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工作者们越来越认识到:爆发力是多种运动项目最重要的素质,特别是标枪运动。所谓的爆发力就是肌肉工作时所产生的力量和速度的乘积,即爆发功率。从古希腊时期起,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就开始寻求提高力量和速度的方法和技术了。在漫漫地探索力量训练方法的征途上终于在近30年里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就是采用了超等长力量练习方式。  相似文献   

2.
超等长练习在少年标枪训练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 ,针对少年标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特点 ,对超等长练习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显示 ,正确运用超等长练习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爆发力。设计了部分有效的超等长练习手段 ,并提出超等长练习的设计策略以及超等长练习必须遵守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下肢超等长练习在跳跃项目力量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超等长练习在教学训练中存在的模糊认识,利用生理及生物力学的有关知识,进一步阐述超等长练习的实质,并根据其原理设计出几种在跳跃项目力量训练中具有代表性的超等长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孙辉  张文涛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4):86-87,92
超等长练习是一种发展肌肉力量、完善动作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增强体能的有效练习方法。为了更好的为从事体育教学和训练的老师、教练员以及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科学、有效地运用超等长练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该练习方法的生理学机制、在教学和训练中的特殊性以及在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田径项目中超等长力量及其训练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等长力量是指肌肉先作离心拉长,继而做向心收缩过程所产生的力量,也叫做反应力量。超等长练习作为一种发展肌肉爆发性力量和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受到教练员和运动  相似文献   

6.
为了完善和探索新的、科学的力量训练方法,利用Kislter测力台,运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结合运动生理和生物力学知识,将一种新的负重振动力量训练法与超等长跳深练习法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采用两种训练方法训练的篮球运动员的自由纵跳(CMJ)、下肢快速力量指数和完成杠铃蹲起规定动作出现疲劳时间的测试分析,发现负重振动练习对发展运动员的下肢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较超等长跳深练习有着更为明显的效果(P<0.01)。  相似文献   

7.
超等长练习的生理学机制及练习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等长练习是一种发展肌肉爆发力的有效练习方法。为了更好地为从事运动训练的专业人员、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科学地运用超等长练习,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与专业逻辑分析法,对该练习方法的生理学机制及练习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上肢超等长肌力练习对男子铅球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对比法,探讨了上肢超等长肌肉力量练习对男子铅球教学的影响。结果发现,上肢超等长肌力练习对提高练习者上肢爆发力,掌握正确的推铅球技术,以及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超等长练习在跳高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近年来超等长训练的误区及对策误区一 :超等长收缩训练易于造成运动员受伤 ,应尽量少用。对策 :的确 ,教练员在对运动员实施超等长收缩练习时 ,经常会碰到运动员受伤的情况。但是必须说明的是 ,这种受伤情况经常是由于运动员关节力量薄弱造成的。超等长收缩练习是提高爆发力的有效手段 ,但对少年运动员经常进行超等长收缩练习 ,容易造成受伤。同时 ,超等长收缩训练易造成肌肉酸疼 ,因此要合理安排训练量与次数 ,留出时间让肌肉得到适应和恢复 ,这会使运动员受伤次数减少。误区二 :超等长收缩练习一定可以使跳高运动员受益。对策 :这在理…  相似文献   

10.
不同负重超等长练习下肢各关节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负重超等长练习髋、膝、踝关节平均净关节力矩,比较下肢各关节的贡献度,探讨不同负重超等长练习对下肢各关节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的影响;方法:对16名篮球运动员进行不同负重的下肢超等长练习,采用VICON和三维测力台采集不同负重超等长练习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并经标准逆向动力学计算下肢净关节力矩;结果:无负重超等长练习膝关节贡献度最大,加裁不同负重后的超等长练习髋关节贡献度明显增加.关节贡献度的升高与负重的增加并无线性关系;结论:无负重超等长练习优先发展膝关节肌快速力量;低负重超等长练习主要发展髋关节肌肉绝对力量和爆发力;较大负重超等长练习主要发展髋关节肌肉绝对力量.  相似文献   

