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众对移动政务服务的采纳是移动政务成败的关键。以TAM和IDT为基础,结合移动政务特点,构建移动政务公众采纳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对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感知信任、感知成本、感知易用性、相对优势、相容性、自我效能、主观范式是影响公众采纳意向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提升移动政务公众采纳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识别并分析影响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为科学评估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质量和进一步提升政务微信的综合社会效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过程]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了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体系,运用DEMATEL方法对所有可能影响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质量的因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结论]根据所有因素的综合影响指数排序,识别出影响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并据此提出若干提升政务微信服务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杜治洲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7):121-125
电子政务公众接受度低是一个普遍现象。针对此问题,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TAM模型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电子政务公众接受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服务获取渠道的便利程度、系统的可操作性、电子政务服务的一站式水平、电子政务与公众的相关度、相关宣传等,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大数据环境下,政务服务逐渐由信息服务转向知识服务,为更好地提升电子政务知识服务质量,需要了解影响政务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质量的因素。[方法/过程]主要对提炼的知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利用SPSS工具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探析,构建政务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根据旋转成分结果得出结论:政务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分为服务过程与系统运行、知识质量和公众特质与感观心理体验3个层面,包括服务类型全面性和服务安全隐私性等21个影响因素指标,为政务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时代,随着短视频行业的迅速发展,政务短视频成为政治传播话语表达的新形式。本文聚焦公众参与政务抖音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本文以政务抖音号"中国军网"为研究对象,通过回归分析探究政务短视频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务抖音主题内容与背景音乐两大要素对公众参与政务抖音的积极性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政务抖音的呈现形式、视频时长、语言风格、句式、话题标签对公众参与的影响不显著。本文也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期提升政务传播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敏之  陈谦 《东南传播》2021,(10):35-39
政务短视频作为政务新媒体中的新生力量,在政府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疫情背景,探索公众参与政务短视频的影响因素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半结构化的访谈问卷,通过深度访谈获取访谈记录,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逐级编码,不断比较进而形成概念范畴,构建出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参与政务短视频的影响因素模型,包括用户层面是基础性因素,外部情境是驱动性因素,信息发布是保障性因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务短视频应坚持以"内容为王",注重公众感知体验,采取情感传播模式,发挥平台特色优势、强化公众口碑效应,切实提高公众参与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与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移动政务已经成为传统电子政务的重要补充。在总结国内外移动政务成功案例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移动政务的实现过程与社会需求,归纳移动政务的4种服务模式,包括手机短信、移动互联网、无线电广播和移动办公服务模式,并对其进行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移动政务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提出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方法,为政务微信公众号运营推广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过程]首先界定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的概念,然后结合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特点,从用户认知、情感和态度、用户行为、社会影响和政务微信公众号平台5个维度,选取17个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指标,并基于BP神经网络提出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方法,最后采集吉林省各消防大队的微信公众号数据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结论]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运用于政务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基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方法/过程]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质量评价初始指标体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法检验修正,最终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最后选取30个具有代表性的政务微信公众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对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理论层面上,基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实践层面上,通过对服务质量的科学评价和管理不断提升政务微信公众号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意愿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移动图书馆的发展使得公众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公共馆藏资源成为可能.基于用户角度分析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愿的因素,对推动移动图书馆的应用可起到重要作用.[方法/过程]鉴于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意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整合式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理论为基础,引入感知风险、信息质量、服务质量3个变量,构建出6个变量的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究6种因素对用户使用行为意愿的影响作用.[结果/结论]数据分析表明,感知风险变量对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意愿产生负向影响,绩效期望、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3个变量对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努力期望和社会影响两个影响因素显著性未达到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厘清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影响因素层级关系,有助于提高政府开放数据公众接受度与使用效率,为我国政府开放数据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 基于情境理论和专家调查法提炼出影响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的13个因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辅助建模,构建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模型。[结果/结论] 结果显示,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模型包含5个层级,可划分为3个层次:表象层、中间层与根本原因层。表象层包括系统资源、任务紧急程度与平台操作;中间层包括需求明确程度、任务主题、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根本原因层包括文化程度、年龄、政策法规、社会影响与平台设计。