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10名有系统训练的国家一级运动员采用中等强度训练和10名无系统训练普通男大学生在基础状态下,血浆心钠素、血清皮质醇(C)、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和生长激素(GH)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测试结果:训练组的血清T和T/C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对机体血清T和T/C比值的基础分泌有一定影响,并对运动成绩的提高有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自愿参加本实验的30名围绝经期女性随机分为太极柔力球组和对照组。指导太极柔力球组进行24周的锻炼,对照组不锻炼,保持原有生活状态。实验前后分别测定两组的睾酮(T)、雌二醇(E2)、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孕酮(P)及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钙(Ca)、磷(P)、镁(Mg)和血碱性磷酸酶(ALP)。结果实验后太极柔力球组的E2、孕酮P及T明显升高,FSH和LH的值下降,尤其孕酮P的值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极其显著(P<0.01)。全身各部位的骨密度无显著性变化,但脊柱、躯干部的骨矿含量明显提高。Ca、P和Mg与实验前相比有一定增长,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太极柔力球运动可以促进卵泡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雌激素水平;(2)太极柔力球运动可有效减轻围绝经期女性因增龄而引起的骨密度下降的趋势;(3)太极柔力球运动能提高血液镁、钙和磷的含量,对于维持围绝经期女性的骨矿含量,保持骨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云丽  王林 《体育科学》2004,24(8):40-43
以不同鼠龄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跑台建立大鼠递增负荷的运动模型,探讨耐力训练对不同鼠龄大鼠血清睾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的影响。结果认为。1.随年龄增加,大鼠血清T、LH和FSH水平下降,血清E2水平升高。说明,随年龄增加,大鼠性腺分泌功能可能出现下降。2.通过适宜负荷的运动训练可促使大鼠血清T水平显著增加,血清LH和FSH水平增加,血清E2水平下降。说明适宜负荷运动训练可减缓大鼠随年龄增加发生的性腺分泌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甘氨酸补充对运动能力及免疫功能是否具有调节作用。将30只小鼠随机分成力竭游泳运动组(E1)、甘氨酸补充后力竭游泳组(E2)和静息正常对照组(S),每组10只。在E2组补充甘氨酸,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处理4周后,E1组和E2组均做力竭性游泳运动。采用微量CH50溶血法分析补体活性,采用MTT法定量分析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显示,与E1组比较,E2组游泳至力竭的时间显著延长(P〈0.01)。E1组血清总补体活性显著低于S组(P〈0.01),E2组显著高于E1组(P〈0.01),但仍显著低于S组(P〈0.05)。在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观察到,E1组显著低于S组,E2组显著高于E1组但仍显著低于S组。结果表明。补充甘氨酸可提高运动能力;力竭游泳可降低血清补体活性及T细胞免疫功能,补充甘氨酸可部分地阻抑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力竭性运动对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让20名业余训练的体育系男大学生在功率自行车上以逐渐递增负荷的方式运动至精疲力竭。在运动前、后测定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四磺甲腺原氨酸(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及游离T4(FT4)和游离T3(FT3)的含量。实验结果:力竭性运动后,血清T3含量从2.40±0.27nmol/L上升至2.59±0.34nmol/L(P<0.01);血清FT4含量从13.15±3.08pmol/L上升至15.22±2.60pmol/L(P<0.05);TSH从0.86±0.26mIU/L下降至0.56±0.30mIU/L(P<0.01):T4和FT3的含量基本不变。实验表明:急性力竭性运动对垂体──甲状腺轴有一定的影响,可促进甲状腺的分泌。  相似文献   

6.
目的:经过16周有氧训练,观察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小鼠心肌及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脂质的变化,探讨长期有氧运动对运动应激时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36只雌性KM小鼠随即分成有氧训练组(E组)、运动应激组(0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E组经过16周有氧训练后与0组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实验,测定力竭运动后心肌和血清中MDA、SOD、CAT、T—AOC、CK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小鼠经过力竭运动后心肌SOD、CAT、T—AOC含量,E组与0组相比增加非常显著(P〈0.01)。结论:经过16周的有氧训练后,小鼠对运动应激引起的氧化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小鼠的心脏组织和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程度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电针疗法对运动性疲劳的防治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安静组(A组)、运动即刻组(B组)、运动后60min组(C组)、运动+电针1组(D组)、运动+电针2组(E组),采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D组和E组分别采用2/15Hz、2/100Hz不同针刺频率进行干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皮质酮、睾酮以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与安静组比较,其余各组皮质酮(C)均明显升高,睾酮(T)显著降低,血清T/c比值具有显著性(P〈0.05);与单纯运动C组比较,电针干预组血清MDA均降低,SOD均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电针干预组组间比较,运动+电针1组(D组)较运动+电针2组(E组)血清MDA降低,SOD升高,其中血清SOD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能有效防治运动性疲劳。不同频率针刺对运动性疲劳的防治效应不同,2/15Hz频率针刺效果优于2/100Hz频率针刺。  相似文献   

8.
