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付建民 《体育学刊》2006,13(6):75-77
依据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三大理念”,结合我国大学体育特性和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用科学发展观,将“绿色、科技、人文”与大学体育的“健康、知识、素质”结合起来,构建“多元整合教育模式”,并从它的必要性、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内涵和特性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大学体育应以“生存教育”为目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发挥其自身的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是大学体育研究的重要课题。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大学体育的特点和作用,阐述了大学体育的目的应该围绕着有利于大学生“生存”需求而确定,大学体育应该以“生存教育”为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此必须实施包括德、智、体、美、劳在内的综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保证。由此可见,体育和教育本身就是一体的。当前,体育与教育出现了明显的脱节现象,“体教结合”问题应运而生,但仅从体育与教育的逻辑关系看“体教结合”本身是不符合逻辑的。如何在大教育内涵下有效整合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资源成了当前的热点问题,“体教融合”应该是一条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有效途径。“体教融合”理念的逐步形成与实施,将会为江苏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竞技体育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徐杏玲  季敦山 《体育科技》2011,32(2):106-107,121
通过对“3+l”教育模式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表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施“3+1”教育模式,在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企事业单位群众体育开展和体育人才引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认为,“3+1”教育模式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学校体育向“创新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学校体育必须融入“体育创新教育”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实施学校体育创新教育,就是要实现“学校体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体育创新教育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体育创新教育将成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根据知识经济下人才结构和创新教育理念及高校体育教育功能特征,探索并提出了体艺“融入”教育的内含及结构,拟定高校体艺“融入”教育的培养措施与途径,构建高校体艺“融入”教育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7.
从体育学博士生教育的历史视野、研究方向、人才类型、培养制度、论文规范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创新的理念和设想。主要认为:传承自前苏联高教模式的现行体育研究生教育体系应该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学科本位”和“项目本位”并存的研究方向双轨制应该在博士生教育层次统合成按学科体系划分的单轨制,即以“学科领域”与“研究对象”的理解,代替过去“学科”和“术科”的思维模式;体育学博士生培养目标应该多样化,即学术型、应用型、学术应用融合型等并存;培养方式上应该是师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并存且提倡结合,学制要有弹性,4~5年毕业应视为正常;学位论文规范则不必单一与固化,尤其结构规范要充分考虑体育自然科学类、体育人文社科类论文的不同性质,作出灵活的、适合各自特点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大学体育"多元整合教育"模式,是在现代高校大教育观引领下,依据大学体育学科特性和"现代人"培养模式,结合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用科学发展观,将"绿色体育、知识技能、人文素质"等教育要素整合起来,从宏观上构建"多元整合教育模式",并从它的必要性、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内涵和特性加以分析研究.其目的是更新大学体育教育观念,探索构建大学体育多元整合教育模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模式是随着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历史性的变化过程。学科的交叉发展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代科学与教育的关注点。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应引起重视,设想“体+X”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是促进体育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但必须改变现有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内容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健康中国的理念一方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也反映着我国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在大学的体育课程中将此理念与课堂教学进行融合,可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培养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该文从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健康中国”概念为体育教学活动提出新的策略,加快完善大学体育教学体系,同时通过体育教学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中德大学学校体育理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通过对德国大学体育与我国大学体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管理机制现状的对比分析,剖析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思想和教学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重视体育课教学,忽略对大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注重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忽略体育场所的多功能使用率和维护管理。提出要把学习和借鉴国外学校体育的管理模式、合理因素与“国情”、“校情”的实际相结合、建立合理有效的学校体育运行机制的理念。这对构建和谐而健康的高校体育发展蓝图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暴威 《体育世界》2007,(4):22-23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分析高等师范院校体育实施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创新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认为学校体育必须遵循“体育创新教育”的基本发展理念,以实现培养自主创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着严峻挑战。该研究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从构建人才与市场"一体化"融合模式;从业余体校、中专教育到博士生教育"一条龙"连通模式;从以教学技能创新研究为基本内容的"数字化"授课模式,以及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的"实践创新型"学习模式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创新和实证研究,力求优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14.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本文以江苏省苏州市体育名师发展共同体的建设为例,阐述了十多年来在促进名师专业发展、创新活动机制、丰富课程建设、推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进人才强教战略等方面,加快构筑苏州教育人才孵化高地的苏州经验。体育名师发展共同体以“三动三性”为培养机制,通过不断激活名师的内驱力和竞争力,实现共同体的“辐射”与“裂变”,从而真正提升名师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为实现教育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培养合格建设人才的今天,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求真务实地实现“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体育教育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转变陈旧观念,变单一的体质教育为“育体、育心、有德”合一的多元有人模式的教学改革行动,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领导和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一、以育人为核心,构建“三育合一…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探悉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体教结合”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经验,为我国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建设高水平运动队提供借鉴。体育回归教育,体育和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体育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即大学竞技体育起始于1986年,对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由于发展历程较短与单纯的追求锦标主义,使其体现为社会本位的“工具化”与中国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相悖,出现大学体育高水平运动队“竞技化”倾向,没有发挥大学体育培养健康与全面发展人才的现实功能。大学竞技体育目前缺乏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内核,它还需要历史的积淀与价值观念的转变。只有回归“人文性”,才能弥补大学体育在其发展中出现的“人文危机”。  相似文献   

18.
美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基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体育文化导刊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指出:21世纪世界各大洲竞技体育走学院化之路将成为今后发展的总趋势。纵观当今世界体育强国,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可谓“竞技体育走学院化之路”的典范。美国不仅拥有坚实的体育后备人才基础,许多大学培养出来的高水平竞技运动员也时常在奥运会上摘金夺银,显示出雄厚的实力。美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以教育体系为依托,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紧密衔接的“科训一体化”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这种独具美国特色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绝非偶然,它是一个多世纪以来自由教育理念与职业体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教育正在向体育与健康教育转变。针对高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大学体育教学理念,从高校体育的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形成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李佳 《精武》2013,(17):63-64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主要内容之一。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解决当前大学体育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