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94篇
科学研究   63篇
体育   96篇
综合类   73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探索有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教育创新推动创新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热点。本文以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为例,提出了地方综合性大学要结合地方优势资源创建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地方优势资源在设计培养目标、优化培养内容、探索培养途径等方面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层价值。创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坚持地方支持、学科支撑、学生主体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42.
硕士生培养模式对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硕士生培养模式各具特色,通过对其硕士生培养目标与计划、入学要求与学习期限、课程设置与学业要求、导师指导方式、科研与学位论文等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有益经验。针对我国大陆硕士生培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3.
南京政府初期,清华在短短几年间崛起为世界级学府,其物理学科尤为卓越。该系不仅在全国遥遥领先,且有着很高的国际能见度。该系有着优秀的人才机制,其人才储备与办学经验主要受益于加州理工学院和芝加哥大学;在办学实践中,该系注重研究、尤重实验,并在通才教育的基础上,实行个性化的天才教育;该系还注重组织文化建设,从而最终形成了强劲的创新机制和柔性高效的大学制度。其科研工作已跃居远东顶尖水准,该系师生成为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成果的主要的中国学人群之一;其本科教育,已接近欧美顶级大学的标准;其成材率极高,在几年间就孕育了一二十位世界级学者。他们对中国的学术独立和民族独立有着巨大贡献,对中国的工业化、国防建设和民族复兴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4.
我国的独立学院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逐渐面临着诸如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竞争激烈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大量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此同时,近几年来,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用工荒现象愈演愈烈,逐渐从东部沿海城市蔓延到西部地区。伴随着适龄入学人口的减少及大学的扩招,独立学院的发展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更拥有政策上难得的历史机遇,独立学院可以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模式,构建并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45.
武术师资培养问题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武术教师是武术教学的指导者和技术、知识的传递者,在武术教育改革之“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师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主要观点:1)武术师资的主体来源是各高等院校武术专业毕业生,由于受报考条件限制,使该专业学生在技术能力上因循了竞技体育的“项目化”特点,导致普通学生武术学习的需求与武术师资的技能存在差异,体现了“选材”环节上的先天不足。。2)在武术师资培养模式上未能做到“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而是延续了竞技领域项目培养方式,一味注重专业方向的划分,忽视相互之间的联系,忽视综合素质的锻炼;在技术主干课程设置上仍以项目分化后的专项主干课程为主,缺少纵向上对拳种内涵的挖掘和横向上对武术范围内其他项目的关照;在课程教学模式上局限于专项的狭隘视野内,缺少对武术作为一种中华文化形态所具有的形下之器与形上之道、符号与意义、型与法的兼顾。最后针对武术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6.
古代书院秉承儒家"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系统有效且独具特色的个体品德培育模式,即通过挖掘经典著作道德内涵、强化社会游历道德功能、深化书院祭祀道德意蕴,最终促成生徒个体自觉道德践履。  相似文献   
47.
 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拔尖人才匮乏,如何培养基础研究拔尖人才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界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文章试图以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教育连贯性、长周期培养、教育单位三个视角分析他们的关键成长路径,得出良好的教育连贯性、硕博贯通式的培养有利于基础研究领域拔尖人才的成长,以此提出高校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应在保证教育连续性的前提下注重实践教育,在长周期培养模式下进行多通道设计,并积极探索与研究院所联合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48.
德国巴斯夫公司的合成氨法固氮工程被认为是史上最大的科学事业之一.因合成氨技术既可以用于生产造福人类用的化肥,又可以用来生产杀害人类用的炸药,故其产业化轨迹非同寻常.针对合成氨的产业化这个产业技术发展史上的独特个案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讨论,并着重回答了两个问题:合成氨技术何以能快速跨越创新过程中的死亡之谷,并最终实现了产业化?合成氨的产业化给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留下了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49.
剖析了大学生学习不良的原因,提出了基于一个中心两个辅助点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并将此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实验结果表明,此模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0.
关于高职教育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莉 《科教文汇》2011,(1):151-152
高职教育目前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就是通用能力的培养。本文介绍了通用能力的概念和当今世界各国通用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了通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培养通用能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