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8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5年9月22日-25日,由沈阳师范大学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承办.国际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学会和亚太教育学会协办的“中国首届国际教育效能与学校改进大会”在沈阳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并就国际效能与学校改进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2.
近30年来我国对就近入学政策的研究疏于对这一政策的内容进行分析,而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是教育政策分析的起点。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教育法律文本和教育政策文本中,对就近入学政策在对由谁来实施以及对谁实施就近入学、对为什么要实施就近入学、对怎样实施就近入学以及对怎样保障实施就近入学进行了规范。用法律规范的假设、处理和制裁三个要件和政策规范的目标、对象和措施三个要素对上述规范进行分析发现,法律规范中的就近入学政策比较重视处理规范,而对假设和制裁重视不够;政策规范中的就近入学政策存在政策目标不稳定、政策对象不够全面以及政策措施不够统一和配套等问题。完善我国就近入学政策的内容就要在法律规范和政策规范上克服存在的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是以一种以主观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教育管理伦理观,它反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观所秉持的“价值无涉”的伦理观点,认为教育管理乃是“价值关涉”的,并不可能保持“伦理中立”。尽管人文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的哲学基础决定了其并非是一种科学意义上的伦理观,但其关注组织中人的因素,认为不能离开人来谈论组织的管理和决策,强调重视人的价值和伦理理性及人的非理性在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对当前的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实践本身就提出并蕴含了许多急需解决或总结提炼的重大理论问题。教育体制改革理论就是其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它涉及到教育体制、制度和教育机制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教育体制与制度之间、教育体制与教育机制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些理论问题。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制度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组织及组织与组织之间活动的规范;教育机制是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是不同的,因为教育体制与制度是两国有区别的范畴。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又是有联系的,因为教育体制与制度是相关的。这种相关性主要指的是教育体制内的制度与教育体制所具有的紧密联系;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机制创新在内容即内涵和外延上是不同的。然而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机制创新在诸多方面又是有联系的,如二者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上是相关的,结构上是相融的,性质与功能上是互补的,范围上教育机制创新又包含了教育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西方范式方法论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式方法论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在西方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如何从事科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但也存在不足,值得进一步完善。文章认为有三种不同的范式方法论,即元范式论、一般范式论和方法范式论。文章在对这三种范式方法论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范式论,分析了这种方法论所包含的哲学范畴、范式范畴和方法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并对这种新的范式方法论的运用进行了说明,对这种新的范式方法论与其它三种范式方法论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17.
日本在教育管理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而重视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对教师进行管理,就是一条值得我们借鉴的重要经验。本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末行为科学产生以后,它对日本的教育管理发生了很大影响。行为科学的书籍被大量翻成了日文;不少研究者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研究日本教育管理问题;日本有关大学教育管理专业也开设了行为科学方面的课程;学校校长任职考试的试题也有行为科学方面的内容。日本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兼论教育管理现象的基本范畴●孙绵涛康翠萍关于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笔者赞同这样一种观点,即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揭示教育管理规律的科学。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的理由是:第一,教育管理现象比较模糊,不易准确地把握...  相似文献   
19.
教育法分类的方法论问题是研究教育法体系与结构的首要问题,在对教育法的体系进行研究之前,首先应对教育法分类的方法论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对已有的教育法分类方法的研究,以及对以往学者们在教育法体系与结构研究中所体现的方法论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关于教育法分类的方法论的思路,并以此为基础,对教育法的体系与结构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大学本质观是人们对实施中等以上教育的组织机构存在与发展的原因的一种系统的理性认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大学的本质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学术自由的角度来认识大学更能体现大学的本质。大学的观念,是人们对大学的一种认识体系。这种认识体系包括对全部的大学现象进行认识所形成的广义的大学观体系,对大学是什么、大学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发挥大学的作用、以及对大学作用结果这些关键问题的认识所形成的大学本质观、大学价值观、大学实践观和大学质量观所组成的狭义的大学观体系,以及由广义的大学观和狭义的大学观所组成的综合的大学观体系。在狭义的大学观中存在着应然逻辑和实然逻辑两种逻辑。大学观念的改革既可以遵循大学观的应然逻辑,也可遵循大学观的实然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