支链氨基酸对赛艇运动员极限运动血葡萄糖异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补充支链氨基酸(BCAA)对不同负荷运动后及恢复期糖代谢和糖异生的影响。方法;20名赛艇运动员随机分为2组(BCAA组和对照组),BCAA组每天补充支链氨基酸,时间为4周,对照组则补充安慰剂。在实验期间,两组运动员都进行相同负荷的运动训练。4周后,在赛艇测功仪上进行模拟2km和5km的耐力测试,并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0min取血测定血糖、丙氨酸和乳酸。结果:在耐力极限负荷运动中,BCAA组的血糖只在运动后即刻明显下降(P 〈0.05),而对照组则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0min都明显低于安静时水平(P〈0.05)。BCAA组血丙氨酸浓度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0min均明显增加(P,〈0.05),而对照组血丙氨酸浓度则在运动后出现明显的下降(P〈0.05)。BCAA组的血乳酸值在运动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充BCAA可促进力竭运动后及恢复期糖的异生、延缓疲劳发生和促进运动后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山药多糖干预对4周大强度训练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脾NK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单纯运动组、山药多糖运动组,单纯运动组和山药多糖运动组进行大强度训练,山药多糖运动组每天补充山药多糖,安静对照组和单纯运动组补充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单纯运动组大鼠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CD8^+%无明显变化(P〉0.05),单纯运动组NK细胞的活性明显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山药多糖运动组的CD3^+%(P〈0.05)、CD4^+%(P〈0.01)、CD4^+/CD8^+比值(P〈0.05)明显高于单纯运动组,CD8^+%无明显变化(P〉0.05),山药多糖运动组NK细胞的活性明显高于单纯运动组(P〈0.05)。结论: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而山药多糖能明显拮抗大强度运动引起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运动应激对Th1和Th2偏移的影响及其与皮质醇(Cor)、血乳酸(BLA)和血尿素氮(BUN)的关系。以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空腹,以200W蹬车2min,间歇5min,重复运动至极度疲劳。检测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h 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T-淋巴细胞转换指数(T-LTI)、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血清皮质醇(Cor)、血乳酸(BLA)和尿素氮(BUN)浓度等。结果:IFN-γ、IFN-γ,与IL-4比值和T-LTI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h分别下降了37%、30%、31%、31%、39%和28%(P〈0.001);IL-4和血清IgG、IgA和IgM在运动前后无明显变化;血清Cor、BLA和BUN浓度在运动后即刻分别增加了的95%、314%、31%(P〈0.001),休息3h后仍无明显恢复。IFN-γ,和IFN-γ,与IL-4比值分别与T-LTI呈正相关(P〈0.05)。IFN-γ与IL-4比值分别与Cor、BUN、BLA以及IFN-γ分别与Cor、BUN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T-LTI分别与Cor、BLA、BUN呈负相关(P〈0.05)。IFN-γ与Ig以及IL-4与BLA、BUN无显著相关。结果说明运动应激时Th1和Th2向Th2方向偏移,细胞免疫功能下调。这些变化与血清Cor和BLA、BUN浓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程研究若干理论问题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哲学上看,体育课程研究是把体育教育中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结合起来的一个中介,是把宏观的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同体育课程的研制、实施以及评价这些微观领域联系起来的桥梁。从课程学自身来看,由于体育课程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笔者拟就体育课程研究的含义、范围、本质、范式以及走向等几个理论问题进行探讨。1涵义“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这种活动包括三大要素:目的、过程、方法。“课程研究”活动与“研究”活动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尽管由于侧重点的不同,对“课程研究”的表述尚不一致。然而从总体上看,体育课程研究同其它…  相似文献   

12.
