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研究了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吸附时间、pH值及活性炭负荷比等对含铅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及对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分别以去除率、得率和再生后去除率为考察指标,依据L16 (44)正交表和L9(34)进行实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处理前后溶液中的铅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正交试验得出的优选条件:去除废水中铅时的超声温度为20℃、超声时间20 min,吸附时间20min、pH=5、活性炭负荷比为667∶1;活性炭再生处理时的超声温度40℃、pH值为1、超声时间40min.对优选的实验条件进行方法学考察,各项考察结果均符合要求.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具有简单、高效、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以活性炭—纳米二氧化钛为电催化剂,对甲胺磷溶液进行了电催化氧化降解规律的研究,考察了催化剂量、槽电压、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活性炭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显著,去除机制主要是电致H_2O_2、·OH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具有优良的吸附性和还原性,已广泛用于废水处理工业.采用静态试验的方法,考察了活性炭加入量、吸附时间、pH值、温度等因素对含Cr(Ⅵ)废水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活性炭的投加量为0.6g/mL,pH为4,吸附时间为150min,温度为20时℃时铬的去除率为97%.在适宜的条件下,活性炭可以较好的去除废水中的Cr(Ⅵ).  相似文献   

4.
以桃壳活性炭为载体,四乙烯五胺(TEPA)为改性剂,进行直接改性、HNO3氧化后改性,考察改性后活性炭的孔隙特征及其对CO_2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改性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孔径增大。直接改性后,活性炭对CO_2的吸附性能没有明显增加,HNO_3+TEPA复合改性后,对CO_2的吸附性能显著提高,303 K时,对CO_2的吸附量从改性前的0.39 mmol/g提高到0.73 mmol/g。TEPA的投药量影响复合改性效果,最佳投药量为20%。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以活性炭为吸附剂和催化剂,空气为氧化剂,吸附催化氧化处理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能性。并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PH值等影响废水处理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活性炭用量一定、温度稍高,PH值较低等条件下,该法COD去除率达89%以上,同时还进行了静态吸附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6.
肼类推进剂废水的催化氧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肼类推进剂废水的催化氧化处理技术 ,对催化剂的种类、用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 .最佳工艺参数为 :催化剂为唐山TW_40 0号活性炭 ;活性炭投配比为 2 0~ 40g L废水 ;空气投配量为 1 0 0L h·L废水 ;反应时间为 3~ 4h  相似文献   

7.
以酚醛树脂为原料,采用水蒸汽活化法制备酚醛树脂基球形活性炭.讨论了不同的预氧化、炭化、活化条件下对所制得的活性炭碘、苯吸附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炭化升温速率为2℃/min,炭化温度为800℃;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为1h,水蒸汽流量为0.4mL.min-1的条件下,可制得比表面积为726 m2.g-1,活化后碘值、苯值及强度分别为806mg/g、234mg/g、9.85N/粒的酚醛树脂基球形活性炭.  相似文献   

8.
以废弃的羊肚菌菌棒为原料,ZnCl_2为活化剂制备废弃菌棒活性炭.考察了废弃菌棒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质量浸渍比为30%、炭化时间为45 min、炭化温度为500℃时制备的活性炭碘吸附值最大,为720 mg/g.通过比表面积分析仪对改性前后制备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进行测定,改性后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幅度提升,达到657.5 m2/g.  相似文献   

9.
Al-Sn20-Cu合金在常温下进行硬质阳极氧化后.于硫代钼酸铵溶液中电解,使合金在其氧化膜微孔中充填MoS2.,形成自身具有润滑性的氧化膜层.本文用正交设计方法得出工艺的最佳条件,考察了一些工艺条件对膜层耐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质活性炭,并分别进行NaOH和HNO3改性。考察三种生物质活性炭的用量和粒径、水溶液pH值和吸附时间对水溶液中Cu2+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0.15~0.30mm的生物质活性炭投加量为0.30g,pH值为6.0时,对溶液中Cu2+具有很好的去除率,在360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以及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且热力学参数ΔG0<0,ΔH0和ΔS0>0,为自发的、吸热的和熵增的过程,对水溶液中Cu2+均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相同条件下,三种生物质活性炭对Cu2+的吸附效果表现为:NaOH改性>HNO3改性>未改性。  相似文献   

