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823.02 20013515高水平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主要特[(刊,中,I]/冀民,赵琦∥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4(4).-137-139参10(TY)跳跃项目∥运动员∥力量训练∥技术∥特征∥训练∥专项力量∥髋关节当代高水平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的四个主要特点:1.力量练习手段相对集中而优化:2.高度重视专项力量练习手段的运用;3.注重组合训练和整体效益;4.强调髋关节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2.
下肢超等长练习在跳跃项目力量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超等长练习在教学训练中存在的模糊认识,利用生理及生物力学的有关知识,进一步阐述超等长练习的实质,并根据其原理设计出几种在跳跃项目力量训练中具有代表性的超等长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投掷     
G824.12 9700272超等长式俯卧撑练习对推铅球技术和成绩的影响=The exercise of over equilong push up tothe effect of shot put techniques and results[刊,中]/杜刚∥湖北体育科技.-1996,15(4).-27-29表2参3(SML)铅球∥训练∥俯卧撑∥超等长式俯卧撑∥练习法∥教学∥辅助练习∥手段∥学生∥爆发力为解决普体铅球课进行身体训练受学校场地、器材设备限制的困难,选用超等长式俯卧撑练习作为训练手段,通过实验与对照的方法,发现超等长式俯卧撑练习可有效地挖掘学  相似文献   

4.
黄海 《中华武术》2013,(5):15-16
超等长训练是对发力肌肉的牵拉而产生爆发性收缩的练习。超等长训练是发展爆发力量的重要手段,对田径项目中短跨和跳跃运动员尤为重要,是全面身体训练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笔者结合多年训练的实践,以短跑、跨栏和跳跃项目的训练为例来探讨超等长训练的方法。一、超等长训练的方法超等长训练一般分为徒手练习和利用器械的练习。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对比的方法,通过实验,对力量练习的两种方式。等长与超等长力量练习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超等长力量统习方式在跳远、铅球等项目的力量训练中是一种优化的练习方式。  相似文献   

6.
    
G823.02 9800924跳跃项目的助跑训练[刊,中,I]/田峰∥田径指南.-1997.-11(8).-36-39(XG)跳跃项目∥助跑∥训练∥速度∥技术∥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超等长训练适宜于跳跃专项少年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对提高跳跃成绩效果显著,超等长训练对提高肌肉超等长收缩能力的作用显著,高于传统力量训练方法,尤其是跳跃专项少年运动员应积极进行超等长训练。  相似文献   

8.
短跑     
G822.02.G823.02 20030472少年短跑、跳跃运动员踝关节力量柔韧性训练[刊,中,B]/彭立刚(中国农业大学),王小平赵波∥中国学校体育.-2002(5).-41-42图1(TY)踝关节∥柔韧性∥力量∥短跑∥跳跃∥青少年∥训练法  相似文献   

9.
一、对超等长训练的界定 超等长训练就是采用各种跳跃等练习,锻炼肌体快速“离心一向心”收缩能力,提高个体的爆发力或功率。例如快速的连续换脚跳,或者强度更大的练习,从30cm高台上跳下来,在脚刚触地时立即向上或者向前跳。超等长训练中使用的一些练习应该具有一个具体项目的特殊性。例如,跑步选手应该采用连续换腿跳,然而,标枪选手应该采用俯卧推起,双手在落地前相互击掌。为了将超等长训练运用在运动员的训练中,我们首先必须理解肌肉反应的神经运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超等长练习在三级跳远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有保 《中华武术》2004,(12):12-14
一、前言 超等长练习是发展跳跃运动员腿部爆发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超等长练习在跳跃运动训练中已被广泛地运用,但对它是如何起作用的目前仍不十分清楚。许多学者和教练员对超等长练习做了可贵的探索,但是对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运用跳深练习的专门研究仍不多见。研究显示,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最后5米助跑速度已基本达到世界高水平(与世界顶尖  相似文献   

11.
    
