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云南彝族土司档案是重要的彝族史料和文献遗产,其编纂出版历史悠久。近年来,云南彝族土司档案的编纂出版进展较大,检视这类档案的编纂出版工作,有助于业界同人发现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编纂出版受思维惯性和传统工作模式的局限;大多关注和重视几个彝族大土司的档案史料编纂出版;文献收录局限于当地土司衙署及土司后裔遗留下来的档案资料,视角单一;专题性编纂成果偏少。针对这些问题,相关单位应系统摸底调查和收集复制云南彝族土司档案史料,编制云南彝族土司档案文献总目,加强对云南彝族土司档案文献的文本挖掘和分析,建立馆藏土司档案题名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以推进云南彝族土司档案编纂出版,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部分民族地区授与各级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政治制度。土司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在于部落酋长制与封建官僚制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土司为了巩固其统治,经封建王朝认可在当地建立统治机构及土司衙门,负责当地兵、  相似文献   

3.
雍正三年(1725年),云贵总督高其倬在镇压贵州定番、广顺土司叛乱后,决定在长寨等地设营驻兵,以加强清政府的统治,此举引发当地土司的强烈反对.雍正四年,管理云贵总督事鄂尔泰以武力相慑,平定贵州长寨土司的叛乱,之后设立长寨厅(今贵州长顺).贵州的改土归流由此开始,有言此战为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的试刀之战.此组史料选编自馆藏宫中、军机处等全宗,现予刊发,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金英 《中国档案》2003,(10):56-56
青海省档案馆所藏明代《李土司家谱》是1986年9月从民和县档案馆复制而来的(原件现藏于民和县档案馆)。该家谱系青海省民和土族东伯府李土司家家谱。唐、宋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对边远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统治,大都是通过对各少数民族首领人物封以官位,授以名号的办法,来管理当地的军政和生产事务,安定社会秩序,保卫和扩大疆土的。元朝奉行这种政策,委任了一批土官土吏。明朝,朱元璋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制度,把它作为一项扩疆保土的重要措施来推行。明朝初年,西宁卫地处边陲,区域辽阔,诸族杂居,风俗各异,一时难以统摄。针对这种情况,朱元璋给当地的“…  相似文献   

5.
清代冕宁县衙门档案现存392卷,上起康熙,下迄光绪,具体地反映了清代四川彝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清朝中央政府对彝区土司进行“额设”、袭替管理的情况;以及冕宁县境内汉彝藏各民族人民商贸往来、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发展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6.
滇西土司抗战历史档案记录了滇西抗战时期,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土司积极投入对日作战,体现了边疆民族对统一民族国家认同的意识。本文以保山市及周边县城为例的相关档案典藏机构的调查结果为核心,全面呈现档案机构对滇西土司抗战历史档案文献整理发掘的研究现状,通过剖析原因提出滇西土司抗战历史档案整理与完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永生 《兰台世界》2016,(6):128-131
民国初年,贵州仍然存在大量土司残余。在经济上,土司剥削土民、种植鸦片,成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和毒瘤;社会影响上,土司对土民拥有绝对的心理优势和威压;在对待革命态度上,有土司支持革命,也有更多的土司继续与普通百姓和土民为敌。民国政府曾试图对土司进行治理,但由于土司的不合作及不予理睬,最终土司残余得以延续,直到贵州解放,土司在贵州境内才成为历史的印痕。  相似文献   

8.
《湖北档案》2008,(4):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1309年(元至大二年)。共1件,保存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档案馆。该档案文献记载了元朝第七任帝师桑结贝代表元朝皇帝将德格、白玉沿金沙江两岸的百姓、土地等分封给当地一个叫塔巴贝的人。并要求塔巴贝管理和爱护好当地百姓一事。该文献全部为藏文。该藏文封文为手写藏文珠匝体形式,属稀世珍品。对研究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政策、蒙藏关系和土司制度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元代文书制度的重要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9.
战时特殊时期,国民政府实行了反抗日军轰炸的消极航空政策,有效疏散与管理人口,对必要留居市区的重庆市民施行居住证制度,它是管理市民使用防空洞的一种临时性举措,市民凭证进入防空洞,凭证出入市区,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卫了日军的轰炸,也是国民政府精细化管理陪都的一种尝试。然而战时人口流动频繁,频繁换证,几近扰民,也使得其运行结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0.
<正>阿雅土司的领地 位于滇东南边陲,主要辖境为今河口、马关、西畴、麻栗坡、文山一带.与交趾(今赴南)接壤.土司驻地阿雅城,即今马关县螃蟹嘴一带.阿雅土司最初始于北宋皇佑年间,终止于明朝末年 世袭600年,经历了26代土司长官.阿雅土司政权为维护边疆稳定,维护国家统一,以及抵抗侵略、保卫领土完整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巩固中原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一、阿雅土司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国通史·北宋》记载:在今广西、云南与越南交界的一些地方,土著民族以壮、苗、瑶族为主.唐宋两朝都在这些地区设置了羁縻州、县、峒由当地的部落酋长做知州、知县、知峒,称为“土官’.11世纪时,居住于邕州左、右江流域的羁縻州壮族以韦、黄、周、侬四姓最多.其中,侬氏聚居的广源州,也是邕州所辖之地,但因其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笔者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图书馆的双重职能:“服务历史职能”和“服务现实职能”,主张图书馆学应该围绕这两项职能进行研究,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有二元性,即“服务历史研究”和“服务现实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重庆抗战历史文献中心以罗斯福图书馆的保护利用和重庆图书馆及全市收藏的抗战文献的保护开发为基础,搭建共同体系,展现抗战历史文化的立体形态,传递和表达抗战遗址与抗战文献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信息,将它们融入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此加强社会民众对抗战遗址和抗战文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达到抗战历史文化的普及,抗战革命历史的传承,民族抗战精神的永续。  相似文献   

13.
文献计量学方法在网络资源开发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信息的海洋.面对茫茫大海般的网络信息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如何在互联网上准确、快速地查找信息资源,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15.
独立学院图书锗建设的瓶颈及突破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独立学院得以迅速发展,然而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突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瓶颈,探究突破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瓶颈的对策,以保障其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大学视野下的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视野下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课题。阐述了研究型图书馆的内涵,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意义,着重讨论“211工程”重点高校在现阶段如何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以来的图书馆在建造发照过程中,竖立过不少碑刻,这些碑刻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另外这些图书馆碑刻还具有补史之阙、正史之谬的重要作用。近代图书馆与以往的藏书楼有很大的不同,在民国碑刻中主要表现为藏书思想、藏书种类、受益对象的转变,其中一些碑刻还详细记载了图书馆经费的来源,这些对历史学、图书馆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变革时代的心态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心态基本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其非主流倾向可能干扰学术研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剖析图书馆学研究中上述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克服不良心态,促进学科健康发展陈述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动画角色的符号传达进行研究,力图挖掘动画角色的表现潜力,以符号学的研究视角拓宽动画角色的审美研究。本文以符号学中的能指与所指的互动关系模式作为理论的构架,将动画角色进行符号上的能指与所指划分,并综合消费社会理论,构建动画角色符号认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职务设计理念入手,提出了提高员工工作热情的原则和着眼点,然后落实到作为一个组织的图书馆工作中,从职务投入、职务丰富化、职务轮换、环境改造四方面来论述图书馆改革中应该进行的职务设计,以此来调动很有职业倦怠的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图书馆的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