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团队领导该如何激发员工创新?从中国传统阴阳哲学的角度出发,基于悖论式领导的角色,提出悖论式领导的整体性认知将影响员工对工作角色的感知。通过对395位团队成员和39位团队领导的多时点配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悖论式领导对员工创新的双重影响路径。研究表明,在个体层面,悖论式领导将促进下属不仅关注内部还关注外界工作资源,提升员工跨界行为,从而促进员工创新;在团队层面,悖论式领导将促进员工不仅关注自身,还关注团队整体,提升团队协作行为,从而促进员工创新,且在团队竞争氛围高时尤为明显。本文所提出的悖论式领导影响员工创新的2条路径,丰富了悖论式领导理论以及员工创新管理理论,并可供团队领导借鉴。  相似文献   

2.
彭伟李慧  周欣怡 《科研管理》2021,41(12):257-266
悖论式领导是领导力领域最近兴起的研究热点,其相关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悖论式领导对员工的态度与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悖论式领导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尚未明晰。构建一个跨层次的被调节中介模型,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探讨团队外部网络在悖论式领导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并考察中庸思维对团队外部网络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以及对悖论式领导通过团队外部网络影响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的调节作用。基于51名直接上司和175名下属员工的配对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悖论式领导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悖论式领导通过影响团队外部网络,进而作用于员工创造力;中庸思维对团队外部网络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发挥跨层次调节效应;中庸思维对悖论式领导通过团队外部网络影响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具有跨层次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彭伟  李慧  周欣怡 《科研管理》2020,41(12):257-266
悖论式领导是领导力领域最近兴起的研究热点,其相关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悖论式领导对员工的态度与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悖论式领导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尚未明晰。构建一个跨层次的被调节中介模型,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探讨团队外部网络在悖论式领导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并考察中庸思维对团队外部网络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以及对悖论式领导通过团队外部网络影响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的调节作用。基于51名直接上司和175名下属员工的配对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悖论式领导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悖论式领导通过影响团队外部网络,进而作用于员工创造力;中庸思维对团队外部网络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发挥跨层次调节效应;中庸思维对悖论式领导通过团队外部网络影响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具有跨层次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员工创意领地行为对企业创新发展存在着一定不利影响的问题,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通过352份来自高科技企业员工的研究样本,分析悖论式领导对员工创意领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悖论式领导对员工创意领地行为有负向影响作用,该过程是通过以情感导向的团队互动的中介作用实现的,而以事实为导向的团队互动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高建丽  孙明贵 《软科学》2015,(4):100-103
选取了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中居前列的广东、上海及山东三地部分组织的293名研发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在包容型领导三个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心理资本在开放性和有效性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易接近性对员工创新行为作用路径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包容型领导可通过提升员工心理资本水平,激发员工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促使员工产生更多的创新构想及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6.
家长式领导新理论包含"威权"、"人身关爱"与"矫饰"三个维度;中国式关系包含"利益交换"、"人身关爱"、"矫饰"与"入/避世"四个维度。中国式领导与关系来源于"外儒内法"或"儒道法互补"的中国传统思想。矫饰是解决悖论行为的一种很重要手段。一系列矫饰行为背后必然体现"矫饰者"的某种策略,在领导行为中体现为领导谋略,在人际关系中则体现为人际关系谋略。中国式领导和关系的三个核心概念是人身关爱、矫饰和谋略,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全球普适性。将"情/理"或"公私不分/公私区分"作为霍夫斯泰德跨文化研究的新增维度在全球范围内验证其普适度将会非常有趣。  相似文献   

7.
基于家长式领导三元理论的观点,研究了家长式领导与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获得221份有效问卷。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仁慈领导与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6个维度都显著负相关;除保守知识行为外,德行领导与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其余5个维度显著负相关;除失德行为外,威权领导与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其余5个维度显著正相关;但当威权领导与德行领导和仁慈领导一起构成家长式领导分析时却发现,威权领导对知识员工的负面影响被其余两个维度的正面影响所掩盖,表现出家长式领导与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负相关。这些结果启发我国企业领导者需要表现出高仁慈、高德行和适度水平的威权领导风格。  相似文献   

8.
