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冠中  姚戈  李根  王淑华 《编辑学报》2015,27(5):473-475
科技期刊的审稿周期普遍受到作者和编辑的共同关注.地学类期刊论文在研究的地域性、多解性等方面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和相关的社会学因素对审稿专家选择、审稿周期和评审质量影响较大.调查分析显示,选择地域性相似的审稿专家,进行科学、规范审稿,同时考虑社会学因素,如审稿时段,可以保证审稿质量,有效地缩短地学类论文的审稿时间.根据地学类论文的特点及聘请专家审稿的经验,在分析国内外地学类期刊审稿时间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论文评审过程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17,29(3):252-254
同行专家审稿对保证学术期刊论文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改进学术期刊对同行专家审稿致谢的表达方式,简述学术期刊对同行专家审稿致谢的常见做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的建议.归纳了论文作者对同行审稿专家公开具名致谢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认为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可以适当方式对审稿专家提出的审稿意见和建议公开具名致谢.  相似文献   

3.
论"疑问式"审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爱琴 《编辑学报》2007,19(4):259-260
在科技学术期刊的质量主要决定于专家审稿的今天,变审稿过程中简单结论式问答为"疑问式"层次问答,是提高审稿质量的关键举措.要做好"疑问式"审稿工作,编辑者必须对稿件进行深层次了解,做到向审稿者提出的问题个个都涉及论文的实质和核心.为此,作者必须撰写出规范的论文摘要;编辑者初审时必须认真细致阅读稿件,必须准确选择审稿专家;编辑部必须适量提高审稿酬金.  相似文献   

4.
学术论文审稿中存在的问题与编辑作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审稿是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专家审稿又是审稿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着论文的学术质量与发表时滞。审稿专家审稿的质量与速度与编辑有直接的关系。笔者在十多年的编辑工作中越来越体会到专家审稿对确保期刊质量的作用,针对高校学报在论文送审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编辑作为的途径,愿与广大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5.
从《大连交通大学学报》的一类滞审稿件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论文,分析其送审过程和审稿结果,探讨适合刊物自身特点的审稿专家遴选方法。编辑在选择审稿专家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小同行审稿专家、内外交叉审稿、选择学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审稿专家,同时注意多关注和挖掘学术活跃度高、精力旺盛的青年审稿人,建设有针对性的审稿专家队伍,以期提高审稿效率和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6.
科技论文在正式刊用前都必须经过两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即专家审稿与编辑加工过程,两者在稿件的处理中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一、专家审稿专家审稿是保证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因为请专家审稿的根本目的是对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等进行把关。因此,这就要求编辑在选择审稿人时必须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选择确有专长的专家,并熟悉专家审稿的特点和可能出现与审稿要求不符的现象等,以便在加工稿件时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7.
加强专家审稿,扼制学术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凡盛 《出版科学》2007,15(1):23-24
论文在分析专家审稿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扼制学术腐败的相关措施:扩大审稿专家的遴选范围,加强审稿专家的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专家审稿制度,科学设计审稿单.  相似文献   

8.
利用综述文献选择科技论文审稿专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描述综述型论文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综述对于编辑学习学科专业知识、选择审稿专家的作用。认为:利用综述文献选择审稿专家,一是从参考文献中寻找合适的审稿专家,二是编辑利用综述学习专业知识,确定合适的审稿专家。具体讲述编辑如何利用综述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并整理专业知识脉络的方法以及收集综述文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网上审稿的实践与技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网络审稿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怎样制作审稿单、计算机感染病毒、函件乱码、电子稿泄露审稿专家姓名信息等,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惠民  程琴娟 《编辑学报》2011,23(6):529-530
以一篇论文审稿专家的遴选为例,分析高质量的评审意见对论文修改和完善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选择审稿专家的思路和专业编辑的必备素质。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小同行"审稿专家的遴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丽莉  刘祥娥 《编辑学报》2011,23(2):139-140
高校学报"为本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办刊宗旨对遴选审稿专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报稿源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其难以建立自己相对稳定的审稿专家库;因此,利用网络选择"小同行"审稿专家是众多高校学报的选择。作者对"小同行"审稿专家遴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完善同行评议机制是最容易实现的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同行评议也已成为我国科技期刊保障学术品质的关键.为此,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完善同行评议机制中遇到的主要困惑和问题,包括:审稿人库建设不合理影响期刊审稿质量;审稿方式选择不恰当影响期刊审稿工作效率;审稿人选择不当影响论文刊出的效果;审...  相似文献   

