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个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和开发的面向科技语料的短语结构句法分析器。与传统的短语结构句法分析器不同,本句法分析器不需要对输入语料进行预处理。给定未经预处理的语料,本句法分析器可以联合地进行分词、词性标注以及短语结构的句法分析。这可以看成是多任务学习的一个实例。此外,针对科技语料的特点,本句法分析器对所使用的特征模板进行了优化,同时构建了面向科技语料的单词内部结构树库。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句法分析器在通用领域的测试集以及科技领域的测试集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双语语料库在机器翻译、跨语言信息检索以及翻译词典编纂等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用途。该研究利用同族专利文献信息作为双语语料的来源,探讨了基于同族专利获取双语语料的可行性,以获取汉英双语语料为实例提出了双语语料的获取流程,同时进行双语对译部分的对齐规则的研究,从而构建出科技领域的平行双语语料库。最后,还阐述了该方法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语料库为语言学研究以及数据挖掘、知识发现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和样本资源。针对语料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复句信息工程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语料仓库,对语料仓库的建设目标、特性、形式化定义、构建方法等作出探讨,证实语料仓库的建设切实可行,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4.
六朝碑刻语料数量极多,且时代特色鲜明,是语言研究尤其是中古词汇研究的重要语料。本文选取六朝碑刻语料的若干词条进行考释,希望能对前贤的成说及辞书的缺漏和错误有所补正。  相似文献   

5.
面向双语术语抽取这一应用目标,提出专业领域可比语料库的构建方案并进行实验论证。针对给定的主题领域分别进行中英文专业语料的采集,从中分别获取中英文关键词,根据词语共现统计获取该主题领域的其他相关关键词;以这些关键词作为查询入口,通过学术搜索引擎从网络获取候选可比语料;对可比语料进行定量评估,以剔除不符合要求的语料,最终得到特定主题领域的可比语料库。  相似文献   

6.
基于统计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领域本体半自动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体的构建是影响语义Web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借鉴机器学习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成果尝试半自动构建本体,以专业研究论文为研究语料,采用N-Gram文本表达法从语料中抽取关键概念,计算主题度获取领域概念.利用改进的层次聚类算法对领域概念进行聚类以获取其等级体系,采用句法分析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从语料中获取可能的主、谓、宾模式为领域关系提供参考,并以农业史为例,设计开发了一个领域本体半自动构建实验系统,文中重点介绍了本体构建中概念的获取、等级关系、领域关系的构建以及形式化处理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专利文献句子偏长的特点,将统计机器翻译中的训练语料进行子句切割获取双语的子句序列,再采 用统计和规则相结合的策略来生成子句对齐,建立基于简单子句的双语语料来重新训练统计机器翻译系统,在一定程 度上改善了原有双语训练语料中的短语对齐和词对齐,可以更为深入地利用平行语料中蕴含的翻译信息,应用于专利 统计机器翻译中,在NTCIR-9的测试集上进行实验比较,获得较为满意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标注语料库的有指导学习方法是词义消歧取得性能最好的方法,优于无指导学习方法和基于词典的方法.它的准确率极大地依赖于标注语料库的规模,而目前人工标注语料库数量极少,缺乏标注语料就成为制约词义消歧发展的瓶颈,如何生成大规模标注语料成为词义消歧研究热点.自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方法,它以小规模标注语料作为种子,运用机器学习算法生成大规模标注语料.本文对自举在词义消歧中的应用和关键问题进行介绍.首先对自举进行算法描述,然后分别从中英文词义消歧领域介绍自举的应用情况,最后对自举应用涉及的初始种子、自举参数、未标注语料集的选择和互联网应用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检索词自动扩展词库构建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语料是否规范化处理进行词库分类建设,优化了系统的检索性能;结合学科类别,对词库语料进行领域划分,引导科技人员对技术领域的准确把握;建设以本体库为基础,将与规范词具有关联性、相似性的语料通过关系表与关联库关联,把科技文献中的关键词组成一个有序的关系网,解决了传统检索系统中检索词无关联的不足;通过对检索词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更新词库,保证本体库、关联库语料的时效性,突破了人工对词库更新管理的受限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句子相似度的信息抽取方法。采用句子主题相似度计算, 对测试语料进行小句主题识别;同时结合句子主题在整个文章中的概率分布特点,提高识别的准确性。以网络上个人信息资源为语料,在该系统上进行测试, 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We present a system for multilingu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that allows users to formulate queries in their preferred language and retrieve relevant information from a collection containing documents in multiple languages. The system is based on a process of document level alignments, where document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are paired according to their similarity. The resulting mapping allows us to produce a multilingual comparable corpus. Such a corpus has multiple interesting applications. It allows us to build a data structure for query translation in cross-language information retrieval (CLIR). Moreover, we also perform pseudo relevance feedback on the alignments to improve our retrieval results. And finally, multiple retrieval runs can be merged into one unified result list. The resulting system is inexpensive, adaptable to domain-specific collections and new languages and has performed very well at the TREC-7 conference CLIR system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12.
The TREC-5 Confusion Track: Comparing Retrieval Methods for Scanned Text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 known-item search is a particular information retrieval task in which the system is asked to find a single target document in a large document set. The TREC-5 confusion track used a set of 49 known-item tasks to study the impact of data corruption on retrieval system performance. Two corrupted versions of a 55,600 document corpus whose true content was known were created by applying OCR techniques to page images. The first version of the corpus used the page images as scanned, resulting in an estimated character error rate of approximately 5%. The second version used page images that had been down-sampled, resulting in an estimated character error rate of approximately 20%. The true text and each of the corrupted versions were then searched using the same set of 49 questions. In general, retrieval methods that attempted a probabilist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original clean text fared better than methods that simply accepted corrupted versions of the query text.  相似文献   

