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馆藏上海教会大学档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美教会在上海举办教育最初的动机是传教。由于直接传教收效甚微,促使传教士去寻找传教的其他更有效的途径。建立教会学校,就是欧美各国传教士根据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而采取的一种变通的传教手段。在一般教会学校得到较为广泛发展的基础上又诞生了教会大学。开办高校的理由为:使上海的上等阶层皈依天主教或基督教,通过他们影响普通百姓等等。因此,早期的上海教会大学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所有学生,不管是否是教徒,都必须接受天主教或基督教教义和礼仪的严厉约束,大多数学校要求学生每年起码修习一门宗教课程,宗教课程是早期的沪江大学、圣…  相似文献   

2.
邵洵美(1906—1968),祖籍浙江余姚,生于上海的一座大府第里。他六岁时入家塾读《诗经》,背唐诗,接受了旧学传统的熏陶。中学就读于著名的教会学校圣约翰中学。该校所授课程除国文外,都使用英文教材,不少教师也是洋人。后来转学至南洋路学校,并于1923年毕业。1925年12月,邵洵美考入英国  相似文献   

3.
《河北科技图苑》2000,(Z1):59-60
中美大学图书馆的建筑历史源远流长,一般认为美国的大学图书馆产生于17~18世纪的殖民地时期,如哈佛学院、耶鲁学院等9所高校图书馆;中国(有独立馆舍)的大学图书馆则产生于20世纪初,这一时期随着帝国主义的文化入侵,一些洋学堂和教会学校相继建立,于是一批欧美学院式的图书馆相继出现.如1916年建造的清华学堂图书馆、1922年建造的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天津是近代中国篮球的传入地,随后篮球运动波及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沿海城市,并逐渐成为一些教会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直到影响内地的城市。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近代篮球运动中,篮球运动服装也正在悄悄地发展着。  相似文献   

5.
苏全有 《兰台世界》2006,(16):51-52
在近代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教会学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我国近代教会学校的办学目标、宗旨十分之明确,那就是宗教传播,而教会学校的德育教育的效果之佳,又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周廷祥 《兰台世界》2012,(25):94-95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西方来华传教士空前增多,为了迎合传教的需要,辅助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他们陆续在中国开办教会学校。在教会学校里到底采用英语授课还是中文授课,这一问题引起了长期的争议。采用英语授课这一观点占了上风,几乎所有的教会学校都专门设置了英语课程,在自然科学这些学科门类中采用英语授课。教会学校第一次把英语纳入到我国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7.
一、庚子退款办学与清华大学诞生 自1877年至1900年间,美国曾在中国办了许多教会学校.当时清政府各省咨议局规定,官立学堂的毕业生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而教会学校毕业生则没有这个资格.因此美国官员感到"教会学校……从未得到官僚阶级的多少支持.  相似文献   

8.
清末教会学校的兴起带动了近代中国女子体育事业的发展。教会学校主办者对女子体育活动的重视,让女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9.
晚清中国的外语学校,人们所熟知的有两类:一类是教会学校,如徐汇公学、圣约翰书院,这些学校并不以教习外语为专职,但外语是其主课之一;另一类是官办同文馆,如京师同文馆、广东同文馆、上海广方言论。前类学校的创办,反映了西方打开中国大门、向中国渗透的意图;后类学校的建立,则是清廷为了适应新的国际环境而采取的应对之方。但是,在上海,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情况。一、早期外语培训班与夜校据可查文字资料,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上海已出现了专教英语的业余外语学校。这里所说的“业余”,在西方星期工作制尚未通行于上海时…  相似文献   

10.
杨天地  马丽娣 《兰台世界》2016,(19):106-107
随着西方列强在中国所开办的企业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新式人才成为社会的主要需求,在客观上为清教会学校的创办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清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重要阶段,其课程体系呈现出两方面主要特征,一是使用英语来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二是在英语课程设置方面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客观规律。在英语教学中所采用的语法翻译法及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对现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教会大学初现中国。在兴办新学的热潮中,教会大学高速发展,其中美国教会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是中国资格最老的教会大学,但在1925年6月,数百名爱国师生毅然脱离了圣约翰大学,组建了私立上海光华大学。光华大学的首任校长就是张寿镛先生。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各类学校都遭到了严重的损毁,教会学校也未能幸免,为了生存以求发展,这些学校纷纷选择迁移,本文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资料,对抗战期间及战后在华教会学校的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
1840年开始,西方化重要内容之一的近代体育,随着炮舰和鸦片一起传人中国,中国的体育事业开始了缓慢的近代化过程。而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是近代体育传人中国的重要桥梁。1890年,上海圣约翰书院举行了以田径为主要项目的运动会,被公认为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次运动会。  相似文献   

14.
教会音乐是基督教崇拜仪式中的音乐,我国的教会音乐由西方传教士带入我国,并通过教会学校的音乐教学这一特殊形式加以传播。而音乐教育作为教会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音乐教学模式对我国近代音乐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教会学校是近代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以传播西方思想和文化语言的教育载体。它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传统教学模式,中国教育也因教会学校的参与而加快了改革步伐,将中国封建传统教育转变为紧跟时代的新式教育。  相似文献   

16.
2000年4月,我在台北作学术访问研究,在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看到一批与上海史有关的档案,包括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的档案,关于日本在上海谋求建立专管租界的档案,四明公所的档案,关于苏报案交涉经过以及关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西书影响的档案.  相似文献   

17.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工、文、艺结合的多科类的高等专科学校,有着近50年的办学历史,已为我国出版印刷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8.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但台湾谍报机关对他们在这座“冒险家乐园”里的失败并不甘心,先后派遣一批又一批杀手,企图暗杀上海党政军负责人……  相似文献   

19.
查英 《新闻世界》2012,(6):136-137
在“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过程中,2010年7月1日国务院确定第一批包括北京、上海、南京等在内的12个试点城市。去年12月底又新增第二批45个试点城市。这一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策略不亚于一个新技术诞生所带来的影响,无疑将要为与其有直接关联的新闻传媒业带来有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相伯     
教育家马相伯,原名志德,又名建常。改名良,字相伯,晚号华封先生。他于1840年4月17日出生于江苏丹徒一个天主教家庭。8岁入塾读书,先学天主教经典,后学儒家书籍,但他喜欢探询天象奥秘。11岁进入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上海创办的教会学校——徐汇公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先后获得文科奖赏、圣学奖赏、西文奖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