13.
专家审稿实名制与匿名制之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实名制专家审稿与匿名制专家审稿的优劣性.提出了选择恰当审稿方式的原则.论述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审稿方式,并对几种典型情况下应采取的审稿方式进行了剖析.指出了编辑在选择审稿方式后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选准审稿专家是确保审稿质量的关键   总被引:31,自引:11,他引:20  
施才能 《编辑学报》1995,7(4):198-199
稿件评审工作是确保刊物学术质量的首要环节,也是编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学报类科技刊物一般实行三级审稿制度,即编辑初审、专家(包括编委)评审及主编(或副主编)决审。在这三审中,专家评审是整个审稿程序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这里的“专家”一般是指专业对口的同行专家。编辑在对新稿进行初审后,究竟选择哪二位同行专家进行审稿,是编辑同行们常常遇到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宏  赵丽莹  李航  杜燕 《编辑学报》2016,28(2):139-141
从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三者关系入手,分析三者的态度对论文取舍的决定性作用.将评审专家意见进行分类,并根据作者修改论文时对专家意见的不同回应态度,分析、总结其对论文的审稿结果所带来的影响.为此提出编辑的应对策略,并以一实例进行验证.认为编辑的正确应对既能平衡作者与审稿专家之间的分歧,又能提升作者的论文撰写能力.这为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进一步吸引到更多、更高水平的论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主编应如何提高科技论文的写作质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桂莲  李桂丽 《编辑学报》2006,18(5):355-356
为了全面提高科技期刊质量,主编应该在重视刊文学术质量的同时,注意从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3方面入手来提高刊文的写作质量,即:通过在刊物和网站上开办"论文写作"专栏,对比较集中的作者群举办论文写作知识讲座等方法帮助作者全面了解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通过在审稿单中全面提问的方式请审稿专家在审查稿件学术质量的同时一并指出稿件中的写作问题;通过集中培训和在加工稿件的过程中培训并督促运用等措施敦促编辑切实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与加工技巧.  相似文献   

17.
胡晓梅 《编辑学报》2019,31(2):187-190
科技期刊审稿专家在审稿期内对论文进行专业、具体、公正的评价是三审制的重要核心环节,直接影响论文的取舍与发表周期。但在实际处理稿件流程中,专家拒审或拖延审稿现象时有发生。文章通过分析专家拒审或拖延审稿具体原因,提出相应应对措施,以期减少此类现象发生,缩短期刊评审时间与出版时滞,提高刊物的时效性以加快科技信息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18.
专家审稿与编辑把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树江 《编辑学报》2001,13(Z1):56-57
通过对审稿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论述了专家审稿与编辑把关之间的依存关系及如何对待同行专家的意见和发挥编辑主导作用等问题,最后指出在实行"三审制"过程中重要的是健全不同责任者之间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设高质量的审稿专家库,促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建设审稿专家库的方法,包括编委和审稿专家推荐、作者推荐、专家自荐,以及从参考文献的作者、高被引论文作者、学术会议或专题讲座的专家、优秀论文的作者团队中筛选等;维护审稿专家库的措施:通过及时更新信息,合理评价专家审稿质量,建立审稿专家“休假”与“销假”制度等。并进一步提出优化审稿专家库的建议:根据审稿方向缺口有针对性地补充审稿专家,重视与审稿专家的沟通,建立有吸引力的晋升机制,关注有潜力的科研人员并适时发展其为审稿专家等。  相似文献   

20.
姚鲁烽  赵歆 《编辑学报》2002,14(1):34-36
检查与分析各类数据是论文评审的重要步骤.通过分类整理<地理学报>近3000份审稿意见,发现审稿中需要检查的数据问题主要包括:数据的即时程度、时间尺度、空间范围、抽样密度、选取类型、采集与测试的条件和方法等6方面内容.通过与100多位审稿专家和作者讨论,找出了产生各类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