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社会福利供给系统的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社会福利运行过程的关键环节,社会福利供给是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社会行动系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福利供给的效果。福利供给主体主要有家庭、政府、单位和慈善组织,承担着福利生产者、筹集者、输送者和分配者等角色;福利供给客体包括全体公民组成的一般客体和弱势群体构成的特殊客体;福利供给内容可分为货币福利、实物福利和服务福利三类;福利供给方式主要有免费与付费、临时与固定等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2.
公共产品供给中第三部门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学中,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有三种渠道:政府供给、市场提供和第三部门供给。从我国目前的公共产品供给状况来看,第三部门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第三部门的定义、作用和三部门关系的了解,根据具体事例分析了第三部门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不可或缺性,提出了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人权意义上来说,文化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供给是公民文化权利实现的基本保障。公共文化可持续供给必须遵循公益性、公平性、可持续性、低碳性等基本原则。目前,常熟市公共文化供给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共文化设施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剩",文化设施利用率低;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非公平、非均衡;四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地域上过于集中。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供给保障机制,包括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公共选择机制、建立公众参与和表达制度,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合理规划,建设全覆盖、普惠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福利性第三部门(CWTS),作为专业化的从事社会福利工作的非营利性机构,视救困济难、社会福利为己任,切实为社会弱势群体谋福利,为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和政府机构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在分析第三部门和社会福利概念本土化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福利性第三部门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制度环境,对中国福利性第三部门的进一步发展尤具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和行政管理模式变革的背景下,第三部门研究正成为一个热点和前沿课题.在社会福利领域,西方的新右派和福利多元主义也重新对第三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重视和关注,第三部门的发展壮大和功能健全也符合中国的“社会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政策取向,因此,第三部门在社会福利领域的功能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鉴于此,笔者将第三部门引入社会福利领域,提出了福利性第三部门.  相似文献   

6.
分析积极福利视角下建立更加完备、具有可操作性的政府-社会服务机构联动机制,从而使积极福利的包容民主、社会赋权以及社会团结等主张在现实层面能够得以彰显,并实现政府与社会服务机构的协同治理,使这种联动机制更为高效、更加符合新时期社会福利供给体系的现实要求,进而构建起更加有效的社会治理主体。  相似文献   

7.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实现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以来,西方公共管理一直热衷于多元供给模式的变换,其实质就是在重构政府与企业、第三部门的合作关系。通过比较新时期出现的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公共物品供给观,不难看出西方公共物品供给理念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嬗变,以及当代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本质内涵的逐渐体现。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村,在基本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后开始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因此,坚持政府的领导,逐步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充分发挥自发性民众组织的补充作用,力争“第三部门”的支持是当今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的雏形和发展趋向;疏通民意表达渠道。密切上级政府和农民的联系是加强对农村基层政权监管,保证其行使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公共产品供给理论,除政府、市场外,第三部门也是义务教育应然的投入主体。目前,我国第三部门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虽在近几年有增加的趋势,但投入总量少、波动大、占学校经费构成的比例小。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受经济水平欠发达、捐赠交易成本高、捐赠收益低、第三部门缺失、第三部门失灵、税收减免政策激励效应弱和慈善文化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完善相关制度环境,构建第三部门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联动机制是补充义务教育经费、推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更是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瓶颈.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和缺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等同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缺陷的具体原因在于供给主体单一、结构失衡、筹资机制不合理等.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转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需求表达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第三部门供给模式等.  相似文献   

11.
目前,武汉城市圈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很大。缩小这一差距至少应采取以下措施:实施城市圈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改变城市圈城乡分割的二元状态,构建城市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动态公平制度;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城市圈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城市圈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改变单一的自上而下的GDP考核模式,将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纳入到城市圈地方政府及干部的绩效考核中,以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动力;构建城市圈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和多渠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在尽力缩小城市圈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城市圈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重点加大城市圈医疗和环保领域的投入。  相似文献   

12.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与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共行政的发展历史来看,政府的管理模式大致经历了统治型、放任型、管制型、服务型四种发展模式和阶段.对比历史上不同类型的政府模式,我们认为,所谓的服务型政府,就是具备现代服务理念和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充足优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兼顾效率与公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原则,最低保障与普遍性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国家、社会、个人相结合的原则是公共服务的基本原则.而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特别是覆盖整个社会尤其是农村的医疗保障体系,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应该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是社会公益性组织,是提供社会公共信息(文化)的重要机构,公共文化服务关注公民的文化权利,提供公共性、公平性、便利性和多样性文化产品。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图书馆应积极探索如何在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文化资源公益性开发,做好图书馆文化资源的公益性服务。  相似文献   

14.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公益性机构,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均等性、便利快捷性等社会性职能。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必须建立均衡的公共图书馆制度供给机制,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并在农村建立农家书屋,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使公众充分享受到政府带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从而最终实现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大众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侧出发研判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现实,对于厘清当前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层次、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具有关键意义。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目标应把握保基本和求发展的需求逻辑,从基本需求、差额需求和超额需求三个层次出发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差序格局。在明晰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供公共性和共享性的普及化基本公共服务、公益性和分享性的普惠化补充性公共服务、私益性和独享性的个性化非公共服务,保证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可实现性和可获得性。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设计探索,需积极构建责任共担与收益共享的供给制度,保证经费供给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从参与主体、服务供给、成本分担、人员管理、监督管理五个维度设计供给路径。  相似文献   

16.
政府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显著的学科特色表现为将政治与经济融为一体,强调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依据社会福利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价值判断,注重政府经济实践模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应当把握这些特色,并作为基本的分析原则贯彻于教学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7.
气象服务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存在价值是让人们更合理地利用气象资源。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自然灾害损失。气象服务是一种典型的由政府提供的社会公益性产品。需要根据气象产品服务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服务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提供服务。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提供更专业化、精细化的气象信息服务产品,建立完善的极端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完善应急预案的启动机制,建立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合、上下联动、区域联防的防灾机制。  相似文献   

18.
社会体制转型与学前教育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当前社会体制的转型使计划经济时代定位为单位福利和地方性、群众性福利事业,依托单位和集体经济建立起来的学前教育体系面临很大的发展困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前教育需要重新定位。根据市场经济理论及对学前教育产品属性的分析,学前教育是具有强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涉及到广泛的社会公共利益,应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发展学前教育有助于整体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的民主、文明、进步;发展学前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学前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降低犯罪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应基于这一新的基本定位来确定其今后的改革方向和基本框架:首先应明确其公益性质,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其次应根据现阶段政府的财力及不同阶层家长经济承受能力确定家庭与政府之间,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合理、可行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比例;第三应以维护公平为基本导向,重点向农村及城市低收入群体倾斜;第四应根据学前教育的重新定位,明确幼儿教师公益性事业单位从业人员身份,切实保障幼儿教师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公益性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应该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中国的现实国情与高等教育的功能体系决定必须把公益性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确保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大学自身必须彰显本色和强化责任,同时也亟待社会的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