback and the vocal responses of the individual have been of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terest. The present study sought to investigate one of the auditory feedback variables, namely, vocal pitch, which had heretofore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An attempt was made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an experimental pitch‐shift of auditory feedback on the speaker's own vocal pitch, while maintaining normal relationships of the other feedback variables. Vocal pitch changes were seen to accompany the pitch‐shifts of auditory feedback. However, thes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did not prove predictable from the amount and direction of change in the auditory feedba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