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使用调查法对428名高职生在超媒体学习情境下的学业求助行为及自我效能感进行问卷、综合量表施测,结果显示:在职教新干线学习情境下,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高职生的工具性求助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的高职生工具性求助—他助及执行性求助有显著性差异;学业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成绩与高职生的工具性求助—他助、工具性求助—自助、执行性求助、回避性求助有关。结论:职教新干线学习情境下高职生的学业求助行为更倾向于工具性求助,学业求助行为受到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68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其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中等偏上,学业求助呈中等水平。在性别上,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工具性求助行为;在年级上,大三学生表现出最少的执行求助行为;在学校类型上,非师范生比师范生表现出更多的学业求助行为以及工具性求助行为;在专业上,艺术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文科生和理科生,其回避求助行为高于文科生和理科生。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其学业求助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学业求助行为中的工具性求助和执行性求助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回避求助没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工具性求助行为受性别、学校类型影响,执行性求助受年级影响,自我效能感和回避求助受专业类型影响;研究结果支持"脆弱假说"。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探讨职校生学业求助的特点,分析职校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取向及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求助之间的关系。发现职校生学业求助行为水平低下,遇到学习困难更倾向于执行性求助或回避求助。职校生工具性学业求助和回避性学业求助三个年级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执行性学业求助三个年级之间存在差异。职校男生的工具性求助极其显著(p〈0.001)的低于女生;执行性求助男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回避性求助行为极其显著(p〈0.001)的高于女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取向与学业求助行为有显著关系。自我效能低的学生更不愿意求助或作执行性求助,支持脆弱假说。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成绩趋近目标与工具性求助(老师)之间的关系,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成就目标定向量表以及学业求助行为量表对福建省某师范大学的384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工具性求助(老师)以及成绩趋近目标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在成绩趋近目标与工具性求助(老师)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这表明成绩趋近目标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作用于工具性求助(老师)。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初中生学业拖延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以学业拖延问卷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为研究工具,对随机整群抽取出的459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初中生学业拖延处于中等水平以下;(2)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得分;(3)学业拖延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4)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在执行不足和计划缺乏主效应上差异显著;(5)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在学业拖延4个因子主效应上差异显著。结论:(1)初中生学业拖延总体情况较好;(2)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优于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3)学业拖延越高学业自我效能感越低;(4)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受执行不足和计划缺乏影响;(5)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受学业拖延4因子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中小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达到促进中小学生学业发展的目标,文章对中小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现状和影响因素方面(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人格、社会支持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中小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的策略,如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引导学生正确归因、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等。  相似文献   

7.
这项研究选取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地中的774名初中生进行了测量.以西北初中生自我概念、西北初中生学业求助态度、西北初中生学业求助行为的各个子维度为因变量。进行4(地区)×3(年级)×2(性别)的方差分析,并且做了西北初中生自我概念对学业求助的路径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概念通过学业求助态度影响学业求助行为。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师生关系特点及其对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使用中学生师生关系评定问卷、学业求助行为量表对524名初中学生进行测查,并对师生关系特点对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亲密性、冲突性维度和师生关系水平维度上初一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初三学生,各年级女生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亲密性维度对初中生选择工具性求助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选择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依恋维度和师生关系总均分对回避求助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远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进行积极地学业求助,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当前远程学习者在学业求助行为倾向、求助对象、求助方式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远程学习者具有比较积极地学业求助行为倾向,能够进行工具性求助,但也存在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等不良的学业求助策略。以网络课程为平台,建设学业求助的硬环境;以教师为主导、同伴协作为途径,设计学业求助的软环境;激发学习者个体的自我效能,促进远程学习者的学业求助策略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以258名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对象,对在体育教学情境下学生学业求助态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内在动机,任务定向目标等动机因素和课堂环境对学业求助态度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内在动机,任务定向目标,课堂环境对学业求助态度构成显著的回归效应,可解释学业求助态度76.3%变异。  相似文献   

11.
研究者选取甘肃省嘉峪关市某中学171名被试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不同方法筛选出154名有效被试,将其划分为高求助组、中求助组和低求助组,分析了不同求助组学生自我概念的差异,并且做了初中生自我概念对学业求助的路径分析。各组在理科自我(F=6.883,p〈0.001)、艺术自我(F=5.834,p〈0.005)和外貌自我(F=4.821,p〈0.01)的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求助态度(求助益处和求助代价)在自我概念到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了中介变量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以362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学业自我妨碍、学业效能感、成就归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及影响路径。结果表明:①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失败的外归因对学业自我妨碍有直接影响效应。失败的外归因以学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影响学业自我妨碍;②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失败外归因、行为式学业自我妨碍能直接预测学习成绩;③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失败的外归因通过行为式学业自我妨碍间接预测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3.
以广西高校683名本科生为被试对象,采用问卷法考察其学业求助和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与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正相关,工具性求助与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为负相关。进一步阶层回归分析显示,学业求助中的工具性求助行为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289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教师期望对学业效能感的影响,以及自尊在教师期望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作用。结果如下:(1)教师期望与初中生自尊成正相关,教师期望与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正相关;(2)教师期望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有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自尊在教师期望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教师支持、学业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初中生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教师支持量表、学业自我概念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66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教师支持与学习投入显著正相关,教师支持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学习投入;(2)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教师支持与初中生学习投入之间不仅起单独中介作用,还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于清亮 《教育探索》2006,12(3):109-110
一、学业求助的内涵和性质 1.学业求助的内涵学业求助是指学生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认为学业求助是一种依赖性的行为。应尽量避免。随着对学业求助研究的开展,人们日益重视了学业求助的重要性和复杂性。Nelson-LeGall 于1981年的研究中提到寻求帮助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性技巧,同时又将学业求助行为分为工具性求助和执行性求助。执行性求助也称为非适应性求助,指儿童在面对本应自己解决的问题时,却请求他人替他完成。工具性求助也称为适应性求助,指儿童借助于他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目的,这些求助往往是小到足够完成任务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7.
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都表现良好;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显著好于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女生的自我导向学习显著好于男生,而男、女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初中生的自我导向学习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都显著好于高中生;中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自我导向学习之间相关显著。因此,要进一步帮助中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找到有效的学习策略,以促进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歧视知觉、学业求助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对370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歧视知觉、执行性求助、回避求助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工具性求助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学业求助在歧视知觉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拖延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在江苏省学习的藏族初中生进行调查,探讨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预科至初三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无显著年级和性别差异,初三、初二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前者低于后者;初三与其他年级学生在自评症状各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男、女学生在强迫和偏执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学业自我效能感者与低学业自我效能感者在人际敏感、抑郁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存在较高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学业求助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业求助行为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不包括考试),以口头发问为主要表现形式、以老师或同学为求助对象的针对学习的求助行为。所有的学生,无论能力高低、成绩优劣,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要使学习进行下去,就需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指导,因此学业求助对学生具有普遍性。学业求助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开展以来,人们愈益认识到学业求助的复杂性,求助者的特征、所求助的问题特征和帮助者的特征三方面都会影响学业求助行为。目前对学业求助研究得最多的是学业求助的态度、学业求助行为分类和影响学业求助的求助者因素等。一、评析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