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4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教育   5978篇
科学研究   792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616篇
综合类   580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2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625篇
  2013年   577篇
  2012年   868篇
  2011年   907篇
  2010年   717篇
  2009年   589篇
  2008年   588篇
  2007年   673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作为农村体育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必经之路。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基于协同治理的基本理论,把握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的现实动因,分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中存在的均等化供给落实不到位、服务管理体制结构失衡、市场经济模式功能缺失、农民需求表达体系欠缺等现实问题。通过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型,确保治理公正平等、完善政府职能结构、促进机制融合发展、激发需求主体活力等方面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20字总要求为切入点,在解析乡村振兴与体育发展内在关联后,提出新时代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基本方向与路径。研究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加快乡村体育的现代化、生活化与产业化节奏,提升乡村体育参与人口增量式发展步伐,实现城乡体育设施一体化布局;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刺激乡村经济增长,影响居民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指数,促进社会群体交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综合素养。建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走产业发展方向与产业化路径;生态环保方向走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乡土民俗方向走文体融合发展路径;社会治理方向走公共服务治理路径;体娱生活方向走健身康体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化旅游型特色小镇饱含丰富的乡土景观资源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对特色小镇乡土景观的保护有助于与之关联的自然生态保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多维价值的实现。在对乡土景观价值构成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文化旅游型特色小镇--沙溪古镇为研究对象,着重对沙溪古镇乡土景观价值及其对古镇旅游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展开分析,并对其保护策略进行了探讨。认为古镇乡土景观包含了自然生态、民居聚落等物质实体以及日常生活图景、民俗活动氛围等人文环境,并具有传统人居智慧体现、文化传承、社群关系塑造、生态保护以及产业发展等多元价值,同时认为对乡土景观的保护应从整体观的视角出发,实现其多元价值的呈现。  相似文献   
4.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探索民间武术组织服务于乡村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在传统社会,民间武术组织以武德传承强化乡村德治机制,以门规戒约规范乡村法治秩序,以家长制参与乡村自治实践。而进入现代社会,民间武术组织服务于乡村治理面临着传统德治弱化、法治建设不完善、参与自治机制不健全三方面的困境。提出,民间武术组织要建立新的道德体系,营造乡村治理的德治氛围;加强组织治理,强化乡村治理的法治理念;深化自治实践,主动承担乡村治理职责功能,旨在为更好促进民间武术组织有效治理、推动乡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村留守老人的数量日益增多。随着脱贫攻坚战进入下半场,农村留守老人的情感问题也逐步进入了社会公众的视野。农村留守老人的情感需求更多的体现在对子女孝敬自己的需求、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邻里之间日常的互相照顾、对扩大交际圈的需求、保持社会参与的需求。在脱贫攻坚战的背景下,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有所提高,但依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老人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但同时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引入比较优势指数法对保定各地优势农产品进行测算,并就保定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结果表明:保定农产品网店已初具规模,店铺分布呈现非均衡性,经营主体以青年人为主,原材料供应型店铺占主导地位,电商发展的配套系统如人才、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物流配送系统等仍不完善,成为制约电商发展的主要因素,亟须各部门配合综合加以解决,形成农村电商的整体合力,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7.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集聚效应像一个巨大的吸盘,吸走了粤东西北地区的人力资本。清远农业生产经营青年人才缺乏,成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制约瓶颈。既然人才不可能短时间回流,应充分利用省职教基地的高校人力资本,通过在基地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心的形式,以高校智库资源为引领,凝聚科研院所、农业生产流通社会组织和规模龙头企业等形成发展联盟资源体,推进清远农村电子商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伴随快速城市化的乡村聚落的衰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缓解这种现状,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那么,在乡村振兴中如何看待村庄的衰减?如何合理布局村庄和促进乡村振兴呢?日本作为一个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国家,经历了乡村衰落和町村合并,该历程可能对中国有所启示。分析日本过去近100年不同等级町(镇)村数量变化、人口数量变化、空间分布与变化特征,以及町村聚落变化的影响因素;然后从4个方面探讨日本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1)町村规模越大,在时序上衰落(数量减少)越滞后,但2000年以后(城市化后期阶段)不同规模等级的町村都在减少;2)1980-2015年町村数量减少率由东北向西南递增。其中,减少率最高的区域为濑户内海两侧地区,均高于80%;3)1980-2015年町村人口增长的主要区域分布在都市地区(东京都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大阪都市圈),且离都市圈越近人口增长率越高;4)城市化快速发展、町村合并及选择性的乡村振兴是导致町村变化的3大原因。  相似文献   
9.
产权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运行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农民谋生的主要手段,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伴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农村土地产权的明确界定和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也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创新。文章将在产权理论尤其是产权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这个理论框架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找到解决相关问题的途径,完善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这一重要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它的经济职能,挖掘我国经济发展中蕴藏在农村经济体中的经济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村服务业是衡量农村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农民就业的有效途径。以浙江省为例,对农村服务业和农民就业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在区际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寻求以农民住地就业为主的内部发展方案,具有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能对其它区域促进农民就业,实现增收致富,推进“三农”事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