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移动阅读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消费的发展为图书馆移动阅读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研究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对推动图书馆移动服务功能建设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TAM和ISSM,构建图书馆移动阅读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法,针对典型用户群体发放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信息有用性、内部环境质量、外部环境质量均对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产生正向影响,信息时效性对用户采纳态度不产生影响;用户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对移动服务阅读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分析结果可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了解移动阅读中的用户行为特征,采取相应的转型升级策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政府公职人员微博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公职人员的微博接受意愿会受到主观人文认知和客观技术环境两个层面的影响;感知风险对于微博接受意愿的负向影响最为显著;绩效期望、付出期望、便利条件、信任网络、社会影响这些要素对微博接受意愿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构建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影响因素模型,为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对10所高校26位采访对象的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性研究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影响因素,并构建其扎根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4个主范畴:高校及其图书馆归因、政府机构归因、公众用户归因、其他归因。其中高校及其图书馆归因是主导性因素,政府机构归因是保障性因素,公众用户归因是驱动性因素,其他归因是制约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深度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从重视供给效率转向更重视公众诉求。文章首次将期望确认理论引入该领域,通过在辽宁的问卷调查,分析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期望与感知绩效,以测度公众的获得感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期望到感知、到确认、再到获得感的过程路径。研究发现:公众期望与感知绩效之间存在差异,改善基础服务与服务保障类因素有助于提升公众获得感。政府应构建期望-供给型服务模式,推进服务保障,激发公众的参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Public Library Quarterly》2013,32(3-4):29-34
Social and political issues are key factors in developing cooperation among public libraries. Experiences in public library cooperation have shown that the acceptance of cooperation as an ideal, patron reaction and acceptance, local pride and control, and the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the library board,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funding agencies are all important in providing the best possible framework for cooperation. The commitment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lications, changes, and modifications that cooperation requires are also important. Realization that interpretation of what cooperation means and that unequal contributions can be expected are necessary steps in developing effective arrangements among public libraries.  相似文献   

17.
王福  毕强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2):12-20
[目的/意义]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是阻碍信息接受的活跃性因素。降低信息接受情境粘滞度,增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的"场景-行为-情境"适配功效,是提升移动图书馆场景服务能力、实现移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关键。[方法/过程]通过探索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的形成动因,运用情境适配理论和阻滞增长模型理论,构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模型;运用Matlab动态模拟移动图书信息接受的场景要素、情境要素和适配要素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的影响。[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粘滞度过小会使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移动服务场景产生剧烈的震荡作用,粘滞度过大则会使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场景过分依赖于信息接受情境。  相似文献   

18.
信息资源开发机制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资源开发存在三种机制: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公益机制。三种开发机制有其各自的运作机理,在选择信息资源开发机制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信息资源的物品属性、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政府的职能理念、政府的政策倾向、公众的信息需求、技术的进步以及资金保障都会对信息资源开发机制的选择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Retaining users of mobile government services (MGS) is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f mobile government. Drawing on Bagozzi's self-regulation framework, the current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predictors of MGS continuance by considering both perceived quality and perceived value. Unlike most e-government research that has utilized linear models, this study employed a two-stag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that can identify non-linear and non-compensatory interactions. The current research first applied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examine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influencing MGS continuance, and then utilized a neural network model recheck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findings and rank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factors.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335 “one-stop-shop service platform” app users in China through an online survey platform. The research findings reveal that user satisfaction is the utmost influential determinant of their continuous-use intention regarding MGS, followed by user trust; moreover, perceived quality and perceived value strongly influence satisfaction and trust. However, perceived risk does not affect intention to continue use. We also discus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service providers, for improving user continuance rates for MGS.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sought to defin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bureaucrats' decisions on whether to gra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requests. Whereas previous studies of this issue focused mainly on factors related to the work of a specific government agency, this study expanded that focus to include information-related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drawing on blame avoidance motivation theory, street-level bureaucracy theory, and principal–agent theory. Decision-tre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while various factors influenced public officials' disclosure decisions, Information-related factors were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blame avoidance was a stronger motivator than realizing public interests. Therefore, a crucial point for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a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is to prevent in advance the interference of blame avoidance motivation in the release of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