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03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395篇
教育   29723篇
科学研究   234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249篇
综合类   1826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4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663篇
  2020年   867篇
  2019年   727篇
  2018年   425篇
  2017年   434篇
  2016年   447篇
  2015年   1107篇
  2014年   2705篇
  2013年   2972篇
  2012年   3589篇
  2011年   3093篇
  2010年   2041篇
  2009年   1917篇
  2008年   2143篇
  2007年   2730篇
  2006年   2615篇
  2005年   1963篇
  2004年   1698篇
  2003年   1434篇
  2002年   1131篇
  2001年   759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Creating and disseminating knowledge through research and teaching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the hallmark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However, new university business models have called into question the ‘bundling’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sustained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has found little evidence of an insolubl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activities. In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versities’ institutional discourse. We use corpus-assisted discourse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and teaching as presented in two sets of institutional texts currently influential in UK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 environment statements and 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 provider submissions (a total of 2143 documents and 12,492,071 words). Our findings show that, while universities emphasise the value of research to their teaching, they do not always emphasise (or sometimes even decry) the influence of teaching on their research. We empirically evidence that, according to what universities themselves write in institutional texts, teaching and research are not always in a mutually beneficial entanglement, but often rather a one-way relationship in which research expertise and institutional prestige are used to bolster claims of teaching excellence. This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communication of both the vision and the purpose of a university in regulatory exercises and wider policy, but also speaks to the broader idea and practice of being a universit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相似文献   
2.
ABSTRACT

Purpose

The 24-Hour Movement Guidelines (24 hMG) provid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including physical activity (PA), screen-time and sleep-duration, which preschoolers should achieve for a healthy day (24 h). The aim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analyse preschooler’s adherence with the 24-Hour Movement Guidelines.  相似文献   
3.
开展信息化、智慧化预警工作是实现全面精准育人的重要途径,而预警应用平台无疑是预警工作的有力工具和实践载体,其设计方案应用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习预警信息化愿景的达成度。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学习预警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从工作流程设计、平台框架设计和平台建设方法等3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平台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平台的应用扩展了预警范围、提升了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干预更为灵活、个性化,可为当前高职院校学习危机的实践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三羧酸循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安静对照组(C)、低负荷运动训练组(LT)、中等负荷运动训练组(MT)、高负荷运动训练组(HT)和极高负荷运动训练组(ST),每组10只。各运动组分别进行6周的跑台运动训练。训练方案结束后,取腓肠肌样本,提取线粒体,测定线粒体柠檬酸合成酶(CS)、异柠檬酸脱氢酶(ICD)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C)活性;线粒体Ga2+含量、胞浆NADH、NAD+、ATP和ADP含量,以及ICD mRNA转录水平。结果:(1)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线粒体CS、ICD和α-KGDHC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且CS和ICD活性由高到低顺序均为: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α-KGDHC活性由高到低顺序为:HT组 > MT组 > ST组 > LT组 > C组。(2)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线粒体Ca2+ 含量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胞浆NADH/NAD+和ATP/ADP的比值均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比值由低到高顺序为:MT组 < ST组 < HT组 < LT组 < C组。(3)不同负荷运动训练组ICD mRNA转录水平均高于安静对照组(P < 0.01),其水平由高到低顺序为: MT组 > HT组 > ST组 > LT组 > C组。结论:低负荷、中等负荷、高负荷及极高负荷运动训练均可提高大鼠骨骼肌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功能,且中等负荷运动训练效果最佳。其机制与胞浆NADH/NAD+和ATP/ADP比值、线粒体摄钙能力及限速酶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律海涛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3):303-305,311
对体育系男学生(20名)在安静状态、小于通气阈强度负荷运动后即刻1min的脑电变化进行测试得出结论:小于通气阈强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大脑皮质产生影响,增进了大脑细胞新陈代谢强度,可改善大脑皮质神经元代谢能力,可改善和提高脑皮层神经细胞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江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江西 18所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内容需求现状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大学生 15项体育健身内容需求程度的统计分析 ,提出建立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体系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体育系男学生(20名)在安静状态、小于通气阈强度、通气阈强度、大于通气阈强度负荷后即刻1min的脑电变化进行测试。结论:通气阈强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大脑皮质产生影响,增进了大脑细胞新陈代谢强度,可改善大脑皮质神经元代谢能力,使其产生复杂的生理效应和训练效应,对脑皮层神经细胞工作能力的改善和提高很显著;大于通气阈强度运动后易使中枢神经细胞产生疲劳。  相似文献   
8.
高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特征调研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高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 ,目前高年级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量少 ,体育活动项目多样化 ,校园为主要的活动场所 ,每周活动次数 1~ 2次为主 ,每次活动时间 6 0 min以上 ,以中等活动负荷为主 ,呈多元化的活动目的动机 ,活动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新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新旧《纲要》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但新《纲要》更具发展创新点。它条款增多,定位更加准确,体现了科学性;容量增大,内容更加全面,反映了系统性;文字充实,叙述更加条理化,突出了指导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就如何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进行分析。结论认为,业余田径训练进行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才能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