G823.02 20024875浅析跳跃项目的长期训练结构[刊,中,I]/高伟∥田径.-2002(5).-40-43表7(TY)跳跃项目∥训练阶段∥训练内容∥结构∥模式G823.1 20024876关于跳高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综述[刊,中,A]/王秀香,明大阳∥体育科学.-2002.-22(3).-70-72参8(LF)跳高∥运动员∥选材∥理论∥水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跳高项目运动员选材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遗传  相似文献   

12.
投掷项目     
G824.014.6 9702853使用最大动量训练法发展投掷运动员专项爆发力的尝试(HL,中,A]/刘北湘,石玉琴,白晋湘,高长渊//第八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1996年10月21-25日.-49-51(ZZY)投掷项目//专项力量//爆发力//动量//训练G824.119 9702854超等长式俯卧撑练习对铅球技术的影响[刊.中,B]/杜刚//体育科学.-1997年3月.-17(2)-40(ZZY)铅球//俯卧撑//等长训练  相似文献   

13.
力量是骨骼肌在一定速度下产生最大紧张或作用力的能力。力量在跳跃项目中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对于远度跳跃运动员来说,最重要的力量是专项力量,超等长练习是一种较好的发展远度跳跃项目运动员专项能力的方法。同时,力量耐力和最大力量也应该发展到适宜的水平,这是确保专项力量的提高和预防受伤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高速测量及图片解析等方法,对10名一级左右短跑运动员在塔当跑道和软性塑胶跑道上的短跑途中跑、单脚跳、跨步跳等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软性塑胶跑道上进行各种跑跳练习不仅有助于防减运动损伤,还可有效地发展短跑专项力量;在软性塑胶跑道上进行短跑练习的专项力量训练价值体现在力量训练的专项性和全面性;软性塑胶跑道上的跳跃练习更有利于支持腿的超等长力量以及髋部肌群力量的有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超等长练习在少年标枪训练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 ,针对少年标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特点 ,对超等长练习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显示 ,正确运用超等长练习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爆发力。设计了部分有效的超等长练习手段 ,并提出超等长练习的设计策略以及超等长练习必须遵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超等长练习在青少年铅球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推铅球是一项爆发性很强的项目,教练在训练中,寻求最佳方法和手段,来提高铅球运动员的爆发力,而超等长练习是一项发展爆发力的有效手段。美国劳威尔大学赛·迪维拉尔等学者认为超等长练习的含义是“牵张-缩短的周期性练习”。近年来,在投掷项目中开始逐步得到重视。但是,对超等长练习的含义及作用却不十分清楚,从而影响其训练效果。 笔者针对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特点,从上、下肢躯干设计了部分超等长练习手段,经过2个月的探析和教学实践,运动员爆发力有显著提高。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 绍兴市体育运动学…  相似文献   

17.
超等长训练法是苏联人在20多年前发明的,这一训练方法已成为他们成功地训练田径运动员的重要手段.苏联不象美国那样有着田径运动的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但他们靠使用这种方法使他们的运动员在跑、跳等方面已赶上了世界优秀运动员.超等长训练是肌肉先被迫迅速进行离心收缩,紧接着迅速转为向心收缩.超等长练习方法主耍有三种形式:一、各种快速跳跃练习.这些跳跃练习主要由最大速度原地连续跳、双或单腿连续跳不同高度的栏架、带助跑或不助跑的跨步跳或单级跳、负小重量的多级跳、各种条件下的多  相似文献   

18.
运动解剖学     
G804.4,G808.14 9700046仰卧屈体练习对发展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价值[刊,中]/刘仁洲∥田径指南.-1996,10(8).-14-17表1(XG)仰卧起∥练习∥作用∥骨盆∥解剖学∥分析本文从发展肌肉力量和伸展性角度,对仰卧屈体练习进行详细的解剖学分析。在分析中注意了易被忽略的骨盆运动的训练作用,身体重力和弹力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毫无疑问,超等长力量训练在现代优秀短跨和跳跃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内外发表的大量科研成果已经论证了这种力量训练的生理效果。这些科研资料表明,超等长力量是“专门”沟通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或称弹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的桥梁。这种力量还与肌纤维的类型、收缩速度、肌肉的代谢特征、神经肌肉的动员以及动能的传递有密切关系。 二、超等长力量训练的原理 超等长力量训练是这样一种类型的训练,即在肌肉工作之前先预先拉长肌肉,以迫使肌肉在随后的蹬伸阶段中产生一种通常叫做牵张反射(或肌伸…  相似文献   

20.
上肢超等长练习在标枪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运动训练中力量练习的方法甚多,近二十多年来在这方面的最大突破还属超等长练习。超等长练习有一最大特点,即其练习是在动态中进行的,特定部位肌群的爆发力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和提高。这一特点与田径运动的发力特点很近似,所以通过超等长练习而获得的机能能力可以直接地运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