孟太生  刘璞  井润田 《科研管理》2007,28(6):123-129
本文编制了结构化的企业员工组织公民权行为、组织公平和领导行为的问卷,对几家企业的4000多名员工进行了实地调查。用积极主动维度、组织忠诚和帮助维度来衡量组织公民权行为;用分配公平、互动公平来衡量组织公平;用愿景激励、德行垂范、领导魅力衡量变革型领导行为。分析结果显示,员工个体的差异与组织公民权行为存在相关关系;变革型领导行为的三个维度与组织公民权行为(积极主动、组织忠诚、帮助行为)、组织公平(分配公平、互动公平)都具有显著的关系;还发现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权行为之间的积极关系。分析结果证实了组织公平对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公民权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构建了变革型领导行为影响组织公民权行为的理论框架。最后指出了本次研究的一些局限以及就将来研究的一些方向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员工工作重塑行为近年来已成为学界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工作重塑能够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但工作重塑并不是“灵丹妙药”,只有在一定情境中才能转化为组织绩效.本研究基于权变视角,运用个体-环境匹配模型在员工个人情境、群体情境和组织情境三方面对员工工作重塑成功转化为组织绩效的情境展开研究,并提炼出促进焦点、悖论式领导和工作自主性3个关键情境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促进焦点、悖论式领导和工作自主性有利于工作重塑向组织绩效的转化;另外,个体内部情境和外部情境的组合情境,即促进焦点和悖论式领导的组合情境、促进焦点和工作自主性的组合情境在这一转化过程中起到正向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工作重塑成功转化为组织绩效的情境机理,为管理者有效管理和利用员工工作重塑提升组织绩效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伦理型领导是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关注的焦点之一,但中国情境下伦理型领导的实证研究尚嫌不足,尤其缺乏探讨伦理型领导与员工离职倾向的作用机制。鉴于现有研究缺乏本土化量表,首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情境下的伦理型领导量表进行修订和验证,开发包含人格特质、人际行为、激励和道德管理4个维度的新量表,继而采用该量表对422名企业员工进行大样本调查。层级回归分析结果证实:伦理型领导行为和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离职倾向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在伦理型领导行为与员工离职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方阳春  王美洁 《科研管理》2016,37(11):135-141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实证分析了包容型领导风格对员工心理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1)包容型领导风格包括领导者认可并鼓励员工、领导者尊重并公平对待员工、领导者理性理解并包容员工的失败等3个维度;(2)包容型领导风格与员工心理资本具有显著正相关;(3)领导者认可并鼓励员工对心理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4)领导者尊重并公平对待员工对心理资本韧性维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领导者理性理解并包容员工的失败对心理资本希望维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交易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与家长式领导行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吴敏  黄旭  徐玖平  阎洪  时勘 《科研管理》2007,28(3):169-176
本文以20余家国有和民营企业中256对管理者和下属员工为被试,开展对偶研究,采用信度分析、相关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在对中国式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和家长式领导行为进行比较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种领导行为的特性及其在我国企业的表现和适用性,获得了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独特维度,即德行维度,并提出和检验了领导行为通过组织公平和信任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软科学》2021,(3):101-107
应用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评价理论,基于505份员工数据,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效应模型,探究真实型领导对建设性越轨行为的影响机制,考察内在动机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及差错管理氛围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发现:真实型领导正向影响建设性越轨行为;内在动机与心理韧性分别在真实型领导与建设性越轨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共同发挥了链式中介作用;差错管理氛围正向调节真实型领导与内在动机、心理韧性以及建设性越轨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闫艳玲  张军伟  张洪 《科研管理》2019,40(6):254-264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63个团队的288套主管–员工配对数据为样本,基于自我决定视角考察了中国组织情境下积极领导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以及需求满足和主动性人格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和调节作用。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积极领导对员工敬业度有显著正向影响;积极领导通过员工需求满足的中介效应影响员工敬业度;员工主动性人格对积极领导与员工需求满足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对需求满足和敬业度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在需求满足对积极领导–员工敬业度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中也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5.