13.
基于汉英双语语料库的汉英词典编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沐昀  刘晓月  李生 《情报学报》2003,22(3):310-314
汉英词典对于跨语言信息检索、计算机翻译等许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利用双语语料库获取汉英词典 ,本文在对四种常见的基于共现信息的词汇对译计算模型进行研究之后 ,以对数相似性模型为基础 ,采用迭代策略实现了翻译词典获取。实验表明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词典获取的正确率 ,提高词典编撰效率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科学学术文献具有独特的文体特征,且部分特征能够用于计算机科学网络中文学术文献的自动识别与检索,提高计算机科学学术文献的相对检准率。本文通过建立计算机学术文献语料库与IT新闻语料库,对计算机科学学术文献和IT新闻在特有表述、平均句长、中西文比例三方面的文体特征进行提取与加权,应用于基于百度的网络中文学术检索系统(NSIRS)中。结果显示,本研究提取并设定的文体特征能有效提高NSIRS对计算机科学学术文献的检索效率,从而证明发掘并应用特定学科文献独特的文体特征的意义。图2。表4。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5.
基于领域本体对大型文本语料库的语义检索研究成为近年来信息检索领域研究的热点。GoPubMed和SEGoPubMed作为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杰出代表,为PubMed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对GoPubMed和SEGoPubMed语义检索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后显示,GoPubMed应用基于语义网的语义分类工具——_GO和MeSH,将PubMed检索结果统计并对应到相应的分类导航目录,使用户利用该导航便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但其仍是基于布尔逻辑模型的字符串匹配机制;而比GoPubMed性能更优越的SEGoPubMed应用潜在语义分析(LSA)技术开创了语义敏感地浏览、连接大型文本语料库与本体的新模式,将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跨语言信息检索中的词语转换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耿骞  王洋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10):81-83
讨论跨语言信息检索的相关技术和有关内容,重点讨论跨语言信息检索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其中最常用的一种跨语言信息检索方法,即用户提问转换法中的关键问题--词语转换问题及其实现方法进行讨论。这些方法有基于词典的实现方法、基于索引辞典的实现方法和基于语料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梁柱  沈思  叶文豪  王东波 《情报学报》2022,41(2):167-175
在现有的裁判文书检索系统上,非专业领域的用户检索具有局限性。目前,法律领域的智能检索仅在基于裁判文书的法律条文的推荐和分类上开展了研究,缺乏对裁判文书自动推荐的相关研究,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类新闻的事实性文本智能推荐裁判文书的方法,结合目前的研究工作,总结裁判文书的结构和内容特征,利用类新闻的事实性文本模拟非法律专业用户的检索查询式,构建含有结构内容特征的裁判文书语料库,并自动推荐相关裁判文书文档。结果显示,利用裁判文书的法院意见结构内容特征,对新闻语料进行特征词表示之后,LambdaMART模型在文本匹配结果上表现良好,优于传统的全文检索技术。  相似文献   

18.
熊文新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7):115-121
考察在信息检索过程中用户以自然语言表述的查询语句中的词语使用情况。以一个信息需求描述颗粒度不等的查询表述语料库为素材,辅以汉语通用语料作为对照,通过词频以及词语的文本覆盖率等统计数据,按照是否需要在目标文本中直接或以其他形式出现,将查询表述语句中的词语区分为对汉语文本处理具有普遍意义的通用停用词、服务于信息检索表述用的专用停用词和与特定需求相关的信息内容词语。区分词语使用的不同性质,能为信息系统前端的自然语言查询处理增加一道剥离工序,防止将整个查询语句的分词结果全部作为检索项所造成的效率和准确率的退化。  相似文献   

19.
面对日益膨胀的多语种信息资源,跨语言信息检索已成为实现全球知识存取和共享的关键技术手段。构建一个实用型的跨语言检索查询翻译接口,可方便地嵌入任意的信息检索平台,扩展现有信息检索平台的多语言信息处理能力。该查询翻译接口采用基于最长短语、查询分类和概率词典等多种翻译消歧策略,并从查询翻译的准确性和接口的运行效率两个角度对构建的查询翻译接口进行评测,实验结果验证所采用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