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2490篇
科学研究   43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59篇
综合类   119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34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498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微博、微信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及较高的用户依赖性,成为高校创新档案服务手段的新平台。以"211工程"高校档案馆为例,从开通现状、信息推送量、更新频率、服务内容等方面对微博、微信服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高校档案馆微博与微信服务的整合策略,以期实现"双微"平台联合运行。  相似文献   
32.
33.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高效课堂研究,加快初中教育教学改革步伐,2014全国和谐杯“我的模式我的课”初中特等奖教师“同课异构”暨唐山市丰南实验学校初中高效课堂“三级建模”现场展示会将于2014年10月18日在唐山市丰南区召开。  相似文献   
34.
<正>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为本,以项目为载体,既重教学结果又重教学过程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实现课程价值,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群体合作精神。然而,如何让合作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绽放光彩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产生需要,主动合作纵观劳动与技术课堂,我们发现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一大原因是学生还处在被动之中——老师要我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35.
正六年来,班里55个孩子在我的呵护、支持、磨砺中,悄然成长。因为有了他们,我才穿越平凡,实现自己的价值;因为有了他们,我的天空才白云悠闲、苍茫亮丽;因为有了他们,我的生活才绚丽多姿、翩跹起舞;因为有了他们,我的生命才滋长繁花,美丽精彩……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教师这一职业,酸甜涩辣,有苦有乐。教师的工作,繁琐、劳心、伤神。每一节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次人生教育,教师要循循善诱;每一本  相似文献   
36.
37.
在教蒲松龄的《狼》一文时。有学生提出:“从‘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一句可看出,这个屠户晚归,是因为贪利而延迟了回家的时间。所以‘晚’是回家晚了,而屠户是个贪财之人。”这很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备课时,我只是单纯地认为“晚”是时间词语,可理解为“傍晚”或“晚上”,屠户的形象定位也只是因袭传统的机智、勇敢,  相似文献   
38.
问题:已知:如图1,AB=AC,DB=DC,F是AD的延长线上的一点,求证:BF=CF.揭示思路:本例要证BF=CF,要看BF与CF在哪两个三角形中,即将问题转化为证明全等三角形问题,结合图形可发现BF与CF在△ABF与△ACF或/△BDF与△CDF中,只要证△ABR≌△ACF或△BDF≌△CDF,  相似文献   
39.
如今,网络如此发达,为我们传播了许多以前不为人知的事情,不管是某个小村落发生的杂事,或是各国大事,都能够图文并茂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然而,这么些年来的感觉,就是让许多人认识到社会的残酷,人心的泯灭,美好的事物抵不过悲凉与凄惨的结局。本文感叹社会,倡导人心温暖。  相似文献   
40.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很多“得”字,仅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得”字就先后出现了十四处,共有五种用法.笔者发现,“得”字在作品中出现的语境不同,其用法也不同,意思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