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创新:领导-下属关系的 中介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琳  席酉民  张华 《科研管理》2010,31(1):177-184
摘要:本文探讨了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创新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即变革型领导是否通过领导-下属关系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新产生影响。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了变革型领导行为、领导-下属关系以及员工创新之间的关系。对西安一高新企业的领导和下属,以及苏州EMBA学员及其下属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183对匹配的有效问卷。研究结果发现:(1)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创新、领导-下属关系的紧密性和朋友互助维度分别显著相关,而与情感关系维度相关性不显著;(2)领导-下属关系的紧密性和朋友互助维度与员工创新显著相关,情感关系与创新相关性不显著;(3)朋友互助维度对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权变视角,运用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在员工个人资源和工作资源两方面对员工越轨创新成功的情境展开研究。研究采用16家企业450名领导和下属的配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员工个人资源的信息资本和心理资本、工作资源的悖论式领导和同事支持均是有利于越轨创新向绩效转化的重要情境因素;另外,信息资本和悖论式领导的组合情境、心理资本和同事支持的组合情境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将起到正向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越轨创新成功转化为绩效的情境机理,为管理者有效管理越轨创新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近年以集体主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日渐引起学界关注,但已有研究大多聚焦员工“自我”文化取向。为此,立足领导“他人”文化取向视角,探究领导集体主义取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影响效应,以及领导对下知识共享和员工间水平知识共享在二者间的中介角色。基于102位领导样本和510位员工样本配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领导集体主义取向显著促进员工创新行为;领导集体主义取向会通过领导对下知识共享和员工间水平知识共享对员工创新行为施加影响,且包含3条中介路径,即领导对下知识共享的部分中介作用、员工间水平知识共享的部分中介作用以及两类知识共享的链式中介作用。本文从领导“他人”文化取向视角拓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管理的理论研究边界,为助推我国企业达成“文化驱策创新”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创新型领导是影响员工创新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创新重要性日益突出的环境下,创新型领导如何影响员工的突破性创新,已有研究并未给出解答。基于功能型领导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本研究构建了创新型领导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的中介模型,并探讨了传统性的调节作用。通过对53名企业领导和315位下属员工,三波次数据进行跨层次回归和R中介法分析,结果显示:创新型领导均能显著促进组织创新气氛和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组织创新气氛显著促进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组织创新气氛正向中介了创新型领导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影响;传统性在组织创新气氛对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研究凸显了创新型领导在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方面的重要价值,为理解创新型领导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具体机制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为如何从领导和组织创新气氛视角激发员工的突破性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角色认同理论和行为可塑性理论,以某科研机构的325名员工及其直接领导为调查对象,对领导者的创新支持如何以及何时影响员工的突破性创新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领导创新支持通过激发创新角色认同促进员工的突破性创新行为,即员工的创新角色认同在领导创新支持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地,员工的主动...  相似文献   

20.
员工已经成为动态环境下组织从事创新活动的基本工作单元,而影响组织成员创新行为的主要因素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以组织中的员工为研究对象,将员工心理创新氛围纳入到员工认知方式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中.通过对101家企业(289名主管,759名员工)的调查,运用多元回归线性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实证研究结果:员工认知方式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影响作用,其中认知方式直觉维度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认知方式对员工心理创新氛围具有影响作用,且员工心理创新氛围的任务特征支持维度对员工认知方式最为敏感;在组织支持、工作团队支持和任务特征支持三个维度的共同作用下,员工心理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心理创新氛围的知觉维度在员工认知方式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管理启示与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