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2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从业者增多和新技术应用,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明显提升,近年来社科类图书译著愈发引人关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重复出版、专业术语翻译不规范、机器翻译痕迹较重等问题给读者带来了负面体验。本文从编辑出版角度提出提升社科类翻译图书质量的具体办法,促进社科类图书翻译出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2.
国图数据与CALIS联合目录数据译著责任者CNMARC著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多实例列举国图数据与CALIS数据译著责任者著录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套录修改国图数据之要点.参考文献23.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译著的引进与出版情况,指出:译著有多种版本形式,在书目数据库里看似比较分散,但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目软件,运用CNMARC的功能作用,分别以原著题名、原著作者、译著责任者规范汉译姓作为检索条件,能够将各种版本形式聚合起来,提升辨识度,满足读者多本比对进行阅读和研究的需求,同时也为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采购质量、跟进相互关联的文献、进一步做好文献资源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44.
文章研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译著知识生产主体、载体、客体三个维度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马克思主义译著出版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的影响。从知识生产主体来看,新中国马克思主义译著作者国别多样,以苏联为主;作译者群体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出版机构的政治性、学术性较强。从知识生产载体来看,新中国马克思主义译著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具有跨学科性。从知识生产客体来看,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术语中国化,篇章内容精准化。马克思主义译著出版有助于促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主体专业化,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并影响着我国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进程,促进马克思主义知识再生产,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的专业化、中国化。  相似文献   
45.
大学出版社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一项特殊使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出版大学教材和学术著作是其产品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学术著作包括国内学术专著和学术译著。但是目前,市场压力以及体制改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大学出版社学术著作严重萎缩,有的甚至没有此类图书的选题规划。对于学术译著来说,由于没有外部补贴、加之较高成本的引进版税、  相似文献   
46.
国外汉学家译著责任者检索字段的著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二指示符取值不一致、款目要素的认定有分歧、姓名原文的选取界定不严格。汉学家中国名有多种合成方式,与普通外国责任者的汉译姓差异较大,著录时需加以区分。应采取认真查阅在编文献、选择权威工具书或者参照国会图书馆规范记录等多种途径,使人名的著录更加准确、规范。  相似文献   
47.
严复之所以能够在晚清变革传统知识机制历程中输入崭新的西学理论体系,改变众多知识分子传统的认知模式,关键在于译者以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为依托,通过译著承载其选择拟译文本过程中渗透着的深刻道德实践性和译著本身建构起来的近代知识分子公共性,筑起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性进程转变搭起了一个理性的话语平台.  相似文献   
48.
鲁译刍议     
王得后先生在《〈鲁迅译文全集〉终于出版了》一文中提出两点:一是研究鲁迅的人是非读《鲁迅译文全集》不可的,二是研究中国现代翻译理论和翻译史的人也是不可不读《鲁迅译文全集》的。有意思的是,我们是在研究中国现代翻译理论和翻译史项下去研究别位译者,别种译著;只有涉及鲁迅,第一点才可以单独提出。  相似文献   
49.
一本好的译著应能准确、通顺、明晰地表达原著的思想和内容.为了出版高水平、高质量的生物医学译著,本文拟从审读方法和编译互动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编辑加工此类著作的立场、责任和方法.  相似文献   
50.
黄旦  丁未 《现代传播》2005,(2):23-30
本文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大致可分为1984-1992和1997-2002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总量及其规模均不如后一阶段.从译著的内容看,前一阶段主要涉及的有大众传播、传播社会学以及人际传播,后一阶段则多侧重于传播与文化及其系列性教材,组织传播的著作也是在这一阶段被引入.就其翻译的立足点,两个阶段基本类似,即都试图从他们所了解的传播学科的整体图像选择及组织翻译,以此为建立中国自己的传播学科提供借鉴.可是以引进"学科"为宗旨,使得译著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经典的研究专著不多、视野受到一定的限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