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认同度关系到从业者的工作效能,关系到从业者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提升馆员职业认同度对公共图书馆来说有重要意义,提出提升图书馆馆员职业认同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提升图书馆从业者职业认同感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提升图书馆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一方面需要实践界的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营造以人为本的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教育界和行业协会在多方面予以协同培养职业情感。文章就如何提升图书馆从业者职业认同感探讨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及观点。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职业认证取向下业务培训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亚东 《图书馆学刊》2006,28(2):138-139
图书馆职业认证就是图书馆行业对从业者的准入控制,是彻底革除图书馆种种人事制度积弊的有效措施。简述了图书馆职业及业务培训现状。论述了图书馆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对促进业务培训创新的作用,提出了按照图书馆职业认证取向实现业务培训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美国专业图书馆协会、法律图书馆协会及英国图书馆与情报从业者特许协会都对图书馆员职业素养作出了相应的要求,而我国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研究却相对滞后。因此,我国图书馆界应转变图书馆学教育办学思路,逐步与职业素养要求相衔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成立多种类型的图书馆协会,加强中国图书馆学会的职责与功能。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图书馆的从业人员分为:图书馆员、教师图书馆员、图书馆技术员、助理馆员、志愿者、兼职和临时工作人员。澳大利亚图书馆人才保障制度主要以全方位的职业准入体系确保人才知识结构的完备,以职业规范和教育确保人才的质量,以志愿者作为从业人员的重要补充,并且以需求刺激图书馆从业者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本文提出培养图书馆未来从业者的早期职业认同感的观点,并就此分析了其培养意义和策略,以期为图书馆学人才培养以及高校素质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西方图书馆女性职业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是女性从业者较集中的行业,其中女性馆员的职业发展状况关系到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文章以女权主义为视角,从职业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和教育培训、职业平等和女性事业与家庭平衡问题四个方面,对国外女性职业发展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希望对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给予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国以后,中国图书馆职业从来没有缺少过核心价值观,但是那些核心价值观的确定过程,是一个自上面下的确立过程和图书馆职业对行政指令的被动接受过程.而始于2007年的中国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具有了鲜明的自主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图书馆服务宣言>表述的不再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政治任务,而是我们职业整体的理想宣示,也是所有从业者在工作中共同努力的方向.作为承载中国图书馆人核心价值观的<宣言>的问世,恰逢最好的历史时期.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9.
吕静 《传媒》2016,(24):86-88
新媒体的诞生对传统媒体行业和从业者造成了冲击,与此同时,也对新闻从业者个体和整个新闻行业本身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形成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新闻从业者个体和新闻行业两个层面以及传统新闻从业者和新媒体从业者两个角度,对新媒体形态下新闻从业者职业操守和行业自律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行业的自律与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将自媒体从业者纳入职业规范管理范围内,探讨并形成针对新媒体从业者的新的职业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职业通常被认为是女性职业,表现为女性从业者占比远大于男性,然女性的数量优势能否代表其更具职业胜任力还有待验证.为此,本文基于图书馆普通员工职业胜任力模型,对不同性别的普通员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女性员工总体的胜任力高于男性;女性在组织工作中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胜任力高于男性;男女员工对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表现薄弱;女性的人格特点使其比男性更胜任普通员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胡晓娟 《青年记者》2016,(31):23-24
职业认知是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相关功能、意义、规范的理解与认知,是职业意识成长和职业认同的基础.①形成职业认知的关键在于,从业者对于职业本质与功能的逐渐明晰以及自身在社会中角色与位置的准确定位,这也是职业同一性的形成过程.② 新闻人的职业认知,一是对职业角色的认知,即对新闻业与新闻从业者应该是什么的职业意识自觉.二是职业道德层面的认知.然而,新闻行业的现实困境致使新闻从业者产生自我认同危机,出现了自我贬损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国外针对图书馆从业者版权素养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版权素养构成与图书馆从业者版权素养教育是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借鉴国外相关实证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章通过问卷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图书馆从业者的版权素养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本次调查设计了版权素养、机构版权政策与版权素养教育三个主要分析维度,收集了22个省份馆员的相关数据,揭示了目前我国图书馆从业者版权素养状况的基本特点并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北京、广州两地报纸和广电两个行业388位传统媒体从业者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显示,传统媒体从业者整体呈现出高度职业转型意愿的情况.北京的从业者职业转型意愿高于广州,广电行业转型意愿明显低于报纸,女性从业者的转型意愿弱于男性.研究发现从业者在对未来职业的期望与忧虑、职业转型的优势与阻力中不断试图寻找“走”与“留”的平衡点,未来需要在媒介体制、职业认同、版权保护与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与改革.  相似文献   