运动对绝经后骨折女性ALP、BMD、E_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14名绝经后骨折女性的ALP、BMD、E2,主要结果如下:(1)运动可提高绝经后骨折女性血(Alkalinephosphatase,ALP)的水平;(2)适宜强度运动可以减缓绝经骨折女性雌二醇(Estrodiol,E2)下降的趋势,建议中老年妇女坚持适宜的运动,可以延缓衰老;(3)适宜强度运动可以减缓绝经后骨折女性(Bonemineraldensity,BMD)下降,建议中老年妇女坚持适宜的运动,可以防止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运动对青年女性跟骨骨密度及性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60名武汉体育学院健康女性研究生进行了测试,探索运动对青年女性跟骨骨密度及性激素的影响。结果发现:体育专业组的女生跟骨BUA、SOS、STI等指标均高于体育锻炼组,RRF低于体育锻炼组;体育锻炼组的BUA、SOS、STI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RRF低于对照组。体育专业组E2显著高于对照组,体育锻炼组E2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3组之间的t值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见,长期适宜的运动对提高青年女性跟骨的BUA、SOS、STI,降低RRF都具有显著性影响。E2、T对女性跟骨骨密度具有影响趋势,但都没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长期坚持"龟鹤拳"练习的45—55岁的中年女性的体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除反应时这一指标没有显著变化外,在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肺活量、台阶试验以及身体形态得分几个指标都与对照组呈现高度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青年人群、中年人群和老年人群在静态下不同体位颈总动脉血流最大流速的特征。方法:选取安庆师范大学165名志愿者,采用Philps Color Doppler CV850彩色超声,对18~25岁(不含25)、25~59岁(含59)以及59岁以上3个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群在4种体位状态下颈总动脉血流最大流速进行测量。结果:右侧颈总动脉:性别相同时,青年男性组和中年男性组、青年女性组和老年女性组在直立位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中年男性组和老年男性组在仰卧位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青年女性组和中年女性组在头低位-30°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左侧颈总动脉:年龄相同时,中年男性组和中年女性组在仰卧位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中年男性组和中年女性组在头低位-90°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性别相同时,中年女性组和老年女性组在直立位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中年男性组和老年男性组在头低位-30°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无论男女,随年龄的增大颈总动脉血流最大流速减慢;体位由仰卧位、直立位、头低位-30°、头低位-90°的顺序变化,颈总动脉血流最大流速减慢;同年龄段,颈总动脉血流最大流速男性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6.
有氧健身运动对中老年女性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分组测试与问卷调查法,了解有氧运动对中老年女性体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年更年期,长期参加有氧运动组女性的WHR、安静脉搏、舒张压低于较少运动组,而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最大摄氧量高于较少运动组的女性,差异具显著性;在老年前期,长期参加有氧运动组女性的BMI、WHR、体脂率、舒张压均显著低于较少运动组,而肺活量、握力和单足站立高于较少运动组的女性,差异具显著性。据此,长期参加有氧运动可明显改善中老年女性的体质状况。  相似文献   

17.
尹亚晶  朱妹 《福建体育科技》2011,30(3):39-41,44
通过对专业瑜伽馆持续参加三年以上瑜伽练习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年女性进行体成分、平衡功能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进行瑜伽练习能够有效改善中年女性的身体成分、提高静态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冬泳运动对男性老年入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桡骨远端的BW、BMC和BMD,用生化测量及放免测定仪定量分析血清中Ca、P、BGP、T和E2含量。对50例坚持冬泳3年以上男性老年人与50例非冬泳者作对照研究,对其结果用SPSS8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冬泳组桡骨远端的BMD和BMC较对照组增高(P<0 05),而BW无差异(P>0 05);血清中BGP、T和E2值也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 05),而Ca和P的含量没有明显改变(P>0 05)。结论:长期坚持冬泳运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9.
对专业瑜伽馆持续参加三年以上瑜伽练习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年女性进行体成分、平衡功能的测试,结果表明:长期进行瑜伽练习能够有效改善中年女性的身体成分、提高静态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运用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山东省八城市三类主要人员中的35-55岁的579名(男332,女247人)中年人群参加体育健身运动状况、中年人的常见疾病和体育的作用于中年人身体健康方面的效果,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城市中年人通过体育促进身体健康的认识端正,但角色冲突严重制约中年人的体育健身行为,精神障碍和身体肥胖是影响城市中年健康的主要症结,适宜的运动强度有益于提高中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