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师:大家预习课了吗? 生(参差不齐):预习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2.
课堂导语的功能,或者说设计导语的真谛在于“引”。  相似文献   
23.
语文与社会息息相关,当今社会的语文环境不佳,也是导致语文教学问题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其一,政府尚未建立从根本上促进母语水准提高的有效机制。国家选拔干部,很少真正注重被选人员的语文综合素质。高校选招人才,虽然将语文列为必考的主科,但最终录取看的是总成绩。...  相似文献   
24.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语文试题,整体上呈现出调整、改造,稳中有降的特点。 一、调整 即在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秋季招生试题基础上进行材料组合或孝查视角的调整。这集中体现在第一卷语言运用剖分。 1.语音考查由多字多音变为单字多音,考了四个常用多音多义字:数、识、横、模。横向看,总体考查的数量减少了;纵向看,被考查的具体义项增多了,如“数伏”一词不常用,“数”的正确读音绝大多数考生生疏。这样调整语音考查并不意味着降低难度。  相似文献   
25.
采访是很重要的口语交际形式,也是很重要的综合性实践。虽然教材作了简要的知识介绍,并配了相应的借鉴与练习,但作为一种综合性实践,其兴趣的产生、知识的获取、体验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只能以活动为中介,“活”了有动力,“动”了有活力,活动挖潜力,活动出能力。  其一,让学生在活动案例的辨析活动中,掌握采访的知识与要领,以充实知识短文的教学。 (用投影显示,集体研讨 )  辨析活动之一:下列采访是成功的,简要分析成因。  1.《人民日报》老记者纪希晨有次去四川某油区采访。一开始,采油队的负责人十分冷淡,支支吾吾…  相似文献   
26.
27.
一、什么是个性化的感受所谓感受,通常是指接触外界而得到的认识、体会、领悟。把这种认识、体会、领悟,用恰当的语言真实地表达出来,就是谈感受。从角色形式上看,感他人之所未感,言他人之所未言,你的感受就区别于他人,拥有了你的个性,你所谈的便是个性化的感受。二、如何进行个性化感受1.个性化感受来自个性化观察,眼中有“我”,心中才有“我”。(1)真处看,纯真之眼见卓然。成人在尘世沉浮久了,对人对事寻问作答,均难以摆脱逐渐形成的诸多思维定势,感受容易多共性,少个性。孩子遭际与因袭的东西少,往往跳出各种定势的局囿,生发出令人震撼与…  相似文献   
28.
学情分析策略我校是以理科竞赛见长的重点名校,学生对理科思维敏捷,变通力强,而对文科却一向不重视。因此,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薄弱,尤其是学习语文的兴趣低、积累少,规范意识弱而自主性强,分析、理解、感悟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29.
依据“课标”,我们可以将学习散文的主要目标提炼为: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注重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对作品丰富的内涵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感悟,并内化为自己的素养;感受散文的艺术魅力,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阅读散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0.
通过必修课实现“基础分流”,通过选修课来实现“差异发展”,是当今对教育的一种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选修课”“学分制”即将全面实施。今天,选修课已经不是开与不开的问题,而是如何开好、如何趋利避害的问题。有许多教师早已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践、探索。为此,本刊特邀几位探索过选修课的教师撰写了这一组章,介绍自己的经验教训。这些来自于一线的鲜活体验,希望能给广大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