11.
超等长练习能够最大限度地拉长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有效地发展身体的爆发力。它被广泛应用于田径、体操等项目中,下面是几种为实心球练习而设定的以超等长练习为主的练习,对于发展学生全身的爆发力、提高实心球技术水平和成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蔡秋 《辽宁体育科技》2001,(4):31-31,34
肌肉在离心(拉长)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缩短)收缩的力量练习称为超等长练习,比较典型的是“跳深”,即从高处跳下再向上跳起的动作,此时的股四头肌、臀大肌、小腿三头肌等在落地时做离心收缩,向上跳起时做向心收缩。同样,许多运动项目,如投掷前的“引枪”、团身”、足球射门前的“预摆”等等都是属于离心收缩与向心收缩快速交替的活动。认识超等长运动增力效果的生理学机制,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能,能有效地发展肌肉爆发力。  相似文献   

13.
超等长练习在三级跳远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有保 《中华武术》2004,(12):12-14
一、前言 超等长练习是发展跳跃运动员腿部爆发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超等长练习在跳跃运动训练中已被广泛地运用,但对它是如何起作用的目前仍不十分清楚。许多学者和教练员对超等长练习做了可贵的探索,但是对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运用跳深练习的专门研究仍不多见。研究显示,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最后5米助跑速度已基本达到世界高水平(与世界顶尖  相似文献   

14.
黄海 《中华武术》2013,(5):15-16
超等长训练是对发力肌肉的牵拉而产生爆发性收缩的练习。超等长训练是发展爆发力量的重要手段,对田径项目中短跨和跳跃运动员尤为重要,是全面身体训练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笔者结合多年训练的实践,以短跑、跨栏和跳跃项目的训练为例来探讨超等长训练的方法。一、超等长训练的方法超等长训练一般分为徒手练习和利用器械的练习。  相似文献   

15.
超等长练习机制与跳深训练法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超等长(Ploymetric)收缩机制的研究回顾,提出了训练对象的力量基础、训练水平、体重、训练负荷等差异决定了超等长训练方式的特殊性。跳深作为发展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一种超等长练习的代表,其高度选择、动作的变化、负荷强度等可变因素必须与具体运动专项相结合,遵循区别对待原理,才能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  相似文献   

16.
负重振动练习与超等长练习对下肢力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重振动练习法是一种集中体现下肢肌群快速离心-向心收缩(StrengthShorteningCycle-SSC)工作特点的力量训练方法。通过运用三维测力手段,将负重振动练习与超等长跳深练习进行比较来揭示它的特征。结果发现和超等长跳深练习相比,负重振动练习对于下肢最大力量素质的提高幅度大于超等长跳深练习;前者对于反应力量改变无影响,而后者对其有着明显改善;两者对于下肢快速力量素质都有相同幅度的提高;两者对于下肢力量耐力素质均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对超等长训练的界定 超等长训练就是采用各种跳跃等练习,锻炼肌体快速“离心一向心”收缩能力,提高个体的爆发力或功率。例如快速的连续换脚跳,或者强度更大的练习,从30cm高台上跳下来,在脚刚触地时立即向上或者向前跳。超等长训练中使用的一些练习应该具有一个具体项目的特殊性。例如,跑步选手应该采用连续换腿跳,然而,标枪选手应该采用俯卧推起,双手在落地前相互击掌。为了将超等长训练运用在运动员的训练中,我们首先必须理解肌肉反应的神经运动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一、超等长训练简介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的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讲,运动训练就是对骨骼肌(与支配他的神经系统)的强化和协调。骨骼肌的收缩方式包括动力性和静力性收缩两大类。动力性收缩又包括肌肉的离心收缩、向心收缩和超等长收缩(plyometrics)三种方式。超等长收缩就是指同一骨骼肌先进行离心收缩,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肌肉收缩方式。超等长训练就是指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女排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认为 ,中、小负荷速度力量对肌肉的刺激较大 ,对脊柱刺激不强烈 ,很适合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发展弹跳力的力量训练。超等长练习对神经系统和肌肉都有强烈刺激作用 ,对脊柱不产生压力刺激。速度力量和超等长练习相结合能有效地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弹跳力  相似文献   

20.
跳深作为一种超等长练习形式,可有效发展肌肉的收缩速度与收缩能力,提高肌肉力量与弹跳力。本文通过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析得出,不同跳深高度、跳深形式练习的选择对发展肌肉弹跳力不同,向上跳还是向前跳,单腿还是双腿,应依据运动竞赛项目的发力工作方式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