14.
深度报道从业者的职业意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大陆深度报道从业者为考察对象,以职业意识为问题切入点,采用深度访谈法,对36位深度报道记者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试图呈现当前深度报道从业者职业意识的差异特征,由此管窥大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意识现状.同时,兼对深度报道从业者所处的行业现状与生存境况进行整体描绘.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论坛》开辟“从业抒怀”栏目,我干了将近30年(如果把从学图书馆学的时间也算在内,则已三十又四年)的图书馆工作,虽然并无豪情可抒,但感想还是有的,也想谈点心里话。然而一拿起笔,就被首先遇到的问题难住了,那就是图书馆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职业?图书馆人又算哪一类从业者?图书馆到底是门什么职业?懵懵懂懂干了几十年,实际上从没有认真考虑过,更谈不上有正确认识。它既不能“经世致用”,又不能“终极关怀”;既不是理论思辩,又不是“奇技淫巧”。它怎么说也不在社会职业的中心。而且它似乎很难独立存在,总要依附于…  相似文献   

16.
杰出的榜样人物对于群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对变革:30年来美国图书馆楷模人物撷英》一书,聚焦美国“年度图书馆员”和“年度辅助图书馆员”获奖者这一楷模人物群体,通过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和取得的成就,帮助图书馆工作者理清思路,减少路径选择的茫然、困惑与盲动,为图书馆从业者提供可资参照的职业标杆,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值得每一位图书馆员阅读。  相似文献   

17.
职业认可度是影响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提升出版业从业者职业认可度对出版业留住人才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出版人职业生存现状调查(2019—2020)”项目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出版业从业者职业认可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研究发现,对出版业从业者职业认可度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工作态度、职业满意度、薪资福利满意度、考勤满意度等出版业从业者主观感知因素,年龄、职称、性别等个体差异以及与领导同事关系等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8.
苏林森 《新闻界》2012,(2):53-58
随着传媒市场化的深入和各种新办媒体的出现,我国新闻从业者的流动性呈逐渐增强的趋势,本文基于一项全国调查发现,我国新闻从业者的平均从业年资约8.66年,近半从业者有过跳槽经历,其中网络媒体从业者的流动性最强.另外,记者的职业忠诚度不高,只有近四成记者愿意重新选择新闻职业.调查发现,从业者的性别、身份、职务和所在媒体性质影响了媒体从业者的职业流动.虽然适度有序的流动有利于传媒从业者和整个传媒业的发展,但需要加强对传媒从业者流动的规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数字人文馆员职业能力,是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档案馆等人文服务机构从业者必备的共同基础能力。为提升数字人文馆员职业能力,运用比较法,在比较图书馆和档案馆数字人文馆员研究基础上,着重对图书馆和档案馆数字人文馆员职业能力研究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表面上看上述差异是对数字人文馆员这一“新鲜事物”敏感度、关注度、接受度的差别,实质上是由两馆在职业基因、学科传统、工作性质、教育背景、专业化程度、人文素养、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差别所致。据此提出数字人文馆员职业能力提升的“一个观念,两种素养,五项能力”共性标准。  相似文献   

20.
媒介转型背景下,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流动现象愈来愈明显。劳动报酬、传媒转型、员工满意度以及传媒产业聚集等因素对新闻从业者职业流动产生较大影响。传媒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需重视新闻人才流动问题,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提升传媒从业者工作满意度,优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新闻从业者合理有序地流动,满足媒体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