11.
木糖醇发酵液脱色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用活性碳对木糖醇发酵液的分批脱色 .通过考察活性碳用量、p H值、温度、接触时间对木糖醇发酵液的脱色效果及木糖醇回收率的影响 ,确定最佳脱色条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机械力化学技术制备了吸附性能良好的活性炭。试验采用Plackett—Burman(PB)实验设计和Box—BehnkenDesign(BBD)设计法对影响活性炭碘吸附值的6个条件进行筛选优化。PB实验设计与统计学分析表明酸屑比、研磨时间、活化温度、磷酸浓度是影响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四个关键因素。以碘吸附值为响应目标,对四因素进行BBD设计,并经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到影响活性炭碘吸附值的二阶模型,确定了机械力化学技术制备磷酸活性炭的较优操作条件为:酸屑比2.00,研磨时间22min,活化温度406℃,磷酸浓度20%,活性炭的碘吸附值达1195.23mg/g。  相似文献   

13.
利用以白芍秸秆废料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研究了磷酸浓度、浸渍时间、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对白芍秸秆活性炭产品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和收率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达到677.7 m2/g,对碘的吸附值为1098.6 mg/g,亚甲基蓝的吸附值为316.4 mg/g,收率为60.5%。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改变反先驱体中氯金酸含量,用水热法实现不同数量金纳米颗粒在活性炭表面的负载。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分析仪(IR)、同步热分析仪(TG)、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所得材料的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可实现不同数量金纳米颗粒在活性炭表面的均匀负载。负载金纳米颗粒在对活性炭组成影响不大的情况下能有效提升活性炭的热稳定性。随着负载量的增加,金纳米颗粒附着在活性炭的孔洞上引起比表面积和孔隙率逐渐减小。将活性炭负载金纳米颗粒的复合物对苯酚进行吸附处理,通过调整负载金纳米颗粒的数量可对活性炭吸附性能进行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活性炭和硅藻土对3种实验废水在不同吸附条件下(吸附剂量、时间、pH值)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活性炭在投加量为40 g/L,振荡时间为1 h,无机、有机、混合样品pH分别为4、6、10时,可使样品色度和COD去除率达到最佳效果;硅藻土在投加量为30 g/L,振荡时间为20 min时,无机、有机、混合样品pH分别为8、4、4时,可使废水COD去除率达50%以上,但色度去除效果较差。实验表明硅藻土和活性炭串联吸附为较优方案。  相似文献   

16.
活性炭吸附-碘量法测定矿石中的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活性炭吸附-碘量法实际应用过程的研究,确定了测定矿石中的金各步骤的最佳分析条件以及在测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7.
以笋壳为原料,采用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各影响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ZnCl2活化笋壳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并从动力学角度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制备活性炭主要影响因素为活化温度,其次是ZnCl2浓度,活化时间影响最小。制备活性炭的最佳条件是:ZnCl2浓度为3 mol/L,活化温度控制在400 ℃,活化时间2 h。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Elovich方程,吸附速率控制步骤主要为膜扩散控制。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uir型和Freundlich型均拟合较好,吸附过程是优惠吸附。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本征脱附动力学,本文建立对应于程序升温脱附(TPD)实验的脱附活化能估算模型,用化学改性的方法制备了Ag^ -活性炭,Cu^2 -活性炭,Fe^3 -活性炭,活性炭,Ba^2 -活性炭和Ca^2 -活性炭,利用TPD技术测定了正己醇在自制的六种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结果表明,正己醇在Ag^ -活性炭,Cu^2 -活性炭和Fe^3 -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高于其在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而它在Ca^2 -活性炭和Ba^2 -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低于它在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己二酸二丁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并以此为催化剂,以己二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己二酸二丁酯.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影响酯化率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己二酸用量0.05 mol时,正丁醇与己二酸的物质的量比为2.8,3 g催化剂,15 mL甲苯作带水剂,反应时间40 min,酯化率达98%以上.结果表明: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具有催化活性高、反应温度低、不腐蚀设备、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是合成己二酸二丁酯的优良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结合电泳法和电沉积法制备了含碳纳米管(CNT)夹层的PbO_2电极(CNT-PbO_2),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表明,在CNT夹层表面电沉积10minβ-PbO_2活性层可获得β-PbO_2晶粒较多、晶粒尺寸较小、比表面积较大的CNT-PbO_2电极。利用CNT-PbO_2电极电催化氧化降解水中苯胺,研究电流密度、苯胺初始浓度、温度、支持电解质浓度对苯胺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苯胺的降解率升高;苯胺初始浓度越高,苯胺的降解率越低;在实验范围内,温度和支持电解质浓度对电催化氧化降解苯胺过程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